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南
Understanding opera and musical nationalism: Weber's Der Freischutz
【歌劇內容】獵人馬克斯愛上了護林官庫諾的女兒阿加特,但他必須在射擊比賽中獲勝,方能娶阿加特,但馬克斯在第一次的比賽中,竟然一箭也沒有射中,連一心想將女兒嫁給馬克斯的庫諾也大惑不解。馬克斯陷入了絕望中,已經(jīng)把靈魂出賣給魔鬼的獵人卡斯帕爾鼓動馬克斯到狼谷,向魔鬼祈求得到魔彈,為了阿加特,馬克斯決定試一試。但卡斯帕爾卻要求魔鬼扎米爾用馬克斯換回自己已經(jīng)賣給魔鬼的生命,魔鬼含糊地答應后,轉身離去,馬克斯得到了七發(fā)魔彈。第二天,馬克斯果然槍槍命中,引起了全場一陣歡呼,莊園主命令馬克斯向空中的一只鴿子射擊,阿加特叫馬克斯不要射擊,因為鴿子是自己的化身,但馬克斯已經(jīng)扣動了扳機,隨著一聲槍響,阿加特應聲倒地。但子彈卻射中了躲在樹上的卡斯帕爾,阿加特只是昏了過去。卡斯帕爾在詛咒中斷了氣,被魔鬼帶走,而馬克斯得到了自己心愛的戀人。
德國民族歌劇
德國雖然是音樂大國,但在歌劇領域卻一直受到意大利歌劇和法國歌劇的左右,雖然德國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兩個歌劇大師亨德爾和格魯克,但一個在英國,一個在維也納。而亨德爾所創(chuàng)作的歌劇都是意大利風格的正歌劇,后來由于歌劇不受英國聽眾的歡迎,干脆又放棄歌劇創(chuàng)作轉為清唱劇的寫作。只有格魯克致力于正歌劇的改革,但它們不是德國民族歌劇,而是意大利歌劇。莫扎特的《后宮誘逃》可以說是德國民族歌劇的先聲,但也不能算純正的德國歌劇。正如音樂學家阿-愛因斯坦所言:“莫扎特根本不講方言,只講這世界上最純正的語言?!必惗喾矣?805年寫下了他唯一的一部歌劇《菲岱里奧》。這雖然是一部出色的歌劇,但也不屬于德國,而是屬于法國風格。所以,在德國歌劇史上,真正代表本民族音樂特征,且標志著德國民族歌劇復興的,則是韋伯于1821年創(chuàng)作的歌劇《魔彈射手》(又叫《自由射手》)?!赌椛涫帧犯淖兞烁鑴〉母窬郑沟脷W洲的民族歌劇得以蓬勃發(fā)展,并直接導致了俄羅斯、捷克、波蘭等民族歌劇的興起,而在本國,它直接影響并產生了德國歌劇巨擘——理查德·瓦格納。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韋伯不能算是“民族樂派”作曲家。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民族樂派”的大致情況。首先,“民族樂派”主張不管是在過去,還是將來,音樂都是屬于民族的。他們認為巴赫、貝多芬、舒曼是屬于德國的:斯卡拉蒂、羅西尼、威爾第是屬于意大利的。他們的音樂代表著他們民族的感情和觀念。由于“民族樂派”作曲家認為巴赫、貝多芬等人過于強大,而自己的民族處于劣勢,所以,“民族樂派”的作曲家們其實是以他們?yōu)榭?,進而創(chuàng)作屬于自己本民族的音樂。由于這種強烈的使命感在東歐尤其明顯,故而產生了“民族樂派”運動,但這種刻意的、強烈的民族觀念在德奧、意大利、法國等都沒有明顯地產生過。所以,雖然韋伯創(chuàng)造了具有明顯德國風格的歌劇,但它并不是“民族樂派”的歌劇,而是民族歌劇,概念雖有所不同,其實實質上并無多大區(qū)別。好比音程上的增四度與減五度一樣,名稱不同,實際是一個音響概念。
韋伯的音樂風格
