李冬
在寒冷的季節(jié),夜似乎能感受到人們對它的企盼,帶著它獨有的安逸,靜靜地籠罩繁華喧囂的大地。此時,我已將家中的瑣事收拾停當,和女兒坐在窗前,欣賞那神秘、安靜的夜空。
“媽媽,媽媽,你看天上的星星,好漂亮?。 迸畠阂恢皇肿е业母觳?,另一只手指向繁星點點的夜空?!笆前?,好美??!”我摟著女兒,嘴里叨念著,想起了兒時的一幕幕情景。
那時候,沒有燈紅酒綠的夜景,沒有人流如織、車水馬龍。扎著羊角辮、歪著小腦袋的我和一群不諳世事的小伙伴們,在星空下席地而坐,傾聽老人為我們講述一個個古老而傳奇的天上神話。牛郎織女的鵲橋相會、女媧補天等神話故事使我們不時發(fā)出一聲聲童真的嘆許,也使我對天幕的另一端產生了無限遐想,很想拉開那漆黑的夜幕去看看另一邊到底是什么樣的世界。
強烈的求知欲使我早早就懷著讀書的渴望。但渴望歸渴望,到了該用功的時候,我卻總提不起勁來。父親一向平和,對我的教育卻非常嚴厲。他經常跟我聊起他小時候辛酸的讀書經歷。他出生在那個食不果腹的動蕩年代,村中但凡有力氣的人,無論大人孩子,迫于生活而不得不忙于活計。由于家窮,上不起私塾,父親每天最快樂的事情就是上工回來途經村中私塾時,趴在窗戶旁邊聽一聽教書先生講課。父親的讀書經歷,使我很感動,但或許是孩童愛玩的天性使然,我總經不住玩耍的誘惑。那時候,同齡的孩子放學回家總會在村中玩玩鬧鬧,吵吵嚷嚷,好生快活。我呢,按照父親的要求,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讀書、做作業(yè)。于是,我只能無奈地做功課,有時候,一只耳朵聽著父親三令五申的告誡,另一只耳朵卻在尋找鄰居小伙伴的歡聲笑語,不時被他們逗得笑出來。而這時候,父親總會嚴厲地呵斥:“不要分心!”
讀四年級時,有一天下午,幾位小伙伴趁著課間休息偷偷溜出學校。我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本想玩一會兒就回學校,哪知不知不覺間天黑了,待自己發(fā)覺時,已然聽到母親四處呼喊我的聲音。我自知情況不妙,但終歸還得“倦鳥歸巢”,只好硬著頭皮,拖著步子,一步一步挪到母親跟前。母親見我回來了,憂慮之心總算放下了。這時,我正想尋找父親,突然一個巴掌“啪”地打在我的臉上,頓時一陣火辣辣的疼痛。那是父親第一次打我,也是唯一的一次。不等父親訓斥,我一扭頭轉身跑進房里,趴到床上,委屈、傷心、疼痛一涌而上,淚水奪眶而出。我發(fā)誓再不理父親了。
第二天,母親告訴我,那晚,父親哭了,這是她第二次見父親流淚,第一次是我剛出生,父親抱著我。聽了母親的話,我對父親的埋怨消失得無影無蹤。幾天后,父親少有地親自到學校接我放學。一路上,我們都沒有說話,走到家門口的時候,父親似乎很隨意地說了一句話:“有書讀,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有一天,等你長大了,你自然會明白了?!贝撕?,我和父親之間達成了默契。每天,我放學早早回家,簡單地和他問候一聲,便回到自己的房間讀書、復習功課,再沒有逃過課。
不僅如此,我還養(yǎng)成了閱讀課外書的習慣。那時候,可供孩子讀的書實在太少了,偶爾攤上有些連環(huán)畫版的《西游記》《水滸傳》之類的書,幾天功夫我就全看完了。學校里頭一天發(fā)下來的教科書,沒等老師開講,我便早早把課文讀過好多遍了,自己覺得感興趣的文章甚至都能夠背誦下來。實在是手邊沒有書了,就開始在家里到處尋書。家中雖有些書籍,但以前的教育畢竟跟現(xiàn)在大不一樣,真正自己喜歡、能讀懂的書不多。不過,我也不是很挑剔,但凡有一丁點兒故事情節(jié)的就拿來讀?!读趾Q┰贰都t巖》《青春之歌》等紅色經典小說,我在初一時就已經讀完了,雖然頗有“好讀書,不求甚解”的意味。
還記得,那時候我成日翻箱倒柜,只為尋找一本自己喜歡的書。家中白話文的書讀完了,我就讀文言文一類的書,尤其記得清楚的是從書柜最底下找到了一本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書頁雖然已經泛黃,但一點兒都不妨礙我對它的興趣。這一部文言小說,我在初中三年間竟讀了不下五遍。記得那時很多字我都不認識,內容也是似懂非懂,但還是能夠從熟識的文句里感受到書中的神奇色彩。
