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音
(華中師范大學 新聞傳播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告別薇安》:一部個性化的言情小說
于 音
(華中師范大學 新聞傳播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摘 要】本文介紹了作家慶山(原名安妮寶貝)2002年首次出版的短篇小說集《告別薇安》,主要從內容、主題、人物三個方面分析,探討了讀者們一直探討的作者文字過于黑暗的問題。同時分析了小說背后作者所想傳遞的家庭、倫理道德的理念。
【關鍵詞】安妮寶貝;杜拉斯;女性文學;網絡文學;小資
作家慶山,原名安妮寶貝,至今已經發(fā)表了多部小說集、散文集和長篇小說?!栋材輰氊悺肥撬牡谝槐径唐≌f集,出版社長期為它注釋的關鍵詞都是“城市、愛、宿命、消失”。然而這部作品留給讀者的反響也是褒貶不一,這種狀況維持至今。作者傳遞了許多不清晰的理念,在華麗文筆的背后,充實的內容和創(chuàng)意的寫作方式是理解這部作品的切入點。
(一)都市言情
《告別薇安》是小說集的第一篇,講述了一個名叫林的男人在網絡論壇上邂逅了一名叫薇安的女子,薇安的聰明獨特深深地吸引了他,若即若離的關系對他來說像是游戲。文中的林開始在身邊尋找和薇安一樣的女人,同時無法擺脫欲望地與同事纏綿,最終釀成悲劇。該書里還有《如風》、《呼吸》等,其中的主角是通過網絡認識的。網戀是慶山筆下的一種常用邂逅方式,她也在文中提到“網絡是接近陌生人最安全的方式”,原本在現(xiàn)實生活中非常不靠譜的網絡戀情反而顯得比其他時候的人際交往更加真實。他們難以承受孤獨,又必須在生活中偽裝,在網絡里他們可以展現(xiàn)出自己真實的一面,可以毫無防備地與對方交談。這種描寫其實表達出了作者對“孤獨”和“相處”的全新理解,這幾篇作品所想表達的,實則是都市白領對現(xiàn)實對寂寞生活的一種無奈。
慶山在這部小說集里也用了許多言情常用的寫作情節(jié)安排,《七年》中的愛情長跑、《暖暖》中的三角戀情以及《最后期約》中的發(fā)小戀情,有許多作品都是圍繞這幾個話題或依照這種框架展開的。《七年》傳遞了責任的重要性,女人是脆弱的,并渴望成為母親,所以文中的藍才會因為墮胎而產生抑郁癥;而男人想要負責,卻難以平衡自我和愛情,文中的林也在遺憾和掙扎中失去了心愛的人。《最后期約》也是類似,林愛了藍十年,成長把他們變成不同的人,林恨自己的愛人成長為自己不喜歡的樣子,讓人擔心,所以很不恰當地傷害了對方,失去后又十分后悔。這兩部作品中,作者通過自己細膩的描寫,想要訴說出男女有別,她站在女性的角度,認為愛情中男人需要更多地理解愛人,包容女性的多愁善感。作者自己通過作品表達了對現(xiàn)代人能夠對愛情細心呵護的期待。
《暖暖》這篇小說比較獨特,作者描寫的愛情比重很大,不再拘泥于刻畫人物的慘痛經歷或者宿命,但同樣十分新穎地提出了真愛與婚姻其實是兩物的觀念。作者認為婚姻要看適合與否,也要看清責任和道德,這段生不逢時的戀情確實是一種無奈,真愛最后只能成為回憶中的悲劇。
因此,不能單純說慶山的言情小說很悲傷,她實際上傳遞了很多警示和提醒的正能量。
(二)死亡與謀殺的主題
慶山的善良和憐憫之心也在字里行間有所體現(xiàn)?!段缫癸w行》、《下墜》、《疼》、《殺》以及《呼吸》都提到了謀殺、犯罪和死亡。這些故事中的人物讓人覺得可憐?!断聣嫛穱@女同性戀的戀情,安渴望嫁給自己的男友卻遭到對方父母的反對,情緒低迷中與女友喬相愛,兩人幸福的生活很短暫,喬被地位顯赫的人殺害,沒人能為她聲張正義,悲痛的安只好計劃了一場謀殺為她復仇,最后也以悲劇告終。女人的力量是微弱的,而社會上的等級分化也讓作者痛恨,她通過這個悲傷的故事表達了心中的不滿情緒。
作者還從本身令人痛恨的殺人犯角度進行刻畫,《午夜飛行》圍繞兩個謀殺展開,一個是殺死自己愛人的絕望女人,一個是為父親報仇殺人的農村青年。兩人通過幻覺產生交集,都是掙扎在罪惡邊緣的人,因為他們有良知。讀者可以換位思考到那個被殺的男人是個負心漢,也可以體會到害了少年父親的貪官是多么丑陋。結局講述了女人以自殺終結,男人也在十年后被警方逮捕。作者很心疼這類罪犯的痛楚過往,但殺人償命,她的正義感恰當地體現(xiàn)在作品之中。
(三)為數不多的喜劇情節(jié)
