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雄偉
本人在第二屆“影響中國收藏界經(jīng)典人物藝術造像”創(chuàng)作的油畫《梁啟超》,主辦方很滿意,讓我繼續(xù)參加人物造像。主辦方提供了幾個人物供選擇??吹搅诛L眠這個名字時,我瞬間似被電觸了下。林風眠是第一批留法的藝術家,他提倡“學術自由,兼容并蓄”。像找到了靈魂的歸宿。自學畫以來,我一直追尋這位逝去大師的學術思想。實踐他的畫論,找到了他們的足跡。
林風眠詩意惜居西湖,高徒遍布天下。吳冠中、李可染、趙無極、董希文等大師。為了畫這幅畫,我找出林風眠傳重新通讀了一遍。當讀到林風眠見到闊別三十年的學生趙無極,趙無極疾步奔到恩師面前,長跪不起。林風眠老淚縱橫,俯下身來,師生抱頭痛哭。作為外賓、作為學生的趙無極用長跪來解救深處困境的老師的章節(jié),此刻自己被感動的熱淚盈眶。
為了更好體驗林風眠一生經(jīng)歷的磨難,決定立即奔赴杭州去林風眠故居。一為尋覓大師足跡,二為充實作畫必須的史料。在杭州靈隱路與玉泉路的交叉處,杭州植物園大門東北側(cè)的馬嶺山下,有一座近現(xiàn)代繪畫大師林風眠于1934年在擔任國立藝術院首任院長的任上,親手設計建造的西式二層小樓。這座緊臨西湖的居所,為先生提供了繪畫素材和藝術靈感,在他的品性和畫風上留下了深刻的西子印記。帶著沉重的相機趕到林風眠故居時,發(fā)現(xiàn)資料好少,林風眠本人的照片經(jīng)過歲月的洗禮更是模糊不堪。說明來意,故居工作人員也很支持,建議我到浙江圖書館的古籍典藏室查找資料或許有收獲。到了浙圖地下一層終于找到了傳說中的古籍典藏。一堆堆的古籍善本淹沒了僅有的兩位工作人員。說明來意兩位工作人員開書單幫忙尋找。經(jīng)過兩小時的努力,終于找到一張還算清楚的黑白大頭照。大師氣息撲面而來,要的就是這個。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收集整理,終于開始畫素描稿了。發(fā)現(xiàn)頭像和身體無法銜接,無奈只有重新找來一個和林風眠差不多體型的老人穿上近似的衣服。創(chuàng)作終于步入正軌。林先生的藝術世界,通透著真誠、善良;林先生的人生旅程,充滿著執(zhí)著、堅強。林先生的一生,是上個世紀中國知識分子心靈歷程和不懈追求的真實寫照。讓我們永遠記住他,一個中國近現(xiàn)代繪畫史上當之無愧的一代宗師。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創(chuàng)作終于完成,效果還算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