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先慎
王漁洋評《聊齋·俠女》篇云:“神龍見首不見尾,此俠女其猶龍乎!”這話說得非常精當。但他只是就小說的主人公俠女這個形象的特點而言,其實作者采用的與塑造這個形象相適應的藝術手法,也具有同樣的特點。
小說寫出了一個奇女子的形象。這個女子之奇表現(xiàn)在許多方面,中心是一個“俠”字。而俠的主要特征,一方面是能愛能恨,講義氣,受恩知報,也能主動幫助別人;另一方面是有高強的本領,能替人斬除妖魅,也能為自己復仇。小說寫出了這些特點,還寫出了與這些特點相聯(lián)系的人物的鮮明個性。但是作者為此設置的人物并不多,小說的篇幅在《聊齋》中也不算最長,能收到這樣的藝術效果,主要是由于作者選取了一個很好的表現(xiàn)角度,采用了一種非常精練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不論是藝術構思還是情節(jié)安排,作者都無意于追求對人物作全面的描寫,寫出一個完整清晰的藝術形象。他只是抓住一些要點,著眼于具有特色的生活細節(jié),一步步從容不迫地加以呈現(xiàn)。在作者的筆下,俠女的言行奇異詭秘,不露真相,我們讀起來總是疑竇叢生,頗費猜詳。好像是在霧中觀龍,閃現(xiàn)在眼前的,只是一鱗半爪。所有我們感到疑惑不解的地方,情節(jié)發(fā)展留下懸念的地方,也就是呈現(xiàn)出龍的一鱗半爪的地方。直到故事的結尾,她復仇和報恩兩大愿望都全部實現(xiàn),突然在我們的面前消失,我們終于可以在回顧和想象中將前面作者閃閃爍爍地呈現(xiàn)給我們的一鱗半爪連接起來時,仍然是有些疑惑可以得到解釋,而有些不能。作者始終不讓我們見到一條首尾畢現(xiàn)的清晰的全龍。
整個故事是在對門而居的兩個特殊的家庭之間展開的。特殊之處在于,兩家的家境都極清貧,又都是一個年邁的寡母和一個年輕人一起生活,不同的只是這兩個年輕人,一家是個兒子,另一家是個女兒。其中的那個女兒,就是小說的主人公俠女。但是小說介紹這兩個家庭,卻不是從小說主人公的俠女一家開始,而是先介紹次要人物顧生的一家。這樣的安排,有作者的用心。小說由此選取了一個獨特的視角:從男方來寫女方。或者更準確地說,是通過男方對女方的接觸、認識、感受、追求,來表現(xiàn)兩個家庭,尤其是兩個年輕人的關系,從而完成對俠女形象的塑造的。
小說是這樣介紹男方家庭的:“顧生,金陵人。博于材藝,而家綦貧。又以母老,不忍離膝下,惟日為人書畫,受贄以自給。行年二十有五,伉儷猶虛?!边@段簡單的介紹,有四個要點值得注意:一是顧生有藝術修養(yǎng),工于書畫,并以此維持母子二人的生活;二是他敬奉老母,不忍離家,有孝行;三是因為家貧,年已二十五歲,尚未成婚;四是金陵距浙江不遠,到后面我們知道俠女原是浙人,這一地理位置與人物的行跡有關。這幾點都不可忽視,都與下文的情節(jié)發(fā)展有密切的關系。緊接著就以顧家為視角,介紹俠女一家:“對戶舊有空第,一老嫗及少女,稅居其中。