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蒲松齡與嶗山宗教文化

2015-07-21 09:25盛偉
蒲松齡研究 2015年2期
關鍵詞:海市嶗山蒲松齡

盛偉

摘要:蒲松齡自清康熙十一年(1672)進嶗山“采風”以來,其《聊齋志異》的創(chuàng)作進入了一個高峰,其許多包容宗教文化的名篇佳作多出于是。因此,從嶗山宗教文化的角度,探討蒲松齡《聊齋志異》創(chuàng)作與嶗山這宗教圣地之間的血脈關系,解開蒲松齡文學創(chuàng)作所受嶗山宗教文化的影響及其文學創(chuàng)作又對嶗山宗教文化發(fā)展的貢獻。

摘要:蒲松齡;嶗山;宗教文化

中圖分類號:B958 ? ?文獻標識碼:A

雄踞于東海之濱的嶗山,自秦漢以來,就成為我國宗教圣地。上自皇親國戚,下至黎民百姓,進山對其頂禮膜拜,久而久之,在嶗山就形成一種獨特的文化類型——宗教文化。當你置身于嶗山之中,會由衷地感到,這里的山山水水,無不浸透著宗教文化的神韻。我自研究蒲松齡文學創(chuàng)作與嶗山宗教文化間的互為因果關系以來,即浸沉于欲解開蒲松齡文學創(chuàng)作所受嶗山宗教文化的影響及其文學創(chuàng)作又對嶗山宗教文化發(fā)展的貢獻。特別是這次進山拜訪中國道教協(xié)會會長、嶗山太清宮管委會主任李宗賢先生,他的一句箴言,叫我茅塞頓開。他說:“蒲松齡對嶗山貢獻很大?!币晃蛔诮陶崎T人之言,真是一言九鼎。我們回顧蒲松齡一生創(chuàng)作那么多與宗教文化有關的《聊齋志異》佳作,其來源是受宗教文化的影響,而蒲松齡又用他的作品回報了宗教文化的恩賜。我故此,而有以上命題。

一、嶗山太清宮蒲松齡軼事拾遺考索

2001年8月,我進入嶗山考察于七起義失敗之后,進嶗山在華嚴寺出家為僧,至后來圓寂于華嚴寺,整個后半生的佛門生涯。我已寫過《對于七抗清起義事跡的考察》一文發(fā)表,又于2012年發(fā)表了題為《蒲松齡嶗山“采風”與相關篇章史料傳說的考索》一文。由于多次進山考察,我對蒲松齡在嶗山中的行蹤、軼事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所以,我根據(jù)尋訪過程的文字記錄,整理成如下的文稿。

(一)太清宮還魂的“絳雪”及其姊妹們軼事

蒲松齡在《香玉》篇結尾時寫道:“是時,牡丹已大如臂。生每指之曰:‘我他日寄魂于此,當生卿之左。二女笑曰:‘君勿忘之。后十余年,忽病。其子至,對之而哀。生笑曰:‘此我生期,非死期也,何哀為?謂道士曰:‘他日牡丹下有赤芽怒生,一放五葉者,即我也。遂不復言。子輿之而歸,至家。尋卒。次年,果有肥芽突出,葉如其數(shù)。道士以為異,益灌溉之。三年,高數(shù)尺,大拱把,但不花。老道士死,其弟子不知愛惜,斫之去。白牡丹亦憔悴死;無何耐冬亦死?!爆F(xiàn)今的太清宮中,白牡丹不見了,但還魂之“絳雪”代而有之。據(jù)高明見高道所編著之《道教海上名山——東海嶗山》一書中記載:“絳雪題刻:太清宮三官殿院中古耐冬樹下,有小字一行,文曰:‘聊齋志異香玉篇中之花神青島市董海山書?!敝茏陬U《太清宮志》記載:

本宮古耐冬有二株,其一在三清殿院,年最久,傳云兩千年來枯而復榮者數(shù)次,載之《聊齋志異》名“絳雪”,曰花之神。清季以來,枝桿折枯,本宮為維護起見,設柱敷架平其枝股,期其持久矣。及民國二十三年秋,葉落枝焦竟則全枯,歷四、五年了無生意,適值倭人入寇,枝為亂兵折作火頭,勢不能存,然不忍遽去,幸留干數(shù)尺,形若仰桶,因以磚塊實其竇,以防浸濕。二十九年春,根部復萌怒芽,今已經(jīng)矣。其一,在三官殿院,系元時張三豐師手植,郁茂蔥蘢,薈萃滿院,干約十數(shù)圍,年自降霜節(jié)前開花,遞禪代謝,直至次年谷雨節(jié)開始罷。每屆冬月,滿樹紅綠,白雪輕敷,互相掩映,景色尤勝。

