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157000)
淺談多重障礙兒童的心理行為特征及干預策略
欒萍萍
(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157000)
近年來,隨著特殊教育的發(fā)展,多重障礙兒童的研究與干預已經(jīng)引起我國特殊教育界的重視,對其有效教育和康復的問題已經(jīng)被眾多學校提上日程。本文分析多重障礙兒童的心理行為特征,同時探討了多重障礙兒童心理與行為的干預策略,包括心理和行為矯治的主要原則,心理和行為問題矯治的方法。
多重障礙兒童特征策略
(一)美國的定義
美國1997年《身心障礙個人教育法修正案》的修正公布以及1999年5月公告實施的《協(xié)助各州執(zhí)行身心障礙兒童教育以及身心障礙嬰幼兒早期介入方案法規(guī):最終執(zhí)行細則》有關(guān)多重障礙的定義:“多重障礙系指同時伴隨有多重傷殘(諸如:智障兼盲、智障兼肢障等等),此種合并障礙會造成重度的教育需求,而此種教育需求并不能藉由僅為一種障礙類別所設的特殊教育方案來加以調(diào)整改善,但此種障礙類別并不包括盲聾在內(nèi)?!?/p>
(二)臺灣的定義
根據(jù)臺灣特殊教育法相關(guān)法律的規(guī)定,多重障礙的定義系指:1.兼具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障礙;2.該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障礙非同一個原因;3.該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障礙不具有連帶關(guān)系;4.該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障礙會影響學習而言。
(一)社會性
大多數(shù)的多重障礙兒童缺乏與他人互動的能力,其所表現(xiàn)出的社會性行為往往不是過多,便是太少。多重障礙兒童表現(xiàn)出的社會性行為,比如,在合作、社交禮儀等方面,正常人如果在不了解是障礙者的前提下,一般是不容易被常人所接受的。
(二)溝通能力
以智力障礙為主或者是以自閉癥為主的多重障礙兒童多數(shù)是無法用口語表達和溝通的,多數(shù)的多重障礙兒童在語言上只能說出幾個字或較短的句子,有時由于多重障礙兒童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基本需求,由此會出現(xiàn)一些不恰當?shù)男袨楸憩F(xiàn),比如,大聲哭喊,發(fā)脾氣甚至是攻擊他人。
(三)自理能力
多重障礙兒童大多數(shù)是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對一般正常兒童而言是相當容易,比如進餐,穿著,如廁等技能,對于多重障礙兒童都需要花很長的一段時間來學習和適應,并且在掌握自理能力技巧上也會發(fā)生很大的困難。
(四)行動能力
大多數(shù)的多重障礙兒童都缺乏身體移動的能力和理解記憶的能力,所以要求多重障礙兒童能在行動上完全獨立自主是相當不容易的。尤其對于伴隨有肢體障礙的多重障礙者而言,行動會有所限制。
(五)其他特征
大多數(shù)的多重障礙者,通常也會伴隨著其他障礙,并且障礙的程度越嚴重,相伴隨的其他障礙也就越多,可能性也愈大。并且有些障礙者常會有不自主性的反射動作與姿勢異常;有些則因障礙或損傷伴隨有癲癇、呼吸問題、耳朵感染、皮膚潰爛、氣喘、過敏等現(xiàn)象;還有些多重障礙兒童會出現(xiàn)自殘、自傷的行為。
(一)心理和行為矯治的主要原則
1.個別化治療與集體治療相結(jié)合的原則。多重障礙兒童的某些行為問題是具有獨特性的,比如,攻擊他人的行為,這就需要進行個別化的治療,但是有些多重障礙兒童的特征是具有共性的,這就可以采用集體治療的方法,而且集體治療可以使障礙兒童有機會感受到或觀察他人的行為,以此獲得學習的機會。
2.注重家庭參與的原則。對多重兒童在訓練和糾正他們某些行為的時候,需要家長的積極配合來實現(xiàn)教育計劃,并且父母要承擔某些訓練的任務,及時提供反饋有助于矯正的順利實施,家庭成員的參與,也會讓多重障礙兒童以此獲得和家人溝通和交流的機會。
3.增強適應性行為的原則。大多數(shù)的多重障礙兒童由于無法適應正常的環(huán)境缺乏與正常環(huán)境相適應的行為,所以他們大多不知道應該如何恰當?shù)乇磉_自己的所需和所想。因此,在行為治療過程中,要增加其行為方面的適應性,以其消除不良的行為。
(二)心理和行為問題矯治的方法
1.認知行為塑造法
(1)社會技能訓練。認知行為塑造法在對多重兒童進行社會化技能訓練時,可以用以下的方法,比如,帶領(lǐng)多重障礙兒童熟悉各種環(huán)境,減少和消除其對陌生環(huán)境的畏懼,或者可以多聽聽教師的聲音,觸摸教師的手和臉,再熟悉教師的情況下再在一起做游戲,逐漸地增加在一起的時間次數(shù),使多重障礙兒童慢慢接納訓練人員。
(2)言語交流訓練。根據(jù)每個案例的具體情況制定其相關(guān)的目標。為了能起到讓多重障礙兒童說話的欲望,教師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比如,用手勢、表情等來表達自身的需要;理解指令。通過教師的發(fā)音模仿簡單的音節(jié)以刺激其語言中樞的發(fā)展。
(3)生活自理技能訓練。用循序漸進的方法,讓多重障礙兒童在生活中進行反復多次的生活技能訓練,直到能夠掌握或有所好轉(zhuǎn)為止。在生活自理技能訓練中,要把飲食技能的首要的重點,再逐漸過渡到穿衣、脫褲、洗涮等方面的訓練。
2.身體放松法。由于多重障礙兒童在精神狀態(tài)、情緒以及行為問題上發(fā)生的次數(shù)比較多,所以對多障兒童進行身體按摩及運動訓練,可以使其肢體肌肉放松,改善體質(zhì)從而緩解其不適。在這個過程中要與其按摩師進行協(xié)商,根據(jù)多重障礙兒童的變化及時調(diào)整其按摩康復計劃。
[1]郭小牧,袁進興.多重殘疾兒童教育研究與實踐[M].上海:上海市盲童學校出版,2007.
[2]郭小牧.多重殘疾兒童綜合性主題課程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01(1):40-41.
[3]多重殘疾兒童教育與研究培訓資料.美國柏金斯盲校,2009.
[4]彭霞光.美國盲多重殘疾兒童教育的現(xiàn)狀[J].中國特殊教育,2005(12).
[5]鈕文英.身心障礙者行為問題處理:正向行為支持取向,2001.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