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列(中鐵隧道股份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000)
地鐵盾構下穿基礎薄弱房屋沉降控制技術研究
何列
(中鐵隧道股份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000)
摘要:本文對地鐵盾構施工下穿基礎薄弱房屋問題,首先對盾構下穿基礎薄弱房屋風險進行分析,進而以深圳某地鐵下穿基礎薄弱房屋為例,詳細介紹了下穿前、下穿時及下穿后的相關技術控制措施,可以為相關工程施工作業(yè)提供合理的技術方案支持。
關鍵詞:盾構施工;基礎薄弱;沉降控制
在地鐵施工中,經常下穿建構筑物,建筑物沉降控制是重中之重,若沉降控制到位將會導致房屋開裂、倒塌影響公眾生命及財產安全。為確保盾構下穿建筑物安全,本文結合深圳某地鐵下穿基礎薄弱房屋為例,提出下穿控制措施。
1.1左、右線隧道與房屋平面位置關系
左線隧道在661環(huán)時刀盤進入統球家電家私廣場A區(qū),穿越長度為131m。右線隧道在482環(huán)時刀盤進入統球家電家私廣場A區(qū),穿越長度140m,在出A區(qū)后通過A、B區(qū)間中心廣場后在590環(huán)刀盤進入B區(qū),穿越長度為45m。統球家電家私廣場與隧道平面位置關系如圖1所示。
1.2房屋資料調查情況
經現場觀察及走訪,在2014年6月7日至6月10日在房屋相應位置進行房屋基礎挖探,了解到在廣場東北角存在兩棟框架結構房屋,南北向長為27.4m,東西向長為60m,兩棟房屋之間存在4.5m寬過道,房屋外墻利用24磚嵌填,基礎為1.2m×1.5m×0.3m擴大砼礅。
除東北角原房屋外,其他位置為桁架結構,南北斷面呈M型布置,南北向間距最大為10.5m,最小間距為6m,東西向桁架間距最大為8m,最小間距約為3m,上部結構橫縱向均采用桁架焊接。桁架結構周邊為改建前墻體,墻為12墻,柱子及墻基礎為0.2m砼。
為進一步摸排地質狀況,在家居廣場內共布置10孔,根據地質鉆孔結合以往詳勘、補勘地質狀況顯示,該位置隧道埋深約10m~11m,自上而下依次為填土(層厚1.5m~6m),中粗砂(層厚1m~5m),淤泥(層厚1m~6m),礫質粘性土(層厚6.3m~9.6m),左線隧道范圍內均為礫質粘性土,右線局部砂層侵入隧道,地質狀況較差。
合理掌握掘進參數,為盾構下穿統球家電廣場參數制定提供指導,在(430 環(huán)~460環(huán))下穿板房時調整掘進參數,使地表處于微隆狀態(tài),保證盾構通過后地表安全。沉降統計分析情況如圖2所示。
圖2蘭線為刀盤到達該位置時間,紅線為盾尾到達該點位置的時間,可看出刀盤到達時地表隆起,通過時由于停機沉降,在盾尾到達該位置后注漿隆起,最大隆起量為3.5mm,其他監(jiān)測點情況與本測點基本一致。
根據試驗段情況可知土倉壓力值及注漿壓力值對地表沉降影響較大,試驗段土倉壓力控制在比埋深高 約0.2bar~0.3bar,注漿壓力值為4.0bar~4.5bar,注漿量可達到6.5方以上。因此,根據監(jiān)測情況合理調整掘進參數可以使地表處于微隆狀態(tài)。
圖1 統球家電家私廣場與隧道位置關系平面圖
4.1下穿前施工準備
(1)在施工前,對下穿段范圍內房屋結構現狀進行詳細調查,對其安全性進行論證,并委托有關部門對該段區(qū)間進行第三方鑒定,評估其安全狀態(tài)。
(2)在盾構穿越施工前,召開專家會,編制切實可行的方案,并由設計、施工等單位盾構方面專家對施工方案進行論證評審,保證方案科學性及可實施性。
圖2 Y49號監(jiān)測點沉降情況分析
