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蔚薇
翻閱隋唐長安城相關(guān)典籍,我們會發(fā)現(xiàn)“天街”這一名詞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朱雀大街相關(guān)資料中。仔細查閱后不難發(fā)現(xiàn)“天街”與朱雀大街、承天門街、天門街以及槐街等之間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度圃姟分械摹疤旖帧备浅蔀橹拈L安城文學意向之一。
那么究竟“天街”指的是長安城內(nèi)的哪一條道路,它與上文提及的朱雀大街等之間又存在怎樣的聯(lián)系呢?本文試圖通過考證,尋找隋唐長安城內(nèi)的“天街”的確切位置,弄清其來龍去脈,并說明它為何在唐代詩人筆下居重要位置。
一、隋唐長安城
隋朝建立后,由于當時的漢長安城舊址歷經(jīng)長期戰(zhàn)亂,地面建筑年久失修,且地下水污染嚴重,于是隋文帝決定在漢長安城東南方另建新城。
隋文帝開皇二(公元582年)年六月,文帝下令營建新都。開皇三(公元583年)年三月基本建成。
隋大興城建造先筑宮城,次筑皇城,最后筑外郭城。因為建造時間較短,城市規(guī)模又十分龐大,外郭城至隋亡仍未完全建成,直到唐高宗永徽五(公元654年)年才陸續(xù)完善。而其他如宮城、皇城、宮殿、街道、官署、坊里、住宅、兩市、圜丘、寺觀及龍首、清明、永安等水渠在隋代多已建成。
大業(yè)十四(公元618年)年,李淵建立唐朝,改大興城為“長安”。唐代長安城就其規(guī)模和布局來看,基本上沿襲了隋大興城,“唐高祖、太宗建都,因隋之舊,無所改創(chuàng)”。一般后世都把隋大興城和唐長安城合稱為隋唐長安城,隋唐長安城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都城之一。其時朱雀大街是為都城中軸線。
唐長安城平面呈長方形,城內(nèi)部的建筑主體建制上采取三重制,分為宮城、皇城和外郭城三部分。皇家居住的宮城位于全城北部正中,政府機關(guān)所在的皇城位于宮城之南,外郭城從東西南三面環(huán)抱北部的宮城和皇城。
唐末藩鎮(zhèn)割據(jù),公元883年黃巢撤離長安,諸路唐軍以“勤王”為名蜂擁而入長安,大肆焚掠,“府市民居被毀者達十之六七”。885年,宦官劫唐僖宗逃往鳳翔,亂兵焚掠,坊市宮城付之一炬。904年,朱全忠脅昭宗遷都洛陽,毀長安宮室、百司及民間廬舍,取其材,浮渭水而下,長安城遂為廢墟?!额惥庨L安志》:“祿山陷長安,又遭巢寇,宮殿焚毀殆盡。唐帝東遷,城郭蕭條。”②
唐昭宗遷都洛陽,長安失去了國都的地位。由于人為的破壞,宮室官署與居民廬舍毀拆殆盡,城市人口大量減少。為了軍事防守的需要,駐防長安城的佑國君節(jié)度使兼京兆尹韓建對長安城進行了改筑,“遂去宮城,又去外郭城,重修子城(皇城)。南閉朱雀門,又閉延喜、安福門,北開玄武門,是為新城?!?/p>
“新城”沿用了唐長安舊城中的皇城城垣,但較隋唐舊城相比規(guī)模大為縮小。韓建在改筑新城時,雖然朱雀門被關(guān)閉,但是北開玄武門,玄武門位置仍然在隋唐長安城承天門處,因此朱雀大街承天門街段仍然作為新城的南北中軸線存在。
二、隋唐長安城內(nèi)的“天街”
1.“天街”的由來
“天街”本意有二。一指帝都的街市,唐裴夷直《和周侍御洛城雪》:“天街飛轡踏瓊英,四顧全疑在玉京?!币恢感敲?,《史記·天官書》:“昴畢間為天街。”
唐代朱雀大街被稱為天門街,簡稱天街,也有人認為天街是承天門街的簡稱。
朱雀大街得名于朱雀門。朱雀門是皇城南城墻的正門,明德門是整個長安城南正門,而聯(lián)通兩者之間的主干道即為朱雀大街(亦稱朱雀門街)。
張永祿認為承天門街因其直通皇帝居住和處理朝政的太極宮,所以得名“天街”,而朱雀門街也因是通向帝王宮門的大街,又被稱為“天門街”。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中的天街應指承天門街,據(jù)說正因為此詩的流傳,承天門大街才被稱作“天街”。傳說此詩風行后,早春時節(jié)去承天門街欣賞草色成為長安人的潮流。
唐皇城內(nèi)有三條南北走向的大街,分別為承天門大街、安上門街和含光門街。當時的承天門街兩側(cè)有御溝,上覆青石板,道路兩旁還種植有槐樹,因此又被稱作“槐街”。
因為朱雀大街直通皇城,而皇城又是官衙所在,百官前往朝會辦公一般都要經(jīng)過這條街道,由于他們身著紫色朝服,所以當時人們還把這條街稱為“紫陌?!?/p>
《長安志》記載:朱雀門南至外郭城明德門即朱雀大街。這一說法和上文間存在一個矛盾:朱雀大街北端究竟以皇城朱雀門為起點,還是皇城內(nèi)、宮城正南門即承天門為起點呢?
