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云南省維西縣"巴迪式"造山型多金屬礦及找礦遠景預測

2015-07-16 01:37:06劉寶明徐光海
地球 2015年9期

劉寶明 徐光海

[摘要]云南省維西縣巴迪屬于三江并流典型的造山區(qū),其中雙峰式海相火山巖造山區(qū)海拔高、天氣寒冷、覆蓋深、交通閉塞。2013年下半年對該區(qū)進行野外地質踏勘,在近南北向的玄武質碎裂巖中發(fā)現(xiàn)Pb-Zn-Ag-Cu(Au)多金屬礦化層。礦化層沿走向、傾向層位穩(wěn)定,延伸遠、礦化強,具有較好的找礦潛力。

[關鍵詞]巴迪式 造山型多金屬礦 找礦遠景預測 云南維西

[中圖分類號] TD95 [文獻碼] B [文章編號] 1000-405X(2015)-9-75-2

1區(qū)域成礦地質背景及礦化帶

1.1區(qū)域成礦地質背景

該區(qū)位于歐亞板塊與印度板塊夾持的特提斯成礦域三江成礦帶北段,蘭坪盆地北緣裂谷型盆地東邊。礦化帶產于復理石建造海相沉積環(huán)境,上三疊攀天閣組海相統(tǒng)流紋巖與玄武巖質碎裂巖的接觸帶,屬于碰撞轉換成礦作用有關的雙峰式海相火山巖造山型多金屬礦床,礦化元素Pb-Zn-Ag-Cu(Au),賦礦圍巖為玄武質裂巖、流紋質硅化角礫巖,受雙峰式海相火山巖及逆沖推覆堆覆構造控制。在蘭坪盆地逆沖推覆堆覆構造系統(tǒng)控制的礦床樣式中屬于新類型(圖1)。

以往蘭坪盆地逆沖推覆堆覆構造系統(tǒng)控制的礦床樣式有:與灰?guī)r角礫巖、石英砂巖有關的金頂式Pb-Zn礦床;與碎屑巖有關的富隆式Ag- Cu-Pb-Zn、金滿式Cu;與灰?guī)r類有關的河西-三山式Pb-Zn-Ag-Cu礦床。本次發(fā)現(xiàn)了與雙峰式海相火山巖有關的巴迪式Pb-Zn-Ag-Cu礦床,該賦礦層位是金頂式礦床的主要物質來源之一。

1.2該區(qū)地質

與礦化有關的地層為上三疊統(tǒng)攀天閣組流紋巖、蝕變流紋巖、英安巖夾板巖、其它酸性、基性火山巖。板巖與流紋巖呈條帶狀,大致平行分布,總體產狀北北西向,南西傾,傾角50~70°,“巴迪式”多金屬礦床產于其頂部雙峰式火山巖接觸帶玄武質碎裂巖中。上三疊統(tǒng)石中山組灰?guī)r、泥質灰?guī)r、砂巖、泥巖夾基性火山巖,與下伏地層上三疊統(tǒng)攀天閣組平行不整合,呈破碎帶接觸,是河西-三山式礦床的產出部位。上二疊統(tǒng)微晶片巖,巖石硅化強烈者有鉛礦化,如巴迪洛鉛礦。

本區(qū)與礦化有關的構造為近南北向層間破碎帶,往西傾,區(qū)域上長大于13公里,剖面上以反沖斷裂的形式出現(xiàn),由碎裂巖組成,寬200米左右。該層間破碎帶控制了本區(qū)的多金屬礦化帶。見有1米左右寬的鉛礦化。

北東東向斷裂,南東傾,控制了區(qū)內鉛礦的下延,顯示礦體下延空間較大(圖2)。

本區(qū)與礦化有關的巖漿巖,主要是海相流紋巖、英安巖、基性火山巖、閃長斑巖等,其中火山巖有多個旋回。

圍巖蝕變主要為硅化、退色化、褐鐵礦化,少量碳化。

1.3礦化帶

礦化帶受蘭坪盆地逆沖推覆構造系統(tǒng)前鋒控制(圖2),產于反沖斷裂帶中,呈近南北向展布,西傾,局部東傾,傾角50-70度,平面上略顯“反S”形。產于上三疊統(tǒng)攀天閣組蝕流紋巖與硅質蝕變玄武質碎裂巖中,靠蝕變流紋巖一側。

