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人類早已沖破地球引力的束縛,在“飛天”征途上凱歌長鳴,“入地”卻還沒有什么太大進展。
給地球打洞可不像打口水井這么簡單。地球上最會戰(zhàn)斗的種族蘇聯(lián)人在西伯利亞創(chuàng)下了人類目前為止最深的挖洞記錄,他們從1970年到1989年,鉆出了深達12公里的地洞。然而這也只是地球直徑的千分之一。
穿越地心究竟需要多長時間?剛開始學地球引力和加速度時,老師可能就已拋出過這個問題。近半個世紀來,我們得到的答案是42分12秒。
牛頓的萬有引力告訴我們,引力和質量有關。當我們穿越地球時,越接近地心,能吸引我們的質量越小,引力越小,進而加速度越小。
假設我們站在一口“地洞”邊,旁人輕輕一推,我們墜入井中。在不考慮空氣阻力的情況下,我們會風馳電掣般地穿過地心。不過當你到達地球另一端時,得趕緊鉆出井口,要不然你又會掉回去,來個往返游,接著變成人肉擺鐘,在地球兩端之間不停地擺動。
? “你可以想象以每秒八公里的速度在地心穿行,當越過地心的那一刻,引力的方向反轉了,你在不停地減速;到達另一端時,務必要爬出井口,避免再次掉回去?!眮碜悦商乩麪柺宣溂獱柎髮W的物理學家Alexander Klotz說道。
42分鐘這個答案最早是在1966年得出來的,前提是假設地球整體像一塊大理石一樣均勻,然而這種假設是不現(xiàn)實的。當然我們先不較真是否能有這樣一個深達12742公里的“地洞”讓我們穿越。
Klotz用一個更接近地球真實狀況的模型計算出了新的答案。新答案用時更少,只需38分11秒,整整快了4分鐘。
他首先利用地震活動獲得地球內部結構:地殼密度小于3克每立方厘米,地心密度是13克每立方厘米。然而越往里走,地球密度并不會線性增加,地面以下2900公里到達地幔層時,密度會猛增50%。
令人驚奇的是,如果Klotz假設地球的引力在我們穿越地心的過程中和地表引力是一樣的話,計算出來的答案也相差無幾。
“在我們穿越的過程中,地球引力先是變強(到達地幔之前)然后再變弱,然而這種變化是緩慢的,只有10%的差別。當你開始下墜時,就算某個區(qū)域的引力大小和地表很不同,但由于你的速度太快了,所以經過這些地方幾乎只要很少的時間?!盞lotz解釋道。
光理論計算不過癮,實踐出真知。若真能打通地球,從一頭扔一件物品進去,然后派人在洞口那頭掐秒表就行。(據(jù)生物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