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涓
我的診室來了一位40多歲的中年男性,戴著口罩。第一眼看到他,我還有點兒納悶:天這么熱,怎么還捂這么嚴實,當他坐在我面前,一開口,我便聞到一股熏人的口氣,他不好意思地說:“大夫,對不起,我有口氣快半月了,一直不好意思來看病,您可別嫌棄我,幫我好好查查吧,看看得了什么???”
仔細詢問病史后,我給他做了相關檢查,通過化驗和碳13呼氣試驗,查出他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陽性。我給他采取雷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和膠體果膠鉍的四聯(lián)療法。半月之后,他來復查了。這次,他已經不用戴口罩了,他開心地沖我笑笑:“現(xiàn)在口氣幾乎沒了,連反酸、打嗝的毛病也沒有了。”
幽門螺旋桿菌根除后口臭消失
口臭是口腔中散發(fā)出的一種難聞的氣味,與生硫化氫和甲硫醇2種氣體有關。據美國牙科學會(ADA)的調查,約90%的牙科醫(yī)師遇到過因口臭而求治的患者,近50%的牙科醫(yī)師每周會接診6名以上口臭患者。人們都認為口臭來源于口腔,與牙周病、舌苔關系密切。
自1982年Marshall發(fā)現(xiàn)幽門螺旋桿菌以來,該菌作為慢性活動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腸潰瘍的主要病因,以及胃癌發(fā)生的高危因子已得到證實。幽門螺旋桿菌與口腔疾病的關系正引起越來越多的口腔科醫(yī)師的關注。口臭與幽門螺桿菌的關系最早可追溯到1984年,其發(fā)現(xiàn)者Marshall博士吞服含有大量幽門螺旋桿菌的菌液以證實細菌的致病性,數(shù)天后,其同事報告其口腔中散發(fā)出難聞的臭味。研究發(fā)現(xiàn),80%的口臭患者在幽門螺旋桿菌根除后口臭消失。
吹口氣就能查出來幽門螺桿菌
呼氣試驗,學名叫“尿素呼氣試驗”。簡單說,就是通過采集患者呼出的氣體,分析其氣體的成分和正常人呼出氣體的成分到底有什么差異,從而診斷疾病。受檢者只需要空腹2小時以上,檢查時口服一粒膠囊,半個小時后吹氣、采集,很快就能得到結果。
碳13呼氣實驗是診斷幽門螺旋桿菌的金標準,該方法敏感性高,具有無創(chuàng)傷、無痛苦、簡便、安全、快速等特點,輕輕松松吹口氣即能診斷,適用于所有年齡和類型的受檢者。
預防從飲食方式入手
幽門螺旋桿菌是經口腔進入人體的,常存在于病人和帶菌者的牙垢與唾液中。因此,注意口腔衛(wèi)生,防止病從口入,餐具消毒,并改變用餐方式,如選擇分餐制或使用公筷等,是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的重要措施。研究發(fā)現(xiàn),幽門螺旋桿菌可在自來水中存活4~10天。因此,要做到喝開水不喝生水、吃熟食不吃生食,牛奶則要在消毒后再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