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懿
不要小看了這本出版于1942年的圖畫書,它的作者可是美國圖畫書界的先驅(qū)人物瑪格莉特·懷茲·布朗和克雷門·赫德!
瑪格莉特·懷茲·布朗有自己的創(chuàng)作理念,她的兒童文學(xué)創(chuàng)作,就像她曾經(jīng)說過的那樣,是“寫一本簡單的書……讓孩子們能有一小會兒從系鞋帶一類的生活瑣事的煩惱中解脫……來到一個永恒的童話世界”。
這回,她講述了一只小兔子和媽媽玩語言捉迷藏的簡單故事。
這個故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簡單到了只剩下幾段對話,但就是這幾段對話,讓世界上的人都為之著魔了。
事先沒有一點兒征兆。一天,一只小兔子突然對媽媽宣布說他要“跑了”,他要“離家出走了”——盡管后來我們知道,這并不是出于他的叛逆或是因為他遭遇了什么委屈,他不過是想知道媽媽有多愛他,但我們還是不得不佩服這位機(jī)智而又豁達(dá)的媽媽。她沒有驚詫,甚至沒有問為什么,而是欲擒故縱地說:“如果你跑了,我就去追你,因為你是我的小寶貝呀!”緊接著,一場在幻想中展開的歡快而又奇特的追逐游戲就開始了。小兔子上天入地,可不管他扮成溪里的一條小鱒魚、秘密花園里的一朵小花、高山上的一塊大石頭,還是一只小鳥,身后那個緊追不舍的媽媽總是能夠抓住他。最后,小兔子逃累了,依偎在媽媽的身邊說不再跑了,于是媽媽便喂了他一根象征愛的紅蘿卜。
正如一篇書評所說的那樣:《逃家小兔》總是能讓年幼的小讀者感到一種安詳寧靜的愉快。因為幾乎每個幼小的孩子都曾經(jīng)在游戲中幻想過自己像小兔子一樣離開家,用這樣的方式來考驗媽媽對自己的愛。而這只小兔子的經(jīng)歷就像他們自己的游戲一樣,給他們帶來了一種妙不可言的安全感。
瑪格莉特·懷茲·布朗不愧為瑪格莉特·懷茲·布朗,這個一生未嫁、從沒有過自己孩子的女人,怎么能把幼兒的心理寫得那么惟妙惟肖呢?
“我要跑了!”“你跑吧,我來追你!” ……這恐怕是世界上最能展現(xiàn)偉大母愛的一段對白了吧?沒有人會不發(fā)出會心的微笑。小兔子頑皮、想象力無邊,媽媽則無怨無悔,任你逃到天涯海角我也要把你抓回來。小兔子的創(chuàng)意和媽媽那詼諧、隨機(jī)應(yīng)變的回答,不禁讓人想起了那本膾炙人口的《猜猜我有多愛你》,那也是一本驗證媽媽有多愛“我”的圖畫書。不過,它比《逃家小兔》晚誕生了五十多年。
也許,是瑪格莉特·懷茲·布朗給了它靈感吧?
《逃家小兔》之所以能讓一代又一代的家長,在孩子們睡前和他們閱讀這個讓他們倍感溫暖的故事,還因為克雷門·赫德畫的那些圖畫。
克雷門·赫德把一大一小兩只兔子畫得既寫實又浪漫,在畫面的銜接和處理上也很有創(chuàng)意。你看,小兔說:“如果你來追我,我就要變成溪里的小鱒魚,游得遠(yuǎn)遠(yuǎn)的?!眿寢屨f:“如果你變成溪里的小鱒魚,我就變成捕魚的人去抓你?!彼鼈兎謩e是兩張黑白鋼筆畫,而緊隨其后的兩頁,則合二為一,是一張全景似的橫長的彩色跨頁,沒有對白,只有一幅色彩濃烈的想象的畫面——小兔子變成了河里的一條魚,媽媽穿著黑色的長靴,一只手拿著一個漁簍,另一只手用力把漁竿甩了出去,逗人發(fā)笑的是漁鉤上拴的竟是一根鮮紅的紅蘿卜。然后,又是兩張黑白畫,又是兩張合二為一的彩色畫……這種黑白與彩色的穿插,不僅一次又一次把故事推向高潮,而且通過視覺,把孩子們的想象力拓展到了一個無限的空間。
必須承認(rèn),這是一本無可挑剔的圖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