(3)盾構機在穿越前檢查并更換刀具,對盾構設備的維修與保養(yǎng),確保推進系統完好、注漿系統(4路管路必須暢通,保證注漿量)、盾尾密封等完好,并備足常用備件,確保盾構機能以良好的狀態(tài)進行穿越段施工。
(4)在430環(huán)~460環(huán)將下穿深圳建工臨時板房,在該段掘進是合理調整掘進參數,使地表隆起約3mm,通過后總結該掘進參數,為穿越時掘進參數提供參考。
4.2盾構下穿期間施工方案
(1)根據盾構在下穿深圳建工房屋時的掘進情況,優(yōu)化盾構下穿廣場段掘進參數,盾構推進并采取土壓平衡模式掘進。掘進參數如下:
下穿段采取土壓平衡模式,初步將土倉壓力設為:1號傳感器1.3bar(掘進時),1號傳感器1.4bar~1.5bar(掘進完成時),總推力≤1500T,刀盤扭矩45bar~60bar,刀盤轉速:1.5rpm~1.6rpm;出碴土量:67m3(4.3車以內)。掘進時根據監(jiān)測數據及地表狀況實時進行調整。
(2)在盾構掘進施工過程中應充分發(fā)揮土木值班工程師與主司機的作用,兩者應密切配合。要求主司機做好好盾構的掘進控制,值班工程師應密切關注盾構掘進狀態(tài),密切關注注漿狀況及出渣量。
(3)盾構推進遵循全程監(jiān)控、勻速推進以及壓力控制“寧正勿負”的原則??紤]到盾構通過該段位于R=400m的小半徑曲線上,要求掘進速度不得超過50mm/min。盾構主司機和現場值班工程師需密切關注掘進狀態(tài)、碴土狀況。
(4)加強碴土改良,適當增加泡沫及水的用量避免堵倉、糊刀盤現象發(fā)生。本階段泡沫用量:50L~60L 。加大盾尾油脂注入量,確保盾尾密封效果。
(5)保證同步注漿量和注漿壓力。本區(qū)間每環(huán)理論注漿量為4.05m3,基于對房屋的保護,確保地表微隆起,同時結合下穿段具體地質情況,注漿量不得少于6.5m3。注漿過程中必須保證四管同時注漿,上部注漿管壓力為≤0.40MPa,下部注漿管壓力為≤0.45MPa。該段同步注漿配比為:水泥: 160粉煤灰:250膨潤土:50細砂:600水:420(單位:kg)。在地下水豐富地段,調整水泥用量至200kg,加快水泥砂漿凝結時間。
(6)在通過家電廣場期間,加強地表監(jiān)測,施工監(jiān)測單位安排經驗豐富的監(jiān)測人員對廣場房屋的柱子、墻體、內部店面地表沉降情況進行24h的監(jiān)測和觀察,如有異?,F象,需及時向值班領導匯報。
4.3下穿廣場房屋后的補強注漿
盾構機盾尾完全脫離房屋以后后,立即對位于房屋下方的區(qū)間隧道進行補強注漿,確保管片背襯注漿飽滿,控制地表沉降。注漿采用水泥-水玻璃雙液注漿。水泥漿液與水玻璃體積配合比為1:1。注漿壓力控制在0.3MPa~0.4MPa,注漿時密切關注管片及地表狀況,若有異常,立即進行處理。
為保證盾構下穿廣場房屋段安全,將監(jiān)測數據更迅速反饋到主司機等操作人員,及時調整掘進參數,真正做到信息化施工。根據本盾構區(qū)間實際情況,在下穿期間進加大監(jiān)測頻率,每兩小時一次向相關人員通報監(jiān)測數據,現場值班人員根據成績數據及時調整土倉壓力及注漿參數,確保沉降在允許范圍內。
通過以上下穿基礎薄弱房屋時采用的施工技術控制,房屋最大沉降值為-3mm,最大隆起3mm,均在允許范圍以內。因此,在檢測數據及時的情況下,通過調節(jié)土倉壓力及增加同步注漿量是能夠有效控制地表沉降的。
參考文獻
[1]趙權威.盾構下穿京廣線鄭州站的地表沉降預計及控制技術研究[D].中南大學,2011.
中圖分類號:U45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