《告別薇安》這本書中收錄的短篇小說大多文字傷感、壓抑,但也有喜劇情節(jié),作者安排得非??季浚杜?、《無處告別》、《呼吸》里都有描寫男女主角相處的美好點滴,但慶山筆下的故事情節(jié)大都起伏很大,美好的描繪與后面的悲劇形成對比。這部書里的對比安排可以分成兩類:一類的悲喜交替十分鮮明,可能就是人物彼此的一句誤會,或是意外事故帶來的死亡;另一類是循序漸進的悲喜過渡,例如《最后期約》里男女主角的童年相守相護,很溫暖美好,直到雙方分離長大,都變得面目全非只能分離。兩類故事都以悲劇結尾,喜劇情節(jié)的描寫使故事結局更顯得遺憾和無奈,慶山調動讀者情感的技巧正是體現(xiàn)在此。
整部書只有一篇《小鎮(zhèn)生活》是愛情喜劇,最終主角能夠在一起,也是因為彼此的信任和勇氣。這篇小說正是作者對愛情的期待。
(一)人物設定的個性之處
《告別薇安》一書中慶山描寫的角色是多種矛盾的復合體,他們或許追求物質甚至視情為戲,但她們都有過往,家庭殘缺、生活不圓滿、情人背叛都是他們可憐之人的可悲之處,故事都是圍繞這些感情的殘缺者展開。
讀者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慶山對家庭教育的重視,她筆下的許多人物因為童年缺乏關愛而孤獨自閉,作者通過這些悲劇也表達了一種警示家庭教育重要的呼吁。
有研究者將慶山的人物分為三類:關照靈魂的漂泊者、感情殘缺的孤獨者、脆弱而又勇敢的理想者。如果將她筆下的人物定格為極端自私、頹廢、悲觀、空虛、孤獨脆弱的代名詞就是一種誤讀,慶山的作品實際上是一種警示,警示人們避免面臨悲催的命運,因為那可能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二)各種文體的嘗試
大部分言情小說都會有單一的文體,而《告別薇安》包含了多種文體?!督粨Q》以散文的形式,形散神不散;《如風》像日記一般講述了和網友的一次會面。
小說中人稱的轉變也十分個性,在同一篇文中會出現(xiàn)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以分段來分別講述“她”和“他”的心理感受。慶山在駕馭各類文字表述方式時都是輕車熟路,很多內容上也選擇省略,尤其是對復雜的情感描寫選擇一筆帶過,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真實的都市愛情節(jié)奏也出現(xiàn)在讀者腦海中,閱讀的切身感也有所提升。
在一些細節(jié)描寫方面,作者喜歡用重復的意象和比喻,將受傷的女人比喻成傷口,或是把女人比作陰影中盛開的清香花朵。她還喜歡用重復的意象來描繪一個人,自己偏好于男性穿著木扣子棉襯衣,女性穿著棉布裙子和球鞋,同時還有把野花插在頭發(fā)上這樣的描寫,其實暗含著作者對少女形象的個人理解,也表達了自己心目中的品味男人形象。這些比喻和細膩的描寫,都讓慶山的作品非常具有畫面感,在言情小說中個性十足。
《告別薇安》這部小說集是安妮寶貝較為早期的作品集,那時的她沒有成為母親,也沒有開始旅行和記錄,對愛情已有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她的文體自省梳離,風格冰冷清冽,她也不斷思考宿命、自由和漂泊,不斷探索著人的內心與自身及外界的關系,正如訪談錄中她所訴說的那樣對寫作充滿感恩和尊重,因而構筑了這部個性鮮明的言情小說。
參考文獻:
[1]安妮寶貝.告別薇安[C].南海出版社,2006年版.
[2]沈琪芳.安妮寶貝小說中的虛假與真實[J].當代文學,2009年第三期.
[3]吳春波,尹桂麗.安妮寶貝小說中女主角的性格特征解讀[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2014年第4期.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5)08-0221-02
作者簡介:
于 音(1993-),女,湖北武漢人,漢族,本科,華中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傳媒信息實驗班2012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