劉安琴(2001)認為朱雀大街的北端應該是從承天門開始的。她指出“《唐實錄》載:‘帝城東西橫亙六岡。此六岡從龍首山分隴而下,東西相帶,朱雀街自此而南為街所隔,即以朱雀街南北地形的自然走勢,充分利用地理環(huán)境,設(shè)置出地形最高的北端為帝王居所,北邊的承天門就是宮城的正門,而朱雀大街的北段開端,也理應由此開始?!雹?/p>
《長安志圖》注釋:“當皇城朱雀門曰‘朱雀街,亦曰‘天門街,”這也是由于朱雀大街中段的朱雀門與北面正對的承天門之間的關(guān)系。
以朱雀門的內(nèi)和外,將“百官衙署”與“士庶百姓”的活動區(qū)域的道路范圍截然劃分開來,是人為地用不可逾越的等級關(guān)系,致使這條大街由一完整的路段變?yōu)閮煞N用途幾個街名的名稱的大街了。③
宋代張禮《游南城記》:“自翠臺莊由天門街上畢原?!毕伦ⅰ按渑_莊不知其所以,莊之前有南北大路,俗曰天門界,北直京城之明德門,皇城之朱雀門,宮城之承天門?!?/p>
總結(jié)如下:
①朱雀大街,得名于隋唐長安城皇城正南門朱雀門,因此又稱為朱雀門街;
②朱雀大街是隋唐長安城中軸線,起于宮城正即南門承天門,過朱雀門,止于外郭城正南門明德門;
③承天門街是朱雀大街從承天門到朱雀門的一段,也即從宮城南門到皇城南門的一段,同時因此段道路兩旁遍栽槐樹,故亦稱“槐街”;
④朱雀大街得名“天街”,流傳的原因有三:一,“天街”是承天門街的簡稱,后成為整條朱雀大街的代稱。二,朱雀大街通向承天門,并且面對天子帝王的宮殿,因此被稱為天門街,簡稱天街。三,由于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一詩的聞名,“天街”這一別稱開始流行。事實上早在韓愈之前,詩人張說《和張監(jiān)觀赦》便有“天街”的說法,不過韓詩遠較張詩流傳廣,這一解釋可以說的通;
⑤唐詩中的“天街”,往往指的是朱雀大街北段,也即皇城內(nèi)的承天門街。
2.“天街”的具體位置
從長安城的總體格局來看,以朱雀大街貫通皇城和外郭城,連接全長安城的南北兩端。朱雀大街是城市中軸線,全城以此軸線為中心左右展開。
宇文愷依《周禮·考工記》的筑城理念,經(jīng)反復構(gòu)思,充分利用龍首原南側(cè)的六條高坡,以朱雀大街為中軸線置于龍首原“六爻”之地南北走向的中間,北起太極宮正門承天門,經(jīng)長安城皇城正南門朱雀門,向南到長安城正南門明德門,出明德門,大道直抵終南山的子午峪。子午峪是子午棧道經(jīng)過之地,南通漢中再達于蜀地。
3.“天街”的歷史
唐昭宗天佑元(公元904年)年遷都洛陽以后,長安失去了國都的地位,朱雀大街逐漸失去了其作為主要城市中軸線的地位,與之相關(guān)的城門、里坊、寺觀等建筑群也遭破壞,大部分變成遺址。
隋唐長安城從始建到廢毀,其間經(jīng)歷三百余年。從僖宗中和三年到昭宗天佑元年二十年間,歷經(jīng)多次大規(guī)模的劫掠焚燒,使得長安城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朱雀大街亦隨這些破壞走向消亡。正如唐代詩人韋莊在《長安舊里》中所寫:“滿目墻匡春草深,傷時傷事更傷心。車輪馬跡今何在,十二玉樓無處尋。”
今天,朱雀大街是西安市區(qū)的一條南北向主干道。
4.“天街”的存在意義
隋唐長安城是我國歷史上規(guī)模最為宏大壯觀的都城,也是當時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建筑最宏偉、規(guī)劃布局最為規(guī)范化的一座都城。在朱雀大街在其都城規(guī)劃中飽覽“象天法地”、帝王為尊的規(guī)劃思想,是中國古代都城建設(shè)史上的巔峰之作,成為中國古代城市規(guī)劃和建筑史上的一個偉大創(chuàng)舉。
