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蘭蘭++蒲生彥++門杰++付騰飛++王有樂
摘要:以FeCl3為混凝劑,聚丙烯酰胺(PAM)為助凝劑,研究了混凝劑投加量、pH和溫度等對采油廢水化學(xué)需氧量(COD)和濁度去除效果的影響。通過正交試驗確定最佳混凝條件:溫度為室溫(20 ℃),F(xiàn)eCl3、PAM投加量分別為300.00、0.50 mg/L,pH=7。在此條件下,采油廢水的濁度去除率為95.89%,COD去除率為54.50%。采用芬頓氧化法對廢水作進一步處理,COD的去除率達到64.80%。
關(guān)鍵詞:采油廢水;化學(xué)混凝法;芬頓氧化法;濁度去除率;COD去除率
中圖分類號:X703.1;X7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5)11-2615-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11.014
Treatment of Oil Extraction Wastewater with Chemical Coagulation
and Fenton Oxidation Process
QIN Lan-lan1,PU Sheng-yan2,MEN Jie3,F(xiàn)U Teng-fei3,WANG You-le1
(1.College of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00, China; 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ohazard Prevention and Geoenvironment Protection/College of Environment and Civil Engineering,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610059, China; 3.School of Petrolewn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Yanan University, Yanan 716000, Shannxi, China)
Abstract:The effects of the coagulation dosage, pH and the temperature on turbidity and COD removal rate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optimum conditions were the room temperature, FeCl3 dosage of 300.00 mg/L, PAM dosage of 0.50 mg/L and pH 7. Under these conditions, turbidity and COD removal rates of oil extraction wastewater were 95.89% and 54.50%,respectively. Fenton oxidation was used to further tackle the wastewater, and COD removal rate could reach to 64.80%.
Key words: oil-containing wastewater; chemical coagulation; Fenton oxidation; turbidity removal rate; COD removal rate
隨著石油開采的日益增加,對采油廢水的處理也開始引起人們的關(guān)注。中國油田多采用注水方式進行開采,其原油含水高達80%以上,產(chǎn)生大量采油廢水[1]。該廢水含有大分子聚合物、表面活性劑、油和懸浮物,若處理不當,不僅污染水體,而且危害動植物及人類健康[2]。目前,處理采油廢水的方法主要有混凝法、電解法、生物法、過濾、深度凈化和氧化技術(shù)等[3-8],但由于采油廢水水質(zhì)復(fù)雜,僅靠單一方法對其進行處理,很難打破這種穩(wěn)定性。李婷等[2]采用UV-Fenton技術(shù)對采油廢水中多環(huán)芳烴的處理效果進行了研究,在Fe2+濃度為1.8 mmol/L、H2O2投加量為0.15 mmol/L、pH為4和光照時間1.25 h的條件下,菲和芴的去除率可達到71.9%。朱茂森等[9]使用電凝聚技術(shù)并投加無機混凝劑對采油廢水進行深度處理,當pH為7,混凝劑投加量為300 mg/L,攪拌速度為100 r/min,電流密度為1 215 A/m2,在40 ℃水浴加熱反應(yīng)20 min 時,COD(化學(xué)需氧量)去除率達到66.7%。徐雨芳等[10]采用混凝-Fenton試劑處理機械洗滌廢水,結(jié)果表明,經(jīng)過混凝沉淀-芬頓氧化處理,COD的總?cè)コ蕿?4.9%,去除效果良好。
本研究對混凝-芬頓氧化協(xié)同處理采油廢水的效果進行了研究,通過正交試驗,確定了最佳混凝條件,并對混凝處理后的廢水采用芬頓氧化方法進行進一步處理,以期為利用混凝-芬頓法處理采油廢水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樣品