現(xiàn)在很多人都知道韋伯是因為歌劇《魔彈射手》而名垂青史的。但除了歌劇之外,韋伯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器樂作曲家,他的音樂具有古典的嚴謹和浪漫主義風格的華麗、溫暖的特征。由于現(xiàn)在很少有人在音樂會上演奏他的作品(經(jīng)常聽到的就是有著各種不同改編版本的鋼琴回旋曲《邀舞》),而除了這部傳世之作以外,韋伯大多數(shù)的作品已經(jīng)消失在人們的欣賞范圍中。
韋伯于1786年11月18日出生在奧爾登堡的小鎮(zhèn)奧伊廷,父母都是本鎮(zhèn)的音樂名家,而韋伯的堂姐康斯坦?jié)?,就是莫扎特的妻子。韋伯早年隨維也納古典樂派大師約瑟夫-海頓的兄弟米歇爾-海頓學習音樂。1800年,他的第一部浪漫主義歌劇《森林少女》上演,但這部歌劇現(xiàn)在已佚,據(jù)說是韋伯自己將它銷毀了。其后韋伯在歐洲各地擔任指揮,積累了豐富的舞臺經(jīng)驗。
韋伯反對當時風靡一時的羅西尼的歌劇,認為他的歌劇既沒有性格,旋律也淺薄無聊,由于受到浪漫主義的影響,韋伯將視線深入到廣闊的歷史傳統(tǒng)中,而民族歷史、神話、森林和洋溢著自由精神的性格是浪漫主義終極向往的題材,而韋伯正是從這里發(fā)現(xiàn)了自己民族內在的活力和生命。
德意志民間旋律富有性格的一個特征,是它不太采用短促的、活潑而又特異的運動的節(jié)奏,而是更多地向我們顯示出悠長的、輕快而神情眷注的特色。這種旋律是韋伯的人民歌劇的基礎,它擺脫了一切地區(qū)一民族的歧義性,富有寬廣的、共通的感覺表現(xiàn),除了最甜美與最自然的內心微笑以外,沒有其他的裝飾,說起話來通過毫不矯揉造作的優(yōu)雅的威力訴諸人類的心靈,韋伯按照這樣的旋律塑造一切形象:他完全裝滿了這種旋律(瓦格納《歌劇與戲劇》)。
正如瓦格納所言,韋伯挖掘出了德國民族音樂的這種抒情嚴肅的特征,它喚起了一種對本民族歷史、精神的崇拜情緒。它不像意大利歌劇那么膩人、輕盈活潑和浮淺,德國歌劇的特征不是為了愉悅觀眾的,他們試圖在戲劇中喚醒潛藏在內心的民族精神,這和意大利和法國的歌劇有所區(qū)別。
由于歐洲在當時歷經(jīng)了革命與復辟等一系列的社會變革,這種劇烈的社會動蕩,在人們的心目中普遍地滋長著懷疑主義和對神秘事物的關注的情緒。而早期的浪漫主義作家對神魔性的題材傾注了相當?shù)呐d趣。像霍夫曼、愛倫-坡等都創(chuàng)作過這類題材的小說。據(jù)說韋伯在看了德國小說家、作曲家霍夫曼具有譴責人類色彩的歌劇《翁迪內》后深受震動。對人類的關注,特別是對日耳曼神話故事的關注觸發(fā)了韋伯創(chuàng)作這部歌劇的想法。這是一部真正的浪漫主義歌劇,挖掘出了沉睡在德國人心中的對于自由,超自然世界的向往。
1817年,薩克森國王奧古斯特一世敕封韋伯為皇室樂隊終身指揮,韋伯開始有了固定的生活來源,并償還以往的債務,這是一個藝術家能輕松上陣的物質基礎,而未來的瓦格納也正是因為有了路德維希二世的資助,才得以安心創(chuàng)作。 《魔彈射手》,名垂青史之作 <魔彈射手》的素材來源于阿佩爾創(chuàng)作的中篇小說,這種類型的“恐怖小說”在當時頗有市場,他的劇本作者是當時“德累斯頓作家聯(lián)誼會”的成員弗里德里希-金德。為了避免當局嚴格的審查,指責他們宣揚迷信,他們把原作中相愛之人雙雙殞命的情節(jié)改成了大團圓的結局。有情人終成眷屬,雖然未免落入俗套,但總比歌劇不能上演強得多,何況這種大團圓的故事也會得到觀眾的喜愛。
《魔彈射手》的題材看來是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其中小提琴家、作曲家史波爾也曾打算為此寫一部歌劇,甚至連劇本都請人寫好了,但他知道韋伯在寫,便毅然放棄了寫作的打算。而心存感激的韋伯,也投桃報李,數(shù)年后,為了不和史波爾競爭,他也放棄了歌劇《浮士德》的寫作,轉而為倫敦科文特花園歌劇院創(chuàng)作歌劇《奧伯龍》。