凡事皆有緣分,強之者不能。筆者于2015年4月7日至2015年4月17日再進嶗山考察,時正當谷雨前,太清宮內姹紫嫣紅,其領軍者,當為耐冬。回顧2001年8月我第一次進嶗山考察關于于七起義兵敗后退隱嶗山華嚴寺,出家遁入空門的后半生的人生歷程。正巧我在太清宮三官殿前見到了已處病微衰敗之耐冬。據(jù)高明見先生所著《東海嶗山》一書中說:該耐冬于2002年“香消玉殞”。2006年,將刻題“絳雪”的石刻移至三皇殿古耐冬樹下。在太清宮諸高道的呵護下,蒲松齡在《香玉》中所塑造的“絳雪”的藝術形象,生生不息,還魂的“絳雪”永駐人間。

在太清宮中,另一件沒有引起人們注意的事:即在現(xiàn)今三官殿前之白山茶,亦即白色的耐冬。其白色耐冬花下豎立的標牌:“白山茶,又名白耐冬,樹齡400余年,花季春天,花大重瓣,色白如玉,為耐冬樹之珍稀品種,太清宮獨此一棵,極見觀賞價值。”可能因“絳雪”的名聲太高,蓋過這株珍稀品種的姊妹。我想蒲松齡的“粉絲”中,將來會有膽大藝高者,再續(xù)名篇《香玉》。如上所述,最早被認作“絳雪”的是三官殿前這株耐冬。此株耐冬幾經(jīng)枯榮。2001年,我造訪太清宮時,該耐冬西北枝有幾枝時花的枝芽,為保護這瀕臨老死的耐冬,太清宮諸負責人請北京園林專家研究如何保護。經(jīng)專家研究用磚實其中空,外用水泥封糊外沿,其老枝干用木樁頂立。我為之拍攝照片,以為紀念。

2010年,我再次造訪太清宮,其三官殿前的耐冬已枯死,并鏟除不見蹤影。其南配房之西耳房門楣上所題“蒲松齡著書室”不見;其太清宮“關岳祠”旁之飛檐小亭所題“寫書亭”標牌尚在;西邊一堵“穿墻壁”尚在。關于“蒲松齡著書室”之事,我走訪了我館(蒲松齡紀念館)的蒲館長,他說:“九三年,嶗山下清宮管理處負責人徐方正先生來我家拜見我父親(筆者,蒲館長為蒲松齡第十三代孫),詳細了解我老祖一生業(yè)績和行跡。據(jù)徐先生講:他已經(jīng)調查好,蒲松齡去嶗山住的地方就是‘絳雪院中的配房,準備以松齡住處掛牌‘蒲松齡著書處,并進行陳列,用圖文講述蒲松齡在嶗山的活動內容。室內準備擺設著書用的桌子、油燈,懸掛蒲松齡畫像(桌子、油燈、書籍均是我們提供的)。我父親聽后很高興,同意做好此事。我父親從嶗山回來后,向魯館長說了此事,魯館長非常支持,因路途遠,怕我父親勞累,就讓我去辦此事。從商議到陳列展出,不到兩個月時間。后來在此處還向游客出售‘聊齋著作及紀念品。據(jù)說徐先生上調后,此展室就撤了?!蔽以诎輹顣L時,他說:“蒲松齡對嶗山貢獻很大?!蔽蚁虢?jīng)久不衰的民間傳說,并非空穴來風,它雖不能作歷史考證的依據(jù),但也不能無根據(jù)地輕率否定。我想太清宮的高道們,還是尊從民意為上。

(二)走進嶗山道教圣地太清宮的蒲松齡石雕像

嶗山太清宮,是嶗山道教的一方圣地。蒲松齡的石雕像能走進道教這方圣地,怕是蒲松齡生前作夢也沒有想到的事。

要知道,這方圣地中所供奉的那些神職,是千百年來經(jīng)過陶冶而被人們所共識的,對人類與民族作出巨大貢獻的精英人物。據(jù)周至元《嶗山志》載:混元殿,稱為混元上德皇帝,老子。他是春秋時期的偉大思想家,被奉道教的鼻祖;太清宮“分東西兩院,東院祀三官,西院祀三清,三清西更建三皇救苦殿、呂祖祠”,再則就是“關岳祠”。