因其家無男子,故未問其誰何?!闭l問?當然是指顧生或顧生之母。下面就從顧生的眼中來寫俠女:“一日,偶自外入,見女郎從母房中出,年約十八九,秀曼都雅,世罕其匹,見生不甚避,而意凜如也?!睆念櫳乃姾透惺苤校覀兛梢愿爬ǔ鲞@個女子如下的特點:一是容貌秀美而氣質清雅;二是落落大方卻又凜然不可侵犯?!耙鈩C如也”四個字為后文伏筆。這兩個特點似乎有些矛盾,但正是這種矛盾才顯露出這個女子的奇異之處。在這里,作者就已經(jīng)開始顯露出龍的一鱗半爪了。
隨后顧生從母親的口中又進一步了解到女子的一些情況:一是女郎到他家來,是為了借刀尺,這說明她在家是常做刺繡手工的;二是“其家亦止一母”,這說明兩家的人口構成情況完全相同;三是據(jù)母親的觀察,“此女不似貧家產(chǎn)”,這印象與前文“秀曼都雅”的描寫是相吻合的;四是更為重要的,知道了女子雖已十八九歲而尚未訂婚(這在古代算是大齡未婚女了),問其故,女“以母老為辭”?!盀檗o”一語,含有用為托辭即借口之意,暗示其中必定另有原因。蒲松齡用詞,是十分準確而且含意豐富的,此即一例。這一情況,很自然地引動了顧母的一樁心事:想娶此女做自己兒媳婦,這與開頭介紹顧生大齡未婚的情況又是相呼應的。而所有這些描寫都無一虛設,引出了下文許多重要的情節(jié)。
顧母第二天就親自到女家去拜望女子的母親以探聽口風,了解到了更多也更重要的信息:其母為一聾媼(意即需要有人侍奉照顧);家庭貧寒比顧家更甚,“視其室,并無隔宿糧”;平日靠女子做針線活為生(與前文借刀尺的情節(jié)相呼應);顧母以“同食之謀”(結親一起過日子)試之,結果是出乎意外:“媼意似納,而轉商其女,女默然,意殊不樂?!迸拥膽B(tài)度,令當事人和讀者都感到奇怪:這兩個家庭,家境相似,人口相似,男女的年齡、修養(yǎng)也相似,加上居處的位置,可以說是千真萬確的“門當戶對”了。為什么女子會不樂意呢?其中想必也是另有原因。顧母道出了她心中的疑惑和推想:“女子得非嫌吾貧乎?為人不言亦不笑,艷如桃李,而冷如霜雪,奇人也!”這里第一次從顧母之口,道出對女子的總體印象:奇人。而其特點則是八個字:“艷如桃李,冷如霜雪?!边@里留下的種種疑問和懸念,也都是龍的一鱗半爪。
接著小說插寫了一個“姿容甚美,意頗儇佻”的少年來向顧生求畫,由顧生的主動,兩人之間發(fā)生了同性戀的行為。這個人物的設置和由此引出的一段情節(jié),只是主線中的一個穿插,但對后面表現(xiàn)俠女的性格,特別是表現(xiàn)她超凡的眼光和神奇的技藝,直至大報仇的結局,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一次,少年恰在顧生家,“會女郎過,少年目送之,問為誰。對以‘鄰女,少年曰:‘艷麗如此,神情亦何可畏!”后面我們就會知道,這個少年頗有來歷,并非凡人,可是在他的眼中心中,竟然感到這女子“神情可畏”。這又在顧母印象的基礎上,從另外一個人的感受中,對俠女那種不可侵犯的凜然正氣,再加上一層渲染。
