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淑
貴州省畢節(jié)市七星關區(qū)鴨池中學
淺談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感動
沈淑
貴州省畢節(jié)市七星關區(qū)鴨池中學
感動是一種深化的情感體驗,是一種較為強烈的心動感覺,是互動的雙向結(jié)果,更是一種由外而內(nèi)的或由內(nèi)而外的情感表現(xiàn)。新的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倡導教學的互動理念,是基于“改變過去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diào)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這就為語文的課堂教學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深入探究和實踐互動的教學過程中,感動就在其中凸顯其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因為教師的感動,教學就不再是單純的工作任務,而是一種真實的生命體驗,是一種人生價值的實現(xiàn);因為學生的感動,知識不再是枯燥的說教,而是點燃心靈的火花;課堂不再是監(jiān)獄般的牢籠,而是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樂園。
1.以澎湃的激情創(chuàng)設課堂情感氛圍。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與促進者,這就要求教師要以澎湃的激情創(chuàng)設課堂情感氛圍。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一言一行往往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做學術報告式的講解,缺乏激情的表述,往往使課堂沒有了生氣,學生沒有了激情,這將在無形之中扼殺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學習創(chuàng)造力。而課前一段聲情并茂的導語,課堂中一些富有激情的手勢,一段感情跌宕的表述,一個個真情流露的微笑……都會引導學生進入一種情感的氛圍,感動學生的心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2.借助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課堂情感氛圍。
借助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是創(chuàng)設課堂情感氛圍的另一重要途徑。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也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借助多媒體,通過音樂、幻燈片、影視片段,可有效地營造課堂情感氛圍。藤格爾一曲《父親》,可以為閱讀《背影》一文奠定情感基礎,深深打動學生善感的心;一組優(yōu)美動人的春景圖,可以引發(fā)學生對美的向往,激發(fā)學生對朱自清的《春》的熱情;《渡江戰(zhàn)役》的一個精彩片段,其場面的恢弘與壯闊足以給學生以震撼,為學生閱讀毛澤東的《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營造情感的氛圍……結(jié)合學習內(nèi)容,借助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營造課堂情感氛圍,可給學生更直觀的感性體驗,給學生以心靈的感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1.感動于文本的關鍵處。
課堂教學的根本是創(chuàng)設學生樂學的教學氛圍。為此,語文教師就必須根據(jù)自身的感悟認真挖掘教材的感動因素。而教材的感動因素往往源于文本的關鍵處,它是文本與師生生活最密切的觸及點。只要教師緊緊扣住這一觸及點切入教學,感動便會如約而至。如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其觸及點就在兒童喜歡玩樂的天性上。因為喜玩,所以百草園有無限的樂趣;因為好樂,所以三味書屋的教學才枯燥無味。有了這契合點,對把握整篇文章就有了體驗的基礎,就能以此生發(fā)出更加開放性的理解,而不會回到過去“結(jié)論式”的展現(xiàn)。
2.感動于入課的導語。
有一定教學經(jīng)驗的教師都懂得課前激情導入的作用。好的導語緊緊扣住教材的感動因素,是一種無聲的教育,是心靈的滋補劑,是一種以文本為根基的有益的洗禮和陶冶,是奠定課堂教學氛圍的心理因素。激情導入,教師調(diào)動了自身的情感,同時也引領了學生的情感體驗。這無疑為成功的教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感動于學生樸實的體驗和純真的情感釋放。
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有對生活的不同的感受,他們的體驗是最樸實的。在生活的體驗中,他們也有情感的積淀。善于調(diào)動學生的體驗及情感的積淀進行教學就能構(gòu)建文本與師生真誠的對話,就能采掘到意想不到的收獲,就能建設開放的富有活動的語文課程體系。這樣,語文的課堂教學就與現(xiàn)實生活的語文實踐活動緊密結(jié)合起來了。在用文本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只要語文教師能對此有一個充分的認識,那么在感動于學生樸實的體驗和純真的情感釋放時,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課堂也就誕生了。
1.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加強課外比較閱讀,尋找感動,拓展視野,豐富知識積累。
教材中所選文章,誠然是古今中外的經(jīng)典之作,對訓練學生語文能力,提高學生思想素養(yǎng),不無裨益。但教材中的閱讀量對中學生來說還遠遠不夠,教師還應結(jié)合教材與學生實際,推薦相應的課外閱讀書目,指導學生進行課外比較閱讀。如讀了《背影》,可推薦散文《父親的信》、《父親》;讀了《蘆花蕩》,可推薦《荷花淀》;讀了《月球上的足跡》,可推薦凡爾納的《從地球到月球》……這樣,學生在與課文相關的比較閱讀中,更容易找到情感的觸動點,再次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時,還可拓展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積淀。
2.走進生活,尋找感動,豐富生活體驗,積累寫作素材。
語文學習與生活密切相關,在生活中處處有令人感動的畫面:一個鼓勵的微笑,一次細心的攙扶,一分一厘真誠的捐助,一頓善意的訓斥……無不包容著無言的愛,無不觸動人的心靈。作為語文教師,還應該積極引導學生走進生活,引導學生細心發(fā)現(xiàn)這些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尋找生活中的真、善、美,并為之而感動。讓學生在生活的感動中,提升其思想境界;在對感動的記載中,積累寫作的素材。
引導學生學會感動,是以激情感染學生,是以生活中的真、善、美去觸動學生的的靈魂,幫助學生找到自己與書本、生活的情感契合點,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敏銳的感知能力,讓學生懂得愛,懂得如何去愛,培養(yǎng)學生對家庭、對社會、對生活的責任感,從而使學生學會怎樣做一個真正意義的人,同時,還可以為語文學習獲得情感動力,迅速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