我們擯棄那些帶有迷信色彩的外衣,他們卻是一個個活生生實在的人物。歷史,就是現(xiàn)實社會的真實的人生與神話傳說二者所構架起來的一座大廈,這就是歷史。

我們提起嶗山太清宮的名稱,知之者甚少,但當我們說起《勞山道士》的故事,幾乎是家喻戶曉。這就是藝術的魅力,藝術的生命。蒲松齡對嶗山文化的貢獻,我們還是用道教協(xié)會李會長的話作結吧:“蒲松齡對嶗山貢獻很大?!碑斎?,嶗山的高道們禮遇、歡迎這位素昧平生客人的到來,也是蒲松齡終生難得的知己。他生前曾說過“此生所恨無知己”的話?,F(xiàn)在,可以說嶗山道教文化,隨著蒲松齡聲譽的擴大,也走進了世界文化的領域中。

蒲松齡石雕像現(xiàn)立于太清宮“逢仙橋”之右下方?!胺晗蓸颉睋?jù)周宗頤《太清宮志》載:

橋在三清殿之左,三官殿之右,用石板縱覆如甬道,南北長數(shù)丈,橋底水流潺潺,清脆鐘磬,乃華蓋真人建。據(jù)傳說,前有某監(jiān)院年節(jié)行迎神禮,夜于此遇一長髯道人,相貌文雅,羽衣翩翩,迎面而立,問之不答。再問則曰:“此時正好接駕?!毖愿Ξ?,從容步去,監(jiān)院不識誰何,愕欲再問,回首已杳,由此名曰“逢仙橋”。

太清宮諸高道們,將蒲松齡(字留仙)雕像移于“逢仙橋”之右,當為仙仙相許,其內涵深意無窮,也是出于蒲松齡對太清宮道教文化貢獻的肯定與尊崇。蒲松齡石雕立像底座的石刻,是用道教所崇尚傳承的八卦文樣,此石刻雕像,其歷史地位與價值,是不可小覷的。就此,青島科技大學教授孫克誠先生在其文章《蒲松齡游嶗山行跡考述》中說:“太清宮三官殿前蒲松齡塑像下,游人紛至頂禮。蒲公之像,栩然生神,恍如有靈,或許在人們心目中,蒲公精神始終駐留在這青山碧海間吧?!?/p>

這次在嶗山尋訪期間,得知嶗山“三友”:蔣清山、胡嶧陽、蒲松齡,傳說他們三人相會于百福庵,談經(jīng)論道,精研韻律,為嶗山宗教文化發(fā)展史添上了重重的一筆。

2015年4月15日,我到青島市流亭區(qū)胡嶧陽的家鄉(xiāng)東流亭,造訪了“胡公祠”,并拜會了胡嶧陽第十代孫胡孝保,與之合影。據(jù)說胡嶧陽,現(xiàn)人們稱之“胡三太爺”,吉林北藥師廟中有殿專供奉“胡三太爺”;嶗山百福庵亦供奉“胡三太爺”的神像。當?shù)匕傩諘r來上香祈福、消災,傳說很靈驗,百姓已把胡嶧陽神化了。我國是一個泛神論的國度,民間的信仰,是一種自發(fā)的潮流,也是民間造神的原動力,這不是某一個人所能駕馭的。

(三)太清宮拜訪李會長

太清宮李宗賢先生,是中國道教協(xié)會會長,太清宮管委會主任,因我?guī)状芜M山,都未能與李先生謀面。這次進山,主要是為考察蒲松齡在太清宮的一些軼事、傳說及其遺跡,我特意請郭主任(棋盤山景區(qū))幫忙,用車將我送進太清宮。高道謝子凌師傅引見我拜會了李會長。李會長為人和善,聽明我的自我介紹與來意,他坦誠地說:“蒲松齡對嶗山貢獻很大?!崩畹篱L并與我在他工作室的門前花壇旁合影。我告辭了李道長與朋友,按事先的計劃參觀考察。關于太清宮南配房西耳房為何不再設“蒲松齡著書室”,因初次與李道長會面,對情況不甚了解,亦不便冒然提出。