韋伯從1817年開始創(chuàng)作《魔彈射手》,歷時3年多始得完成。歌劇開始的名字叫《獵人的新娘》,后來應皇室劇院經(jīng)理布呂爾伯爵的請求,遂改為《魔彈射手》。1821年在柏林首演后,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其后在德國的各大城市紛紛上演。而在維也納演出后,韋伯自己也掩飾不住激動,他在日記中寫道:“簡直是不可想象的熱情!我一想起來就渾身發(fā)抖,因為我在將來很難再達到今天這樣高的境界?!?/p>
這部歌劇營造了一種神魔縈繞的氣氛,表現(xiàn)了一種幽暗瑰麗、如夢如幻的森林場面。音樂也大量運用了減七和弦,顫音等來描寫森林的神秘和恐怖。這在以往的歌劇中是很少見的。而值得注意的是,韋伯已經(jīng)開始運用“主導動機”這一新穎的手法來揭示人物和深化劇情,音樂也采用了德國歌唱劇的形式,用對白貫穿全劇,劇中有很多音樂采用了德國民間曲調,風格非常明顯。
而當時人的評價則說:“《魔彈射手》是一部獨一無二的作品,我們無法依據(jù)固定的模式來給它歸類。它含有法國歌劇和意大利歌劇的成分,并且吸收了英國、西班牙和波希米亞民間音樂的精華。從這部歌劇中我們可以窺見浪漫主義音樂的典型特征?!备鑴∩涎莺螅盏讲煌姆从?,有支持的,像皇室劇院經(jīng)理布呂爾伯爵,也有妒忌反對的,其中就有當時著名的意大利歌劇作曲家,普魯士皇室音樂總監(jiān)斯蓬蒂尼。他刻意地排擠《魔彈射手》,但是金子總會發(fā)光,當《魔彈射手》再次上演時,霍夫曼、海涅和年少的門德爾松等都到了現(xiàn)場,演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貝多芬并不喜歡韋伯,但讀了《魔彈射手》的總譜后感慨地說,自己怎么也沒有料到在韋伯這樣一個“軟弱”的人身上竟然有這么一股力量。而《魔彈射手》在巴黎演出后,柏遼茲充滿熱情地贊美這部歌?。骸斑@一部歌劇詩篇充滿了動作、熱情和對比。一種超自然的因素使它具有了奇異的、驚人的效果:旋律、和聲、節(jié)奏相互影響,震晌著、燃燒著,放射出光芒。歷數(shù)新舊學派的歌劇,人們難以發(fā)現(xiàn)這樣的曲譜,其中旋律能像《自由射手》的旋律在各種形式里體現(xiàn)出來的那種清新,其中節(jié)奏是如此的獨特異常,和聲豐富多樣,重唱、重奏運用方面如此有力而不勉強,優(yōu)美而不造作。從序曲的最初音響開始,直到最終的合唱,我在整部歌劇里未能發(fā)現(xiàn)有一個小節(jié)是可以刪除、縮減的?!?/p>
《魔彈射手》的成功不但使德國歌劇可以開始和意大利歌劇相抗衡,而且它體現(xiàn)了一種真正的浪漫主義精神,并極大地拓展了人們對于超自然的想象力。從格魯克到韋伯的《魔彈射手》直接啟示了音樂巨人瓦格納的創(chuàng)作理念,并由瓦格納將德國民族的那種強悍的精神理念推向極致。
在《魔彈射手》后,韋伯又寫了《歐麗安特》,在這部歌劇中,韋伯放棄了對白,運用樂隊的表現(xiàn)力來烘托宣敘調,形成了一種帶旋律性的朗誦調,這種手法后來被瓦格納所采納。但歌劇的上演并不成功,這對于韋伯來說是個很大的打擊。而在1825年應邀為英國寫作《奧伯龍》的時候,韋伯已是日薄西山。次年在英國上演《奧伯龍》之后不久,衰弱的韋伯再也沒有起來,他的遺體被埋葬在英國。18年之后,韋伯生前所指揮過的德累斯頓交響樂隊將他的棺木遷往德國,致悼詞的正是理查德·瓦格納。在韋伯的同時代,德國還有些歌劇作曲家,如以小提琴演奏出名的斯波爾,他寫過歌劇《浮士德》及大量的小提琴作品。另外以寫歌劇《吸血鬼》知名的馬斯內,《沙皇與木匠》的作者洛爾青等。在當年,都是名重一時的作曲家.但現(xiàn)在他們只是成了詞典中的人物,沒有一個像韋伯那樣,憑借一部歌劇永載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