或許是讀了比較多的課外書的緣故,我對語文的興趣很高,基礎也算不錯,但對其他學科卻有點漫不經心,成績不好也不壞。就這樣,平平穩(wěn)穩(wěn)度過了兩年,轉眼升上了初三。在當時,初三是個關鍵時期,學好了,能夠順利考上中專,畢業(yè)后享受國家分配,得到一份穩(wěn)定體面的工作,人生從此就能發(fā)生根本性的改變。因此,今后的路怎么走,初三的拼搏和抉擇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很多人都寧愿考中專,而不愿意再花三年時間讀高中。父親卻在言談中透露出,希望我繼續(xù)上高中,讀更多的書,將來考上大學,成為家里第一個大學生。我那時雖然喜歡讀書,但對于如何選擇人生之路這個問題,卻沒有考慮過,甚至從未放在心上。
在這個時候,李老師來到我們班,教我們語文,并擔任我們的班主任。李老師第一次給我們上課,自恃語文功底不錯的我充滿了期待。畢竟,初三這個畢業(yè)年級不是所有老師都教得了的,所選的老師必然有其過人之處。然而,李老師的第一節(jié)課,卻讓我感到毫無新意。和其他老師一樣,他除了對于課文的內容進行講解外,便是文學知識的補充,和往常課堂一樣布置課后作業(yè),背誦課文,僅此而已。但他接下來的授課方式令我改變了想法。
有一天一大早,李老師便來到教室。等到我們全班的同學都到齊了,他便開始說話了:“昨天,我布置大家背誦課文《岳陽樓記》,不知道大家背過了沒有?”“天哪,那么長的課文,哪是一個晚上能背得完的?”我心里嘀咕著,環(huán)視四周,竟然連一個舉手的都沒有,看來大家的想法和我是一樣的。見此情景,李老師平靜地說:“看來,這么長的一篇文章要求大家背誦還是有一些難度。沒關系,課下的時候,大家多讀幾遍,假以時日一定可以熟讀成誦的?!笨吹轿覀円琅f默不做聲,李老師接著說:“作為老師,應該示范在先,以后凡是需要背誦的課文,我先背給大家聽。”李老師話音剛落,教室里一下子鬧開了鍋。老師給學生背課文,這可是第一次聽到。見同學們都表示懷疑,李老師微微一笑,便開始背起課文來。那標準流利的一口普通話,抑揚頓挫的語調,行云流水般嫻熟的話語,如一縷溫暖的春風絲絲拂過我們的面龐,正待我們沉醉其中還未及反復回味時,李老師已將這篇課文完整地背下來。
在后來的日子里,凡是要求背誦的課文或是字句極其優(yōu)美的文章,李老師總會要求我們背誦。當然,他也成了我們班第一個熟練背誦的“同學”,從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到朱自清的《背影》,從高爾基的《海燕》到魯迅的《孔乙己》都是如此。或許是“親其師方能信其道”吧,在李老師的引領下,班里許多同學都努力地學習語文,朗誦、背誦古文的熱情尤其高漲。而我,驚訝于李老師高超的朗讀技藝,更驚嘆于他的聰穎和智慧,對語文的興趣愈來愈高,也萌生了以后當一名語文教師的念頭。
有一天,李老師將我叫到辦公室,拿著我的滿分試卷鼓勵我再接再厲。我欣喜地點點頭,并對他說:“以后我也要當一名語文老師!”“哦……為什么?”李老師不解地問?!爱斦Z文老師多神氣啊!在講臺上用優(yōu)美動聽的聲音給那么多學生講課,朗誦課文。我將來也要和您一樣神氣!”聽我這么一說,李老師不禁笑了,搖了搖頭說:“當老師可不能只圖一時神氣,還需要有一份責任感。如果你將來選擇當老師,你要對班里的每一個學生負責,他們的家長把自己孩子交給你了,你總不能每天光想著耍神氣、武威風吧,這樣一個班那么多孩子豈不就讓你給耽誤了嗎?”當時,我雖不能完全理解李老師的話,但心里卻有了一個衡量的尺度:我要成為像李老師這樣的老師!正是有了這份念想,我在初三這一年的學習獲得了更大的動力。填報志愿時,我說服了父親,鄭重選擇了東營師范學校這所中專院校,向我的教師夢邁進。后來,我順利地考入師范,畢業(yè)后如愿當了一名小學語文老師。
在我保留至今的畢業(yè)留言簿上,有李老師給我寫下的這樣一句話:“上求索,下求索,上下求索索上下;左為師,右為師,左右為師師左右?!钡拇_,從教之路就像李老師說的那樣,并不是那么一帆風順,年輕的我盡管做了許多準備,可是面對天真爛漫的小學生難免也有許多不知所措的時候。每當這個時候,我便想起李老師寫的那句話,不斷摸索,反復求索,左右求師,不斷學習。
回想過去,我感恩于父母的良苦用心,是他們讓我幸運地喜歡上讀書,也感激李老師,是他指引我走上從教之路。如今,我早已步入了為人師者的行列,唯有以這淺薄的文字,記下那些難忘的生活片段,聊表對他們的感激和思念。
(作者單位:山東東營市廣饒縣英才學校)
責任編輯 黃佳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