(四)蒲松齡太清宮遺詩

據(jù)傳,蒲松齡游嶗山太清宮時留有詞作《西江月·嶗山太清宮》:“獨坐松樹深處,遙望夕陽歸舟,激浪陣陣打灘頭,驚醉煙波釣叟。蒼松遮蔽古洞,白云靄岫山幽。消遙竹毫拿在手,描寫幻變蒼狗。”此詞至目前亦未見有確證文章發(fā)表,只是轉引而已。我在編?!镀阉升g全集》時,這首詞與青州博物館的一幅對聯(lián),還有煙臺博物館的一幅對聯(lián)及早期載于《山西青年》雜志的一幅對聯(lián),都因無確證,皆未收錄。

二、返嶺與嶗山觀海市“八友”賦詩

蒲松齡與其“八友”在嶗山游歷了群山與諸多景點的返程中,在經(jīng)過返嶺時,意外地遇到了滄州島現(xiàn)海市,這是千載難逢的時機。蒲松齡即時賦詩一首《嶗山觀海市作歌》。以前對該詩的寫作時間,因難以確定,路大荒先生在他整理的《蒲松齡集》中列于“姑附”欄目中。后來由于諸學者的研究確定是蒲松齡及其“八友”此次(即康熙十一年)嶗山之行之作,故我在編?!镀阉升g全集》時,收錄于康熙十一年條下。

(一)蒲松齡“八友”游嶗路線考

蒲松齡與高珩、唐夢賚、張紱等八人同游嶗山,并見海市,我在拙編《蒲松齡年譜》中說:“康熙十一年壬子(1672),三十三歲。是年夏,與高珩、唐夢賚、張紱等八人,同游嶗山,并作《嶗山觀海市作歌》?!彼麄儭鞍擞选庇螎魃降穆肪€及歷經(jīng)的全過程,我引錄了唐夢賚《志壑堂文集》卷十二《雜記》載:“壬子之夏,游嶗山,見海市。同行八人。”其八人同游嶗山的行程及全過程,唐夢賚也有記述:“初宿修真觀,歷上清、下清庵,登八仙墩。水盡山窮,連天一碧。再宿青石澗,觀日出。回至番轅嶺,微雨初晴,東望海際,一城在白云中,堞數(shù)十仞,炮臺敵樓,歷歷可數(shù)。俄見一青衣出,路南行。后一人肩挑雨具從之,向西望,若凝眸。吾輩同人方驚疑,云去時未見此城,且遷海以后,寧復有存島乎?詢之土人從行者,乃曰:‘此海市也,是處為滄州島?!币陨弦闹校茐糍l只言其所參觀游覽的景點,沒有言其游歷所走路線。據(jù)周至元《嶗山志》載:游嶗山道路,早期“計有三路:一路自峽口東至王哥莊,逾蕭旺上雕龍嘴,折而南,沿海濱直達太清宮;一路自華陰東抵烏衣巷、大嶗村,入北九水,晉觀魚鱗瀑;一路自登窯東至煙云澗,折而北上,歷磚塔嶺、風口、鐵瓦殿,上登巨峰?!蔽覀冇商茐糍l所言之景點,可以說蒲松齡等“八友”是取第“一路”進山游嶗。此線路較為平緩,是歷來游嶗者多取之路。其具體的路線當為:修真庵、上苑山、雕龍嘴、華嚴寺、番轅嶺、窯貨堤、長嶺、青山、黃山。為了探索蒲松齡“八友”游山路線,我根據(jù)史料的記載,2014年12月進山,就宿在返嶺村的客店;2015年5月進山,我先宿于仰口曲家莊客店;再宿青山村客店。這對我考察極為方便,可謂一舉兩得。

在唐夢賚游嶗山景點的記述中,是“初宿修真觀,歷上清、下清庵,登八仙墩。”唯獨沒有提到的一個景點“華嚴寺”。因為后來蒲松齡《聊齋志異》的創(chuàng)作中,反映出許多作品的內容與這個嶗山佛教圣地華嚴寺有關。特別是農民起義反清領袖于七,他于清順治五年(1648)率領膠東農民義軍奮起抗清,當時清政府忙于西塞用兵,對于七義軍采取“招安”的手段。使此次起義宣告失敗。清順治十八年(1661)于七率眾再次起義雄踞牙山為根據(jù)地。于康熙元年(1662),清政府用重兵圍困,使義軍處于孤立無援之中,于七于是年三月突圍,逃出牙山,此次起義又告失敗。于七在康熙三年(1664)進嶗山,于華嚴寺出家為僧。膠東抗清義軍歷時十四年,最終失敗。蒲松齡與“八友”是康熙十一年(1672)游嶗山,此時的于七,在華嚴寺已出家參禪七年,就其華嚴寺的社會地位,及華嚴寺距返嶺村只有二、三百米之距離,他們不可能不去華嚴寺參拜,而且很有可能,不謀而與于七會面。當然,這是推斷,但我認為是有某種可能。