礦化帶長大于12公里,寬2-10米不等,斜深大于1000米。礦化帶頂板以蝕變流紋巖為主,底板玄武質碎裂巖、玄武質板巖、微晶灰?guī)r。

從南到北,垂向上從2500 -4100米分別出露:銅(金)、鉛鋅、鉛銀礦體(點),具明顯的金屬分帶。

上盤巖石為蝕變流紋巖,灰白色,溶蝕狀構造。斑晶石英為熔蝕狀,基質為已重結晶石英,占90%,熔蝕重生斑狀結構,基質具麻點霏細結構,Pb0.0141%、Zn0.035%、W51PPm,背景含量較高;下盤巖石為變質玄武巖,變余間隱結構、杏仁狀構造, Pb0.12%,W62PPm。硅質玄武質蝕變碎裂巖具有較高的Pb、Zn背景含量,寬40~50米。

主要含礦層:

(1)鉛、鋅塊狀硫化礦:位于該區(qū)北段3900~4100米標高,產于蝕變流紋巖與碎裂玄武巖近南北向接觸帶中,塊狀硫化礦主要金屬含量檢塊Pb81.57% 、Zn2.1%、Ag945g/t 、Sn0.3-1%,與后期石英脈改造有關。

(2)含鉛、鋅玄武質碎裂巖:位于該區(qū)中段,出露標高3300~3900米。產于上三疊統(tǒng)攀天閣組蝕流紋巖與碎裂硅質蝕變板巖中。碎裂硅質、玄武質蝕變板巖含礦,灰綠色,略顯定向構造。主要原巖為含方鉛礦脈變質玄武巖,具變余間隱結構、杏仁狀構造。點線樣:Pb2.45%、Zn0.014%、Ag8g/t,礦化不均勻,部分巖石中含Zn7.76%。礦石以細網脈狀、稀疏浸染狀為主,受近南北向斷裂破碎帶控制。

(3)含銅玄武質碎裂巖:位于該區(qū)南段,出露標高2600~3300米。產于上三疊統(tǒng)攀天閣組蝕變玄武巖中。碎裂硅質玄武質蝕變板巖含礦,灰綠色,略顯定向構造。主要含銅礦物孔雀石,具杏仁狀構造。檢塊Cu1.1~2.45%、礦石以細網脈狀、稀疏浸染狀為主,受近南北向斷裂破碎帶控制。

(4)含銅塊狀硫化礦:出露標高2500~2600米。產于上三疊統(tǒng)攀天閣組蝕變玄武巖中的旋回面上。綠簾石角礫巖含黃銅礦,淺灰黃色,針柱狀變晶結構、角礫結構、充填交代結構。含銅礦物黃銅礦分布在角礫間,打塊樣Cu10.48%、Au0.32g/t,礦石以塊狀硫化礦、稀疏浸染狀為主,受近南北向斷裂破碎帶及近北西向次級斷裂控制。

2討論

本區(qū)地處印度塊板與歐亞板塊交界處的岡底斯中間板塊的南緣,是世界級板塊接合部位,在中國有長約2000公里,寬約300公里的火山-侵入巖漿巖帶,淺海-陸相環(huán)境,經碰撞轉換成礦作用,具造山型鉛、鋅、銅、銀、金多金屬礦成礦的有利條件。

2.1地層

區(qū)域上為三疊系地層,因連續(xù)多天降雨,未到達點上。Pb81.57%、Zn2.1%、Ag945g/t,Zn/(Zn+ Pb)比值0.025, Ag/ Pb×1000比值1.159。說明Pb高Ag高,與BD-2點同屬一個礦化類型。

2.2構造

具有伸展性質的中軸構造與垂向構造系統(tǒng)交匯部位。區(qū)內許多鉛鋅礦床和銅、銀多金屬礦床以及銻礦床均分布在這種構造交匯部位。

2.2.1中軸構造系統(tǒng)

中軸構造系指基本上沿蘭坪—思茅盆地中心線發(fā)育、走向近南北、空間上呈弧形展布的一組斷裂構造束,橫向上其多處被短小的東西向斷裂分割,并具有一定的位移,構造樣式與現(xiàn)代大洋中脊很相似。地質資料顯示蘭坪-思茅盆地中部存在一個隆起帶,并導致其東西兩側地層組合存在差異。隆起帶兩側被一對斷裂所夾持縱貫南北,這些斷裂與其夾持的隆起帶共同構成了中軸構造系統(tǒng)。中軸構造主要為隆起帶的西部邊界斷裂系統(tǒng)。中軸構造帶對古生代基底,特別是中、新生代以來盆地的性質、演化、沉積相、巖漿變質作用及熱液活動均有明顯控制作用。中軸構造帶早期具有擠壓特點、晚期具有伸展拉張的特征。中軸構造是一個中生代以來長期活動,與上地幔及其巖漿源直接溝通的構造—巖漿—流體—熱源活動系統(tǒng)。