朱雀大街作為城市布局的主軸線,同時將自然地理特征的標志物引入城市,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這一規(guī)劃設(shè)計思想也是中國古代城市建設(shè)的一個典型特征。
朱雀大街是構(gòu)成隋唐長安城恢弘壯麗的基礎(chǔ)城市格局的重要因素之一,這種設(shè)計方案,不僅影響當時中國其他城市的興建以及后世都城規(guī)劃,甚至對鄰近國家的都城,如日本平安京等城市建設(shè)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日本京都的南北中軸線大街叫朱雀大街,韓國首爾的南北大街也叫朱雀大街。
朱雀大街相關(guān)意識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城市歷史記憶的重要寄托,對增強國人對本民族文化與傳統(tǒng)的認知度與自豪感起到重要作用。
三、唐詩中的“天街”
朱雀大街在唐詩中占據(jù)較多篇幅,其對研究唐詩歌文化藝術(shù)起到了重要作用。
“天街”建造規(guī)模、建筑工藝體現(xiàn)出了隋唐建筑藝術(shù)的精妙,不僅僅是那個時代建筑形式的樣板,也是唐代建筑的巔峰之作。朱雀大街所建構(gòu)的宏偉壯闊的城市景觀,其與龍首塬及終南山美景的完美融合,給人以豐富的藝術(shù)想象空間。
唐代許多詩作描寫了這條宏偉寬闊的大街,如:
張說《和張監(jiān)觀赦》:日御臨雙闕,天街儼百神。雷茲作解氣,歲復建寅春。
韓愈《早赴街西行香贈盧李二中舍人》:天街東西異,祗命遂成游。月明御溝曉,蟬吟堤樹秋。《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羅隱《雪霽》:一竿如有計,五鼎豈須烹。愁見天街草,青青又欲生。
吳融《海棠二首》:云綻霞鋪錦水頭,占春顏色最風流。若教更近天街種,馬上多逢醉五侯。
曹松《武德殿朝退望九衢春色》:玉殿朝初退,天街一看春。南山初過雨,北闕凈無塵。
李洞《贈長安畢郎中》:高門寒沼水連云,鷺識朱衣傍主人。地肺半邊晴帶雪,天街一面靜無塵。
翁承贊《晨興》:鼓絕天街冷霧收,曉來風景已堪愁。
韋莊《秦婦吟》:內(nèi)庫燒做錦灰堆,天街踏盡公卿骨。
由于當時朱雀大街北段,即宮城承天門至皇城朱雀門這一段為政府機關(guān)所在地,所謂“士庶不得東居此門(指朱雀門)之內(nèi)。故宗廟、官寺、兵衛(wèi)悉在此地也。至北司,則在宮北。惟南面尚書省自占一坊。蓋六曹皆人統(tǒng)隸,故令附處其旁也?!??由此可知,詩人們吟詠的“天街”并不是尋常人能夠隨意行走的,只有居一定官職者才能夠身歷其境,詳細對其加以描摹。
從描寫天街的詩句中不難看出,在表達流光易逝的感傷的同時,詩人們大都對于能夠身居天街有一種隱含的驕傲,吟詠天街在某些程度上和吟詠帝王宮殿具有同樣效果。在有關(guān)“天街”的詩文中,不論詩人們表達的是懷才不遇或兼濟天下的抱負,抑或以其意向為宮城乃至朝堂的象征,都是“天街”之所以在唐詩之中占據(jù)一席之地的重要原因,需要注意的是,這一點與天街所處的特殊位置是分不開的。
【參考文獻】
[1]張小娟.唐宋都城內(nèi)部道路交通研究[D].遼寧大學,2013.
[2]劉安琴.唐朱雀大街北到哪里[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1,02:122+82.
[3]孫文杰.劉禹錫詩歌與長安[D].新疆師范大學,2007.
[4]張永祿.隋唐長安城的規(guī)劃布局與其設(shè)計思想[J].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04:674-681.
[5]蔣洪彪.隋唐長安城朱雀大街(中軸線)及其保護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