(二)返嶺“八友”觀海市

返嶺:返嶺,往時游嶗山者,因沒有標識性的文字記載,所以,多以山民之讀音而標其意,故有多個音類同而字異的返嶺出現(xiàn)。唐夢賚文中為“番轅嶺”,張紱文中為“翻轅嶺”,亦有“翻眼嶺”、“翻燕嶺”等稱謂?,F(xiàn)在,嶗山之返嶺村已有標識之“返嶺社區(qū)”、“返嶺橋”定位。返嶺村,據(jù)周至元的《嶗山志》載:“返嶺村,在斐然亭南。西倚群嵐,東臨大海,人家棲息于波光云影中。蔡紹洛詩:‘山更崎嶇路更斜,舌干無處覓山茶。巖腰瞥見炊煙直,修竹中藏八九家。石作坦墻竹作藩,果然世外小桃源。桃花想被漁人誤,驅遣閑云鎖洞門?!蔽覂纱芜M山考察蒲松齡“八友”嶗山游,皆住宿返嶺村。此周志元《嶗山志》中所載之返嶺村,即為最早的返嶺老村落,現(xiàn)名之返嶺后村,因過嶺向南走約二華里余,又村為返嶺前村。此村為新形成的新村,多為現(xiàn)代之新建住房,亦有現(xiàn)代新的工廠。

返嶺村(即今之返嶺后村),其村之旁有河自西而東,直入東海。其河當?shù)厝朔Q之西河,河上新建一石橋,名之“返嶺橋”。夏季雨時,河水湍急,河底亂石撞擊,其勢恢宏。此橋北距華嚴寺新開之東入口處約二百余米,順其山坡東下向海岸的灘邊探去,可見返嶺村,此村其屋墻還是古老的石塊壘疊而成,是一條亂石街巷,寂無聲響,只能聽到遠處海風催著海浪拍打海岸的聲音。約行十多分鐘,即到海灘,東望大海,海浪起伏一望無際。華嚴寺,其山為那羅延山,山根有柱石,清砥柱石石刻:“石在華嚴寺東下,山東巡撫惠齡鐫‘山海奇觀四大字,字徑尋丈。下附跋云:‘余素聞嶗山之勝,茲因閱兵海上,裹糧往登。至華嚴庵,見道旁居石,延袤七丈余,高五丈余。徘徊其下,仰視層巒之岝峨,俯瞰大海之浩瀚,煙云變滅,倏忽萬狀,真生平之奇觀也。因題此鐫之石,并志其由,俾后之登是山者,知余履齒所到焉。乾隆五十六年辛亥春三月,惠齡并跋?!爆F(xiàn)此石刻,正當華嚴寺東門之左,又增華嚴寺之壯觀也。

(三)蒲松齡“八友”觀海市賦詩

蒲松齡“八友”在返嶺遇海市,據(jù)唐夢賚《志壑堂文集》說:“詢之土人從行者,乃曰:‘此海市也,是處為滄州島?!睖嬷輱u:周至元《嶗山志》說:“在嶗山頭東。”周至元在其《嶗山志·異聞》中說:“嶗東海中有島,名滄州。相傳為安期生所居。清嘉靖(慶)中,有游客乘船游之,見其上耐冬花甚繁,巖半有洞,室內有丹灶。別無他異。”唐天寶年間,李白游嶗山,曾作詩《寄王屋山人孟大融》:“我昔東海上,勞山餐紫霞。親見安期公,食棗大如瓜。中年謁漢主,不愜還歸家。朱顏謝春暉,白發(fā)見生涯。所期就金液,飛步升云車。愿隨夫子天壇上,閑與仙人掃落花。”說明李白參見安期生,當即今之說滄州島。同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中所寫之《安期島》亦即此滄州島。蒲松齡“八友”所見海市即現(xiàn)神話傳說中的安期島。

返嶺觀海市,蒲松齡作七古詩一首《嶗山觀海市作歌》:“山外水光連天碧,煙濤萬頃玻璃色。直將長袖捫三臺,馬策欲撾天門開。方愛澄波凈秋練,乍睹孤城懸天半。埤堄橫亙最分明,縹瓦魚鱗參差見。萬家樹色隱精廬,從枝黑點巢老烏。高門洞辟斜陽照,晴光歷歷非模糊??媽僖坏劳鶃碚撸龌虺塑嚾牖蝰R。扉闔或留一線天,千人騷動譙樓下。轉眼城郭化山丘,獵馬百騎皆兜牟。小墜騰驤逐兩鹿,如聞鳴鏑聲飂颼。飚然風動塵埃起,境界全空幻亦止。人世眼底盡空花,見少怪多勿須爾。君不見:當年七貴赫如云,炙手熱焰何騰熏!”