接下去一大段重要情節(jié),主要是寫兩家人以互助、互愛為內(nèi)容的交往,其間又多處表現(xiàn)出女子言行的離奇和詭秘。女子因為家無顆粒,幾天不能舉炊,便到顧家來“乞米”。顧母熱情接待,對顧生曰:“此女至孝,貧極可憫,宜少周恤之?!鳖櫳牶蟊恪柏摱访?,款門達母意”。這表現(xiàn)了顧生母子的善良和深厚的同情心?!芭苤嗖簧曛x”。在最困難的時候,受人饋贈而不申謝,這是不合常情常理的。這種表現(xiàn)自然令讀者感到奇異和不解。但她口不言謝,卻有行動:“日嘗至生家,見母作衣履,便代縫紉;出入堂中,操作如婦?!敝档米⒁獾氖恰安僮魅鐙D”四個字,意思是她到顧家來代顧母操持家務,已經(jīng)熟悉得像是這家的媳婦了。這一情況,也與下文的情節(jié)有關。這兩家人,同情、關愛和幫助,都是相互的?!吧娴轮C揩@饋餌,必分給其母,女亦略不置齒頰”。同樣是受贈而不稱謝,只默默地見于行動。而她之所做,卻是大大地超乎常人之所能:“母適疽生隱處,宵旦號咷。女時就榻省視,為之洗創(chuàng)敷藥,日三四作。母意甚不自安,而女不厭其穢?!痹诂F(xiàn)實生活中,這種情況有時甚至是自己親生的兒女都是難于做到的。所以顧母大受感動地說:“唉!安得新婦如兒,而奉老身以死也!”出語誠摯,又一次委婉地表達了她希望女子做自己兒媳的愿望。但得到的是同樣委婉的謝絕:“女慰之曰:‘郎子大孝,勝我寡母孤女什百矣?!鳖櫮傅幕卮鹗制嗫啵骸按差^蹀躞之役(指像她這樣床邊近身伺候老母),豈孝子所能為者?且身已向暮,旦夕犯霧露(意指隨時可能患病而死),深以祧續(xù)為憂耳?!薄办隼m(xù)”就是生育子嗣,傳宗接代。顧母是在她最信任的人面前,說出了她心中最放不下的憂慮。從后文情節(jié)的發(fā)展來看,真正打動了女子,并且引出她一系列詭異行動的,正是這一句話。令人感動的還不只是她不辭辛勞、不避污穢的熱心助人,照顧顧母,更在于她謝絕受助者對她的真誠感謝。顧母對生泣曰:“虧娘子良多!汝無忘報德?!鄙I母命伏地拜謝,而女子卻說:“君敬我母,我勿謝也;君何謝焉?”意思是敬奉對方的母親,彼此都不必言謝。這話說得既平淡又親切,合情合理,而表現(xiàn)出的卻是女子不同凡俗的眼光和豁達大度的襟懷。顧家母子“于是益敬愛之”。但作者此時又特意補寫了這樣兩句:“然其舉止生硬,毫不可干?!痹僖淮螐娬{她柔中見剛,凜然不可侵犯之氣。
出人意料的是,在顧母請婚一再被拒之后,小說卻寫她在顧生不意之時,突然給他機會,與她實現(xiàn)了盼望已久的男女交歡?!耙蝗眨鲩T,生目注之。女忽回首,嫣然而笑。生喜出意外,趨而從諸其家。挑之,亦不拒,欣然交歡”??墒窃谑庐呏?,卻又回到那種“冷如霜雪”的態(tài)度,極嚴肅地“戒生曰:‘事可一而不可再?!边@種熱和冷的驟然變化和巨大反差,真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妙的是小說寫“生不應而歸”。也就是表示出對女子的這種態(tài)度,他是不理解,不認可,也是不能接受的。但女子說話算話,接下來顧生一系列的示愛,都遭到了她堅決而冷峻的拒絕:“明日,又約之。女厲色不顧而去。日頻來(自然是為照顧顧母、操持家務而來),時相遇,并不假以詞色。少游戲之,則冷語冰人。”這里給讀者留下的懸念,實際上又是作者在霧中顯露給我們的龍的一鱗半爪。