采油廢水來自陜西省延安市延長石油集團某采油廠,采油廠廢水各項參數(shù)見表1。水樣采集后用濃鹽酸調(diào)節(jié)水樣至pH≤2,在5 ℃下保存在恒溫箱中備用。
1.2 主要試劑
聚丙烯酰胺(PAM)、三氯化鐵(FeCl3)、氫氧化鈉(片狀)、聚合氯化鋁(PAC)、鄰苯二甲酸氫鉀、硫酸亞鐵(FeSO4)均為分析純,購自天津市科密歐化學(xué)試劑有限公司。鹽酸為優(yōu)級純,購自開封東大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試劑廠。H2O2(30%)為分析純,購自鄭州派尼化學(xué)試劑廠。
1.3 試驗儀器
COD測定儀(ET1151M,上海歐陸科儀有限公司)、多功能消解器(ET3150B,上海歐陸科儀有限公司)、便攜式濁度測定儀(HI93703-11,意大利哈納)、數(shù)顯六聯(lián)電動攪拌器(JJ-4,常州國華電器有限公司)、pH510酸度計(美國優(yōu)特儀器有限公司)、電子天平(ALB-224,賽多利斯科學(xué)儀器有限公司)、電熱恒溫水浴鍋(HH-S8,北京科委永興儀器有限公司)、電熱鼓風(fēng)干燥箱(DHG-9070A,上海一恒科學(xué)儀器有限公司)、智能生化培養(yǎng)箱(SPX-150B,上海瑯玡實驗設(shè)備有限公司)。endprint
1.4 試驗方法
1.4.1 混凝試驗 混凝試驗采用延長石油集團某采油廠采油廢水樣品進行。所有的混凝試驗均是在250 mL燒杯中加入采油廢水200 mL,使用不同條件下的混凝劑攪拌。投藥后以250 r/min攪拌2 min,隨后在50 r/min下攪拌5 min[7],最后沉淀30 min。取上清液樣品分析其濁度和COD去除率。試驗中,使用5%鹽酸溶液和5% NaOH溶液調(diào)節(jié)廢水的pH。
1.4.2 芬頓試驗 芬頓試驗利用經(jīng)過混凝處理后的水樣進行。所有的芬頓試驗均是在250 mL燒杯中加入200 mL水樣,使用不同條件下的氧化劑攪拌。投藥后在250 r/min下攪拌一定時間,然后在50 r/min下攪拌一定時間,最后沉淀30 min。取上清液樣品分析其濁度和COD去除率。試驗中,廢水的pH用5%鹽酸溶液和5%NaOH溶液進行調(diào)節(jié)。
1.4.3 數(shù)據(jù)分析 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8.0進行統(tǒng)計分析,ANOVA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Excel作圖。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化學(xué)混凝試驗
2.1.1 混凝劑投加量對采油廢水濁度和COD去除率的影響 為了選出效果最佳的混凝劑,本試驗選用常用的混凝劑PAC和FeCl3進行,在相同的投加量下比較兩種混凝劑的混凝效果。采油廢水中加入混凝劑后,產(chǎn)生了絮體,但由于水樣本身雜質(zhì)多,在混凝劑較少時,產(chǎn)生的絮體不足以將懸浮物和可溶性有機物全部吸附沉降。當混凝劑投加量增大時,可以吸附更多的懸浮物和可溶性有機物,能達到較好的混凝效果[11]。
量取6份200 mL廢水水樣,室溫條件下,調(diào)節(jié)水樣使其pH=7,分別加入25.00、50.00、100.00、150.00、200.00、300.00 mg/L的FeCl3和 PAC,攪拌后靜置30 min,取上清液分析其濁度與COD去除率。
由圖1可知,F(xiàn)eCl3在較低投加量下即可達到較好的濁度去除效果,PAC則隨著其投加量的增加,濁度去除增加。PAC在較低投加量下即有明顯的COD去除效率,隨投加量增加COD去除效率明顯下降;而FeCl3則隨其投加量的增加,COD去除效率變高。試驗結(jié)果表明,混凝劑投加量顯著影響COD去除率,隨FeCl3投加量的增加,COD去除率顯著增加;在FeCl3投加量為300.00 mg/L時,COD去除率最大,為45.60%,濁度去除率為81.47%,此為FeCl3最佳投加量。綜合考慮,F(xiàn)eCl3為最佳混凝劑。
2.1.2 PAM投加量對采油廢水濁度和COD去除率的影響 量取6份200 mL廢水水樣,室溫條件下,調(diào)節(jié)水樣pH=7,分別加入0.25、0.50、0.75、1.00、1.25、1.50 mg/L的PAM,300.00 mg/L的FeCl3,攪拌后靜置30 min,取上清液分析其濁度與COD去除率。試驗結(jié)果見圖2。
結(jié)果表明,PAM的投加量對COD去除率有顯著影響,對濁度的去除效果不明顯。在PAM投加量為0.50 mg/L時,COD去除率最大,為48%,此時濁度去除率為96.35%,此為PAM最佳投加量。
用PAM作為助凝劑對混凝效果有顯著影響。當加入PAM時,濁度的去除率均大于90%;且當PAM投加量大于0.50 mg/L時,COD去除率出現(xiàn)下降趨勢,這主要是由于PAM的電中和作用和吸附橋架作用的影響。當投加量小于0.50 mg/L時, PAM不足以形成足夠的橋鏈;而當PAM投加量大于0.50 mg/L時,高分子物質(zhì)濃度過大,對懸浮物產(chǎn)生保護作用,造成再穩(wěn)現(xiàn)象,從而導(dǎo)致COD去除率逐漸下降[12,13]。