唐夢賚《志壑堂詩集》卷十二《曲附·雙調》“新水令”“(小引)游勞山看日出,回番轅嶺海市現(xiàn)滄州島:花嬌柳艷,正長天。整游衫,尋真結伴,招呼明月路,吟嘯綠陰邊。瓢笠翩躚,又攜手到蓬萊院。”

唐夢賚《阮亭選志壑堂詩》卷之五七言律《勞山看海市補賦》:

望日天涯碧玉隈,番轅嶺下化城開。

五云縹渺芙蓉島,百雉崔嵬煙火臺。

人物安期應共住,市廛徐福舊同來。

麗譙乍捲青巒出,指點諸峰首重回。

自嶗山歸,七月高珩之山塘修成,唐夢賚賦詩《山塘初成和念東先生見贈詩》:“山國焉能水竹全,滄州夢到亦蕭然。三秋湖口煙浮樹,一葉湘云波拍天。山就茂林遮屋角,水添漁舫系窗前。后來興廢偏能料,梓澤丘墟與并傳?!碧茐糍l仍然帶著游山的情懷,如夢、如醉、如癡、如幻之海市蜃樓的境域,給高珩寫了這首贊頌山塘之詩,它說明唐夢賚仍然未從觀海市之思維中解脫出來。

高珩雖然沒有寫觀海市的詩作,但他卻有《棲云閣拾遺》卷二《游嶗山三首》。

趙金人,他也沒有嶗山觀海市的詩作,但他卻有現(xiàn)海市滄州島的一幅畫作。

張篤慶,是游嶗山“八友”中亦未提名參與者,但我認為,他是一位很值得考慮的人選之一。

我在《蒲松齡嶗山“采風”與相關篇章史料傳說的考索》一文中,曾引蒲松齡的好友張篤慶于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所撰《同邑八哀》詩中之三《趙徵君月麓先生》一詩:“鷗群狎煙波,鶴唳引幽吭。間一畫滄州,前輩空依傍。龍眼及營邱,落落寫屏障。波濤腕底飛,飛天來蓬閬?!睉撜f該詩是張篤慶對趙金人所繪滄州島現(xiàn)海市畫幅的賞析。假若張篤慶沒有親見過滄州島現(xiàn)海市的景觀,他很難對此畫作出評析。再說張篤慶的家世與其本人在詩歌方面的造詣,應當承認,他當為此“八友”中之佼佼者。

我作出這一推斷,是基于以下幾方面:張篤慶(1642-1715),字歷友,號厚齋,別號昆侖山人,昆侖外史。現(xiàn)淄博市淄川區(qū)南巷人。明內閣大學士張至發(fā)曾孫。清康熙丙寅(1686)拔貢。十七歲與李希梅、蒲松齡等人結“郢中詩社”;二十歲已有樂府詩二百首。山東學政施愚山,推薦其赴“博學鴻儒科”,平生以“優(yōu)游山林名勝,游心詩文歌辭,與諸名士文學酬答為樂”?!稘O洋詩話》評其“文章淹博華贍,千言可立就,詩尤以歌行擅場?!薄端膸烊珪偰俊罚骸昂V慶才藻富有,洋洋灑灑,動輒千言。風發(fā)泉涌,不可節(jié)制?!?/p>

這次具有重大意義的嶗山之行,是由唐夢賚發(fā)起,此行中皆淄川縣之名人雅士,并有其父張紱,亦有其好友蒲松齡,而張篤慶又長于詩。放情山水,開闊視野,陶冶性情,是每一位愛好詩作的學人所追求的理想。而張篤慶據(jù)其《傳》所載,他素有“游大山名勝之嗜好”,此次嶗山之游,應該說是他不會錯過的機會。只是現(xiàn)在我們還沒有掌握到他參與此次嶗山之游確實證據(jù)。但我認為,此推斷并非妄言。再則,嶗山觀海市張篤慶之所以沒有詩作,因為此時他夫人正在病中,且于次年(康熙十二年)六月十三日病卒。