下面宕開一筆,遙接前文,插入一大段女子斗殺儇佻少年的驚險情節(jié),突出描寫了女子鮮明的愛憎和她超人的武藝。先是女子告知顧生,那個少年曾多次對她無禮,只是因為他是顧生狎愛的孌童,所以才沒有懲罰他,并讓顧生轉達對他的警告:“再復爾,是不欲生也已!”嚴厲而又堅決,出語不同凡響,擲地有金石之聲。當晚,顧生以此語告少年,并警告說:“子必慎之,是不可犯!”卻遭到了少年的反問和反擊,還讓顧生轉告女子:“假惺惺勿作態(tài);不然,我將遍播揚(指將女子與顧生交歡之事公之于眾)?!鼻『糜幸惶焱砩?,女子又突然主動來找顧生,笑曰:“我與君情緣未斷,寧非天數(shù)!”“生狂喜而抱于懷”,兩人正要交歡時,少年突然出現(xiàn),并嘲笑說:“我來觀貞潔人耳?!边€挑釁地“顧女曰:‘今日不怪人耶?”這時小說有一段傳神之筆寫女子的表現(xiàn):“女眉豎頰紅,默不一語?!边@是爆發(fā)前的沉默。然后“急翻上衣,露一革囊,應手而出,則尺許晶瑩匕首也。少年見之,駭而卻走。追出戶外,四顧渺然。女以匕首望空拋擲,戛然有聲,燦若長虹,俄一物墮地作響,生急燭之,則一白狐,身首異處矣”。這時,女子對驚恐之中的顧生說:“此君之孌童也。我固恕之,奈渠定不欲生何!”寫女子身手之敏捷和劍術之高妙,有聲有色,出神入化;同時又從行動一面,充分地表現(xiàn)了她那種不可侵犯的凜然正氣。這一場驚心動魄的斗殺,對后面寫她為父復仇,作了重要的鋪墊。到那時,小說不再作正面實寫,只作虛寫,一筆帶過,但卻能引起讀者的想象。前詳后略,以實映虛,收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
因為交歡之事受到白狐精的驚擾,女子告生曰:“適妖物敗意(破壞了我們的興致),請俟來宵?!钡诙焱砩?,“女果至,遂共綢繆”。讀者在這里又會產(chǎn)生疑問:前面既然說了“事可一而不可再”,為什么她又第二次主動來找顧生,而且受到驚擾而事未成,也一定要約定時間再來呢?又,顧生“詰其術(劍術),女曰:‘此非君所知。宜須慎秘,泄恐不為君福?!憋@得十分詭秘,這又是什么原因呢?更奇怪的是,當顧生提出希望同她完婚時,她卻說出了一番不同凡俗的驚人之論:“枕席焉,提汲焉,非婦伊何也?業(yè)夫婦矣,何必復言嫁娶乎?”意思是說,我和你已經(jīng)同床共枕,還替你家做家務,實際上就是夫婦了,何必一定還要談什么結婚呢?顧生不解,問她是否是嫌他家貧,她回答:“君固貧,妾富耶?今宵之聚,正以憐君貧耳?!边@個回答也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但實際卻是道出了她的真心,還同時透露出某種這時還為顧生和讀者所不了解的隱情。臨別時,又是甩下一段冷冰冰看似極不近情理的話:“茍且之行,不可以屢。當來,我自來;不當來,相強無益?!笔裁唇小爱攣怼保裁从纸小安划攣怼蹦??真讓人如墜五里霧中。一如既往,嚴守她的原則,說到做到:“后相值,每欲引與私語,女輒走避;然衣綻炊薪,悉為紀理,不啻婦也。”也就是除床笫之歡外,一切家務都如一家主婦那樣全部擔當起來。
