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夢(四川大學 藝術學院,四川 成都 610000)
論龜茲樂舞對中原樂舞的影響及作用
吳夢
(四川大學 藝術學院,四川 成都 610000)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政治上混亂、社會生活動蕩的時代。然而,正是在其社會大動蕩造成民族大遷徙的同時,促進了民族的大融合。龜茲樂舞在這一時期陸續(xù)傳入中原,使中原舞蹈煥發(fā)出新的生命和活力。這些美姿妙態(tài),與中原舞蹈的律動風韻迥然異趣。它以一種新鮮的、異國情調的魅力,沖擊著古老悠久的舞蹈文化。
龜茲樂舞;中原樂舞;交流;影響;作用
中國舞蹈史上最值得驕傲的一個時代是唐代。唐代舞蹈在表演形式、藝術技巧、內(nèi)容范圍、風格特征等方面,大量吸收外來藝術精華,同時進行創(chuàng)新,并且與唐代整體文化的特征相一致,顯示出雍容瑰麗的美學特點。
龜茲樂舞以其歡快、熱烈和激動人心的力量,成為從南北朝直到唐代數(shù)百年盛行不衰,并對唐代的音樂舞蹈產(chǎn)生較大影響的樂舞。龜茲樂舞喜歡鼓與舞蹈的配合,因為激烈的節(jié)奏使它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魅力,龜茲樂舞能體現(xiàn)出大唐繁盛的景象,所以受到唐人喜愛。在唐代能登大雅之堂的樂舞正是所謂的龜茲樂舞。唐王朝統(tǒng)治者所采取的一系列開明政策以及唐人的思想解放,充分表明了唐王朝統(tǒng)治者們對外來藝術的態(tài)度,唐代的樂舞是在中外各民族樂舞基礎之上形成的,是外來樂舞的升華。唐代宮廷燕樂的形成從它的內(nèi)外結構來看,基本上是由胡樂胡舞組成的。從《十部伎》、《坐部伎》、《立部伎》、《健舞》、《軟舞》的內(nèi)部結構來看,大都是外來樂舞。這些外來樂舞是漢魏以來逐漸流入中原并逐漸形成的新型樂舞藝術,它完全不同于南朝時的綺靡艷麗的清商樂。唐王朝對它之前的外來樂舞沒有絲毫的摒棄,反而充實了外來樂舞的內(nèi)容和藝術表現(xiàn)形式。唐代宮廷樂舞中的《坐部伎》與《立部伎》除了《龍池樂》是漢族雅樂體系,《慶善樂》是西涼樂體系之外,其余全是龜茲化的樂舞。
龜茲舞蹈在歷史上曾散發(fā)著耀眼的光芒,它作為一種優(yōu)秀而獨特的地域文化對中原舞蹈文化特別是唐代時期的舞蹈藝術的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龜茲文化浸染著中原舞蹈文化,從秦漢時期,龜茲樂舞就逐漸涌向中原,至隋唐達到高峰。從唐代各類舞蹈中,我們都可以見到龜茲樂舞的影子。在這些豐富多彩的唐樂舞中,流行地區(qū)最廣、傳播時間最長、舞蹈技藝最高的“健舞”、“軟舞”和歌舞“大曲”等,在歷史上,對唐舞都產(chǎn)生過深刻影響。在中原這片土地上,曾有多少民族從這經(jīng)過,他們都會被獨特的龜茲文化帶來的樂舞所感染。龜茲樂舞具有獨特、美麗、充滿激情風格的地域文化,它至今仍熠熠生輝。
在這里主要說明唐代這個時期的影響。因為唐代是處于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是一個欣欣向榮的、開放的時代,舞蹈活動突出地表現(xiàn)了這種社會風貌。無論是中原漢族的傳統(tǒng)樂舞,還是西域、龜茲各地、各族傳入的樂舞,都在中原流傳,并受到人們的歡迎。在唐代,中原與龜茲國的聯(lián)系逐漸緊密,廣泛的藝術交流和文化深入讓“創(chuàng)新”這一詞成為唐代文化和樂舞的主要特征。
龜茲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將中原傳統(tǒng)文化傳到域外。龜茲樂舞大規(guī)模地進入中原,并有利地推動了漢唐文化的發(fā)展,唐代以博大的胸懷、恢弘的氣勢,兼容一切外來文化,把當時處于領先水平的那精美絕倫具有強烈的穿透力和感染力的龜茲樂舞藝術發(fā)揚光大。從舞蹈歷史來看,唐代是西域龜茲樂極盛的時代,唐代宮廷樂舞《坐部伎》、《立部伎》中,除了《龍池樂》為漢族雅樂,《慶善樂》為西涼樂之外,可以看出唐人對龜茲樂舞的偏愛。龜茲樂舞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魅力,是一種鼓與舞相互配合、節(jié)奏激越的樂舞,能夠體現(xiàn)大唐繁盛現(xiàn)象,因而受到唐人喜愛。龜茲樂舞中的舞蹈動作有“蹺足”、“掖腿”、“彈指”、“擊掌”、“撼頭”、“動目”。還有“舞飄帶”、“擊鼓”、“頂碗”、“搖繩”、“托盤”等舞姿造型。龜茲樂舞與中原樂舞的交流,創(chuàng)造了各種各樣的藝術形式,影響了中原樂舞藝術的發(fā)展。
龜茲文化與中原文化是一體多元的關系。龜茲樂舞在中原廣為流傳,盛行不衰,適應了民族藝術審美的新追求,其內(nèi)容和形式都使我們?yōu)橹畠A倒。
[1]華發(fā)號主編.龜茲文化[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
[2]金秋.古絲綢之路樂舞文化交流史[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
[3]王克芬.中國古代舞蹈史話[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0.
[4]王嶸.西域文化的回身[M].烏魯木齊: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0.
[5]資華筠主編.影響世界的中國樂舞[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3.
吳夢,碩士,四川大學藝術學院舞蹈系講師。
G613.5
A
1007-0125(2015)05-016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