三、尋訪修真庵

修真庵,在嶗山的王哥莊村。高弘圖《九游記》中記載:“山中明時,人煙甚少,王哥莊不過十余家?!钡峭醺缜f村所處的地理位置卻很重要,它是進出嶗山的北大門,而村中并設有游客食宿的旅店。史書記載,當時在嶗山地區(qū)能夠提供這種條件的只有王哥莊村、青山村、登窯村幾個村莊。唐夢賚《志壑堂文集》卷十二《雜記》載:“壬子之夏,游嶗山,見海市。時八人。初宿修真觀,歷上清、下清庵,登八仙墩,水盡山窮,連天一碧。再宿青石澗,觀日出?!逼阉升g“八友”進出嶗山皆假宿修真庵。再從宗教角度說:“嶗山道約分五派:一曰龍門派,祖邱真人長春。今山中修真庵,北九水百福庵諸觀屬之?!彼哉f修真庵是道教中很重要的一個教派。

關于修真庵,周至元《嶗山志》載:“在王哥莊村中,創(chuàng)建已不可考。明天啟二年,全真道人李真立重建,其徒邊永清、楊紹慎又大修之。正殿祀玉皇、三清,東祀文昌,西為王母殿。地既宏闊,殿尤輪奐。嗣后嘉慶、光緒間皆有續(xù)修。其地前橫清溪,遙環(huán)群山,處市廛之中,而塵囂不染,亦勝地也。”

2015年4月,我尋訪修真庵來到嶗山王哥莊村,在拜訪林禮讓老先生時,先生贈我一份《嶗山村落》之《王哥莊志》,該《志》對修真庵的記述比較詳細,實為難得的史料。

《嶗山村落——王哥莊》:

王哥莊村原有修真庵、莊子庵等道觀。在村中街南的修真庵,為明天啟二年(1622)由太監(jiān)李真立所建,面積40余畝,建有南北兩門和大殿、道舍、鐘鼓亭等房屋100多間,殿堂為硬山式建筑,祭祀三清塑像及木雕神像18尊。院內有銀杏、古槐、古柏、木瓜、核桃等樹,其三株銀杏樹主干周長三抱有余,樹齡千余年,還有成片竹林。此庵有土地360畝,山巒13處,是一座規(guī)模較大、布局嚴謹、結構合理、主次有序、獨具一格的古建筑群體。據(jù)考,蒲松齡于康熙十一年(1672)夏天來嶗山,先在王哥莊的修真庵住宿,然后游歷了嶗山上清宮、下清宮等地。據(jù)民間傳說,明朝崇禎十七年(1644)三月北京被李自成農民起義軍所破,明朝滅亡之后,在宮廷御馬太監(jiān)邊永清和太監(jiān)藺卿的護送下,養(yǎng)艷姬、藺婉玉等四名宮妃化裝成乞丐,攜帶金銀珠寶,同來修真庵出家為道。

據(jù)史料記載,修真庵于康熙十年(1671)大修,蒲松齡是康熙十一年(1672)兩次進住修真庵,而崇禎二妃子于明崇禎十七年(1644)在修真庵出家為尼。史料介紹,養(yǎng)艷姬、藺婉玉實有其人,并非無依據(jù)的傳聞。養(yǎng)艷姬,山西寧武關人,擅長吟詩、琴法與秦晉地方樂曲,并讀過兵書,善于舞劍,是明末晉北有名的文武雙全的才女。崇禎即帝位后,選入宮中為妃,甚得寵幸。藺婉玉是崇禎帝內侍太監(jiān)藺卿的侄女,北京西直門外人,自幼善絲竹歌舞、笙、笛、簫、管等,后入宮任樂女。此二人后來被蔣清山接到百福庵,與之長期研討道樂。據(jù)傳,蒲松齡在百福庵與蔣清山、胡嶧陽相會,并與之共創(chuàng)多種道樂曲調。有研究者稱,多個道樂曲調中,都含有“聊齋俚曲”的曲調因素(詳情筆者有另文)。

我在王哥莊拜訪林禮讓先生時,我問:“現(xiàn)在的修真庵在哪里?”他用手指,“那!”我順手望去,中間一條東西柏油大馬路,兩邊是兩片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老人看我有點疑問,他說:“1978年,修真庵徹底毀掉了,就變成了這兩片高樓大廈的生活區(qū)?!蔽业男那轶E然涼下來,千里迢迢,魂牽夢繞地考察修真庵,原來見到是“這個”。這使我想起蒲松齡八人假宿修真庵時高珩在修真庵寫的《游嶗山》三首詩。