數(shù)月之后,女子之母死,“生竭力葬之”。接著,小說便從顧生的不懈追求中,寫女子的種種詭秘行蹤?!芭墒仟毦?。生意孤寢可亂,逾墻入,隔窗頻呼,迄不應。視其門,則空室扃焉。竊疑女有他約。夜復往,亦如之。遂留佩玉于窗間而去之?!迸影l(fā)覺后,告訴他“人各有心,不可告人”,不對自己的行蹤作出解釋,卻告知顧生一個意想不到的消息:她為顧生懷上了孩子,已經(jīng)八個月,“恐旦晚臨盆”,由于沒有妻子的名分,所以“能為君生之,不能為君育之”。顧生將這一情況告知其母,“母笑曰:‘異哉此女!聘之不可,而顧私于我兒?!币粋€多月以后,女子有好幾天沒有到顧家來了,顧母心中疑惑,“往探其門,蕭蕭閉寂。叩良久,女始蓬首垢面自內(nèi)出。啟而入之,則復闔之。入其室,則呱呱者在床上矣?!痹瓉硭氉砸蝗嗽诩遥呀?jīng)產(chǎn)子三天了。從顧母所見門戶的蕭寂和頭面的蓬垢,不難想見她產(chǎn)前產(chǎn)后一人支撐,該是多么的艱難!顧母看到床上的男孩,“豐頤而廣額”,非常高興。關切地問:“兒已為老身育孫子,伶仃一身,將焉所托?”這當然是對女子的真誠關懷,但道出的還有她那樁始終未能放棄的心愿:讓她正式做自己的兒媳。女子沒有正面回應,只是說:“區(qū)區(qū)隱衷,不敢掬示老母。俟夜無人,可即抱兒去?!彼^“區(qū)區(qū)隱衷”,是指為報顧母的養(yǎng)育之恩,特意了卻老人家那樁“祧續(xù)為憂”的心事。對她來說,這時是完成了一樁心愿,將要去完成另一樁準備已久的更大的心愿了。
“更數(shù)夕,夜將半,女忽款門入,手提革囊,笑曰:‘我大事已了,請從此別。”所謂“大事已了”,就是指她為父報仇的愿望已經(jīng)實現(xiàn)。打開革囊,“檢而視之,須發(fā)交而血模糊”,就是她用囊中之劍取來的仇人之頭。前面描寫女子的一些詭異行為,也就是情節(jié)發(fā)展中的種種懸念,在她臨別時對顧生的坦誠告白中,被一一揭開,得到了合理的解釋。她對顧生說:“妾浙人。父官司馬,陷于仇,彼籍吾家。妾負老母出,隱姓名,埋頭項,已三年矣。所以不即報者,徒以有母在;母去,又一塊肉累腹中,因而遲之又久?!憋@然,她十八九歲未字的真實原因,就是為了要完成替父復仇的大事。她行蹤詭秘,對顧生母子也不透一絲口風,都是為了順利完成這件大事。她又說:“養(yǎng)母之德,刻刻不去諸懷。向云‘可一而不可再者,以相報不在床笫也。為君貧不能婚,將為君延一線之續(xù)。本期一索而得,不意信水復來,遂至破戒而再?!痹瓉硭皇菫榱藞蠖?,特別是為了了卻顧母延續(xù)后代的心事,才與顧生兩次進行交歡的。對顧生幾次夜訪不在所產(chǎn)生的懷疑和誤會,她也作出了合理的解釋:“曩夜出非他,(對仇家的)道路門戶未稔,恐有訛誤耳?!?