2.2.2垂向構造系統(tǒng)

垂向構造是指三江地區(qū)垂直于造山帶近東西向或北東東向斷續(xù)展布斷裂構造束。該類構造以短小且斷續(xù)時隱時現(xiàn)、空間上密集成帶并近于等間距分布為特征,在中軸構造的東部比西部發(fā)育,盆地的北部比南部發(fā)育,沿著中軸構造帶最為發(fā)育。垂向構造代表一組較深切割的構造系統(tǒng)。這種構造格局與眾多文獻(鐘大賚等,2000年)中提及的三江地區(qū)上地殼以南—北向構造為主,下地殼或上地幔以東—西向構造為特征的“立交橋”結構特點相一致。發(fā)育于蘭坪—思茅盆地中的垂向構造是伴隨主造山作用形成的具有切割很深的,可以使堿性巖漿上升侵位的透入性伸展或張性構造系統(tǒng)。

2.3火山巖

蘭坪-思茅盆地邊緣晚三疊紀火山巖十分發(fā)育,沿坳陷東、西緣形成兩個巨大的火山巖帶。本區(qū)地處東緣晚三疊紀火山巖帶,由流紋巖、英安巖及玄武巖等組成,以基性、酸性巖為主,其基性巖屬于亞堿性系列和低鉀的鈉質火山巖類(圖3, a、b、c)。經(圖3)d、e圖判別,屬于具有洋中脊產出特征的拉斑玄武巖系列,顯示裂谷火山活動的產物;酸性巖以鉀鈉質、高鉀質亞堿性系列為主,屬于淺海-濱海相產物,具親弧裂谷活動,主要巖性構成了“雙峰式”火山巖組合。是形成與長英質火山巖、玄武質巖類為含礦層的多金屬硫化礦礦床的有利巖性條件。本區(qū)流紋巖類以鉛、鋅、銀礦化為主,玄武巖類以鉛、鋅、銀、銅、金礦化為主。

2.4礦床

與世界上重要的密西西比河谷型(MVT型)鉛鋅礦床比較,本區(qū)多金屬礦物質同樣來源于裂谷盆地或造山帶前陸盆地,成礦流體為熱鹵水,成礦物質來源火山質,但其成礦不象MVT鉛鋅礦那樣,而是在陸陸碰撞體制下形成的成礦流體大規(guī)模、長距離遷移水,是盆地流體對流循環(huán)同生噴流沉積作用的產物,是造山作用峰期稍后形成的后生礦床,礦體圍巖是雙峰式海相火山巖,具有層控特點。也不同于Sedex型的新型鉛鋅礦床,它的特點是陸陸碰撞造山,構造環(huán)境轉換,盆地流體向上升至玄武質圈閉構造淀積成礦。

3找礦遠景

維西縣巴迪式雙峰式海相火山巖造山型多金屬礦找礦遠景區(qū),位于河西-三山礦床北,與三疊統(tǒng)地層不整合面及近南北構造帶中的流紋巖和玄武質蝕變碎裂巖有關。屬于碰撞轉換成礦作用有關的造山型多金屬礦床,具噴益沉積型塊狀多金屬礦床特征(塊狀硫化礦,元素組合Pb、Zn、Ag、Cu、Sn)。礦化帶走向長12公里、寬2-3公里、斜深大于1公里,找礦范圍約30平方公里。

以平均品位Pb+Zn:10%、Cu1%,體重2.9、長3000米、延深650米、厚1.6米,含礦系數0.5計,預測得出(金屬量)Pb+Zn: 60萬噸、Cu50萬噸,其次可尋找Ag、Sn等,具有很好的找礦遠景。

衡东县| 平山县| 湘阴县| 甘泉县| 财经| 沁源县| 长白| 长沙县| 临安市| 洪洞县| 昭觉县| 玉环县| 泸定县| 宽城| 泰安市| 贵南县| 厦门市| 万源市| 丰镇市| 兴安盟| 新乐市| 伊宁县| 昆明市| 尉犁县| 曲靖市| 屯昌县| 栖霞市| 嘉善县| 皮山县| 洛阳市| 卢湾区| 宁武县| 阳朔县| 永济市| 涪陵区| 宁都县| 得荣县| 赤水市| 瑞丽市| 禄丰县| 大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