高珩《棲云閣拾遺》卷二《游嶗山》三首。其一:“紅霞不盡戀山椒,坐聽波聲識晚潮。沙嶼高低分斷鷺,煙村寂歷數(shù)歸樵。臨溪人勸風前酒,隔岸誰吹月下簫。機息蕭然皆自得,漆園何處說逍遙。”其二:“風吹雨過淡晴暉,犖確漫漫石徑微。山路漸高人藉杖,海風忽到客添衣。通潮溪水來無爽,守洞山云靜不飛。惆悵鶴山高士去,萬松影里閉巖扉?!逼淙骸昂文晏m若①此修真,仿佛空山姑射身②。湘瑟③鼓來疑帝子④,秦簫⑤吹后憶仙人。石惟壘在猶如黛,杏已花殘不復春。過客漫勞頻吊古,縱余珠翠已成塵⑥?!备哏瘛队螎魃健返娜自娭?,其三為寫嶗山王哥莊修真庵,因該首詩關系著我要談及之主題《尋訪修真庵》,而且高珩所寫該詩用典較多,故將該詩難解之詞加以注釋:①蘭若:指寺院。梵語“阿蘭若”的省稱。其意為寂凈無苦惱煩亂之處。唐杜甫《謁真諦寺禪師》:“蘭若山高處,煙霞嶂幾重?!雹诠蒙渖恚喝缤砭由钌街械纳裣伞!肚f子·逍遙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焙笤娢闹幸浴肮蒙洹睘樯裣苫蛎廊说拇Q。五代王周《大石嶺驛梅花》詩:“仙中姑射接瑤姬,成陣清香擁路岐。”清張雄麟書《早梅》詩:“夢寐難忘姑射姿,春山無伴每相思?!雹巯嫔褐^湘妃所彈之瑟。亦指代瑟。元劉祁《歸潛志》卷三引侯策詩:“九疑湘瑟悲龍竹,子夜秦簫隔鳳樓。”其詩句之意用典當為“湘妃鼓瑟”,即謂湘水女神彈奏古瑟。唐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不見湘妃鼓瑟時,至今斑竹臨江活?!雹艿圩樱褐付鸹?、女英。傳說為堯的女兒?!冻o·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王逸注:“帝子,謂堯女也。”⑤秦簫:傳說蕭史善吹簫作鳳鳴,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后兩人俱仙去。漢劉向《列仙傳》載此事。清吳偉業(yè)《思陵長公主挽詩》:“秦簫吹斷續(xù),楚挽哭滄浪?!雹蕖翱v余珠翠已成塵”句:據(jù)傳,明崇禎十七年(1644),李自成攻克北京,崇禎帝兩位妃子養(yǎng)艷姬、藺婉玉在太監(jiān)藺卿的保護下,化裝成乞丐,攜帶金銀珠寶,從海上潛來嶗山,在修真庵出家為尼,隱居山林。后二妃子得知崇禎帝吊死煤山,她二位在崇禎帝的忌日以身殉帝。

因為修真庵與中國的道教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與史上明末清初的許多重大的歷史事件有內在關系,有著與明末清初幾位鐵骨錚錚不得志的知識分子有關研究史料的內含因素。拜訪完,我與林先生在他的門前拍照留念,作為我不虛此行的見證。最后林先生領我來到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前,指著一棵枝干干裂、直愣愣地刺向天空約三四十米高的樹說:“就剩下她了?!蔽遗南逻@修真庵僅有的遺存“八毛樹”之照。

(未完待續(xù))

(責任編輯:李漢舉)

猜你喜歡
海市嶗山蒲松齡
霧島
一起見證與成長,威粉修煉手冊
蒲松齡:努力換來逆襲
蒲松齡
臨海市中小學教師作品選登
嶗山茶事
登嶗山
編制嶗山
嶗山又日新
蒲松齡
浑源县| 元谋县| 徐水县| 元氏县| 璧山县| 敦化市| 商都县| 宣威市| 海兴县| 政和县| 吴川市| 怀仁县| 武夷山市| 达州市| 久治县| 义乌市| 嘉善县| 佳木斯市| 邵武市| 武平县| 娱乐| 墨竹工卡县| 大港区| 德格县| 惠水县| 枣阳市| 太和县| 二手房| 西峡县| 伊宁县| 礼泉县| 南开区| 吉林省| 修武县| 山阳县| 三明市| 乐山市| 牟定县| 合川市| 桐城市| 正镶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