但也并非所有的疑惑都在最后得到了合理的解釋。她的言行,有可解者,也有不可解者。俠女的所作所為,涉及中國傳統(tǒng)倫理道德中的三個重要方面:孝、義、節(jié)。孝是指她以臥薪嘗膽的精神為父復仇,還有悉心侍奉老母,母親在世時不采取行動;義主要表現(xiàn)在她受恩必報,對顧生母子熱情盡心的幫助和照顧上,而最不尋常的表現(xiàn),就是代顧生生子。古語云“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因此“延一線之續(xù)”既是顧生的孝行,也是她對有幫助之恩的顧母的孝行。對她來說行義即是盡孝,義和孝是相統(tǒng)一的;但是卻違背了在封建時代對于一個未婚女子來說非常重要的節(jié)操。她對顧生說:“茍且之行,不可以屢?!边@說明就是在她自己的心目中,這也是一種見不得人的事情。情節(jié)安排中,作者也有意強調這一點,在寫二人第二次交歡時,特意寫了那個白狐精幻化成的儇佻少年突然出現(xiàn),嘲笑他們說:“我來觀貞潔人耳?!边@些描寫的效果,突出了俠女為了行義盡孝而不惜失節(jié)的自覺性,帶有濃厚的自我犧牲的色彩,以此來頌揚她的俠行。但實際上,這樣的“俠行”就是單從人的觀念來看,也是不合常情的。她與顧生的兩次“交歡”,沒有愛情,沒有婚姻的目標,甚至對她來說連性愛的享受也沒有,僅僅是作為一種求得懷孕以報顧家之德的一種手段。這種行為,是看似無情實有情呢,還是看似有情實無情呢?這是一個引人思索而又難于得到確解的問題。若從讀者的閱讀感受來看,恐怕更大的可能會是疏離感大于親近感。而更難理解的還在于,在復父仇之前,幾次不同意顧母的婚請,是為了完成“大事”,這是合乎情理的;但在復仇實現(xiàn)之后,亦即她所說的“今君德既酬,妾志亦遂”,也就是在精神和生活上都沒有了掛礙之時,而處境卻如顧母所說是“伶仃一身,將焉所托”,按人之常情,這時最自然合理的依歸,應該是實現(xiàn)顧母最早提出的兩家人的“同食之謀”,在一起過安定幸福的日子。然而她卻是對自己的骨血毫無留戀,對自己需要照顧的恩人毫不動情,果決離去,這就令人感到不可思議了。
從全篇來看,作者有時是從她最不近情理之處,來表現(xiàn)她的最近情理;而有時則又是反過來,即在她應該最近情理之處,卻表現(xiàn)她的最不近情理。不過,我們所謂的近情理或不近情理,都只是從常人的邏輯來認識的,而作者卻并不是完全按常人的邏輯來塑造這個人物的。細讀起來,我們還會發(fā)現(xiàn)更多令人不解之處。例如,他對顧生說:“妾負老母出,隱姓名,埋頭項,已三年矣?!彪x家后一直與老母相依為生,那她那身神奇的武藝和高妙的劍術是在什么時候、又是從什么地方學來的呢?臨別時囑咐顧生說:“所生兒,善視之。君福薄無壽,此兒可光門閭?!焙髞矶家灰粦灒骸昂笕辏?。子十八舉進士,猶奉祖母以終老云?!甭?lián)系到前面寫她對白狐精幻化的少年,一切情況盡在掌握之中,她是從何而得知的呢?更神奇的是寫她的最后離去:“女一閃如電,瞥爾間遂不復見?!痹谧髡叩墓P下,俠女其人耶?神耶?仙耶?我們都不得而知,似乎也不必知。一路讀下來,雖然在煙籠霧罩中不時瞥見龍的一鱗半爪,但到最終,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仍然是一條“見首不見尾”的神龍。
最后還須一議的,是那段“異史氏曰”:“人必室有俠女,而后可以畜孌童也。不然,爾愛其艾豭,彼愛爾婁豬矣!”最后兩句用了典故,直接翻譯成白話,意思是:你愛他的公豬,那他就會愛你的母豬了。這段議論顯然跟小說表彰俠女的主題并不相干。有關系的只是白狐精這個人物的設置和引出的相關情節(jié)。小說中寫到顧生與孌童的關系,這不足為怪。明清時代的士大夫和文人中,狎玩孌童的現(xiàn)象相當普遍,這影響及于社會風氣,一般人并不以為丑,在《紅樓夢》中也曾見過。但在文末發(fā)這么一段議論,無論從當時或今天的眼光來看,都實在是趣味不高。在《聊齋志異》中,寫得深刻而又精彩的“異史氏曰”比比皆是,但這一篇卻是畫蛇添足,而不是畫龍點睛。
(作者單位:北京大學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