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香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在化學教學中,實驗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下面展示幾個學生的家庭實驗與同行們分享。
實驗1:固液常溫型裝置制取二氧化碳
準備材料:兩個相同的瓶子(最好是方形的)、AB膠、導管(可以拿藥店買的止血帶代替)、改錐、膠帶、夾子。
裝置制作:(1)把一個瓶子的瓶口處(就是瓶子口類似漏斗的部位)剪下備用(兩邊都留下)。(2)把另一個瓶子的瓶底用螺絲刀扎數(shù)個小洞。(3)把剛才剪下的瓶口用AB膠倒粘在另一個瓶子上。(4)把瓶子的瓶蓋取下,用改錐扎一個能讓導管插入的洞(只扎上面的)。(5)把剛才剪下的瓶底部分用膠帶固定在瓶子旁邊,在瓶底扎洞,并在粘好的瓶蓋上也扎一個相同的洞。(6)將導管節(jié)成數(shù)段并用導管鏈接瓶底和瓶口上的洞,用AB膠粘牢,保證連接處不漏氣。(7)把剩余導管連接在瓶口,用AB膠粘牢,保證連接口不漏氣,然后把夾子夾在導管管口。等膠干后即可使用。
制取氣體:(1)打開瓶蓋(帶導管的那個),用藥匙裝入石灰石,蓋上瓶蓋。(2)把潔廁靈倒入旁邊只有瓶底的容器中,固體與液體接觸反應發(fā)生。(3)收集氣體。(4)需要停止發(fā)生時,用夾子夾住導管即可。
實驗2:滅火器
準備材料:塑料瓶、吸管、AB膠、口服液瓶、細繩。
裝置制作:(1)在礦泉水瓶(雪碧瓶)上部開一個小孔,用透明膠帶將吸管和小孔相連接,并保證氣密性。(2)在口服液瓶口拴上一根小細繩。
滅火實驗:(1)在礦泉水瓶中加入適量純堿。(2)向小藥瓶中倒適量的潔廁靈,把繩子的一頭留在瓶外,保證潔廁靈不外灑,蓋上瓶蓋。(3)倒置瓶子,藥品接觸,產(chǎn)生大量二氧化碳,從管口噴出。
實驗3:木材干餾
材料準備:一次性筷子、鋁箔、酒精燈、鑷子。
干餾實驗:(1)取一雙木質筷子,用鋁箔將其包裹約三層(鋁箔應長于筷子兩端各約3厘米)。(2)將一端的鋁箔折起密封,另一端則留成約一根筷子同口徑的出道口。(3)用鑷子夾取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4)等開口處有煙冒出時,用火柴點燃。(5)等火焰熄滅后冷卻鋁箔,打開觀看筷子的外觀。(6)用鑷子夾取干餾后的筷子,點燃沒有火焰。
實驗4:簡易水電解器
材料準備:20 mL塑料注射器3支,帶銅電極的碳棒2根,80 mm×60 mm×50 mm透明塑料盒1個,80 mm×50 mm透明塑料板1塊。
制作裝置:(1)把一支注射器針筒的上端截去,制成長為9 cm的塑料管,將另兩支針筒在20 mL刻度處截斷,在其底部中心各打一個直徑為3 mm的小孔。(2)在塑料板上均勻地打3個直徑為18 mm的圓孔。(3)在碳棒的銅電極上套一節(jié)塑料管(避免銅電極與電解液接觸),用膠水密封。(4)將兩根碳棒分別固定在兩支針筒內,使銅電極通過針筒底部的小孔露出針筒外,用膠水密封。(5)把3支針筒分別固定在塑料板的3個圓孔上方,再把塑料板固定在塑料盒上。(6)用兩根針栓制成兩個塑料蓋。
電解水實驗:(1)取下塑料蓋,向容器內加入電解質溶液至兩邊塑料管中空氣排盡,蓋上塑料蓋。(2)在兩邊塑料管的電極上接通低壓直流電源,觀察電極反應的現(xiàn)象。(3)分別取下塑料蓋,檢驗兩電極產(chǎn)生的氣體(或者將有害氣體通入吸收液中處理)。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