2.1.3 pH對采油廢水濁度和COD去除率的影響 量取5份200 mL廢水水樣,室溫條件下,調(diào)節(jié)水樣pH=3、5、7、9、11,分別加入0.50 mg/L的PAM,300.00 mg/L的FeCl3,攪拌后靜置30 min,取上清液分析其濁度與COD去除率,試驗結(jié)果見圖3。由圖3可知,pH對濁度的去除率有顯著影響。pH=7時,濁度去除率最大,為98.00%;COD去除率為16.60%,此為最佳pH。
pH是影響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這主要因為混凝劑在水解反應(yīng)中會不斷產(chǎn)生H+。因此,要保持水解反應(yīng)的充分進行,應(yīng)在水中加入堿中和H+,否則水解反應(yīng)不充分,對混凝過程不利;但若pH過高,水解反應(yīng)生成的沉淀物將溶解生成絡(luò)合陰離子,也會影響混凝效果[14]。
2.1.4 溫度對采油廢水濁度和COD去除率的影響 量取5份200 mL廢水水樣,調(diào)節(jié)水樣pH 7,調(diào)節(jié)水樣溫度為20、35、45、55、70 ℃,分別加入0.50 mg/L的PAM,300.00 mg/L的FeCl3,攪拌后靜置30 min,取上清液分析其濁度與COD去除率。試驗結(jié)果見圖4。由圖4可知,溫度對COD的去除率有顯著影響。室溫(20 ℃)下,COD去除率最大,為54.50%;濁度去除率為95.89%,此為最佳反應(yīng)溫度。
溫度對混凝效果影響顯著。隨著溫度的升高,布朗運動變強,影響顆粒的脫穩(wěn)凝聚和鐵離子的水解,使得形成的絮凝體少部分下沉。產(chǎn)生的絮體多而比重輕,沉淀速度慢,微絮體難以形成大絮團,不利于絮凝處理,從而影響處理效果[15]。因此,不需外加熱源就可以達到良好的混凝效果,可以節(jié)省運行成本。
2.1.5 正交試驗 根據(jù)以上各因素對混凝效果的影響,固定反應(yīng)溫度為室溫(20 ℃),本試驗設(shè)計了以FeCl3投加量、PAM投加量、pH為變量的3因素3水平的L9(33)正交試驗(表2)。分別以濁度去除率和COD去除率為指標,確定混凝試驗的最佳工藝條件,結(jié)果見表3。由表3可知,以濁度去除率為指標時,影響混凝試驗的因素主次關(guān)系依次為pH、PAM投加量、FeCl3投加量。此時的最佳混凝條件為FeCl3、PAM投加量分別為300.00、0.50 mg/L,pH 7。當以COD去除率為指標時,影響混凝試驗的因素主次關(guān)系依次為FeCl3投加量、PAM投加量、pH。此時的最佳混凝條件為FeCl3、PAM投加量分別為300.00、0.50 mg/L,pH=7,與前者相同。此條件下,采油廢水的濁度去除率為95.89%,COD去除率為54.50%。endprint
2.2 芬頓試驗
由于采油廢水成分復(fù)雜,單一的混凝處理并不能使處理效果達到國家排放標準,因此采用芬頓氧化法對混凝處理后的廢水作進一步處理。本試驗設(shè)計了以H2O2、Fe2+投加量、pH及反應(yīng)時間為變量的4因素3水平的L9(34)正交試驗[16-18](表4)。以COD去除率為指標,確定芬頓試驗的最佳工藝條件,結(jié)果見表5。由表5可知,以COD去除率為指標時,影響芬頓試驗的因素主次關(guān)系依次為:H2O2投加量、反應(yīng)時間、pH、Fe2+投加量。此時的最佳混凝條件為H2O2、Fe2+投加量分別為10.00、1.00 mmol/L,pH=4, 反應(yīng)時間為30 min。此條件下,水中COD濃度從5 570 mg/L下降至1 960 mg/L,COD的去除率達到64.80%。
3 小結(jié)與討論
影響混凝效果的因素主要有采油廢水水質(zhì)、混凝劑的種類、混凝劑投加量、助凝劑投加量、pH、溫度等。
1)在投加量相同的條件下,混凝劑FeCl3比PAC對采油廢水濁度和COD的綜合去除效果好?;炷齽┩都恿繉OD去除率影響顯著,且COD去除率隨混凝劑FeCl3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
2)以PAM作為助凝劑,當其投加量為0.50 mg/L時,對COD去除效果最好,但PAM投加量對濁度去除率的影響不明顯。pH是影響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在pH=7時,濁度去除效果最好,但COD去除率變化不大。升高溫度不利于混凝,室溫條件下,不外加熱源即可達到良好的混凝效果。
3)利用正交試驗確定的最佳混凝條件為室溫(20 ℃),F(xiàn)eCl3、PAM投加量分別為300.00、0.50 mg/L,pH=7,此條件下COD去除率為54.50%,濁度去除率為95.89%。
4)采用芬頓氧化法對混凝處理后的采油廢水作進一步處理,在室溫(20 ℃)條件下,H2O2、Fe2+投加量分別為10.00、1.00 mmol/L,pH=4時,COD去除率達到64.80%。
參考文獻:
[1] 劉國強,王 鐸,段傳慧,等.外置式超濾膜生物反應(yīng)器處理油田廢水[J].化工環(huán)保,2006,26(3):226-230.
[2] 李 婷,陳 冰,馬 虹.UV-Fenton催化氧化法對采油廢水中多環(huán)芳烴的處理效果[J].環(huán)境工程學(xué)報,2012,6(10):3475-3480.
[3] 李大鵬,樊慶鋅,周 定.油田聚合物采油廢水混凝處理方法的試驗研究[J].環(huán)境科學(xué)學(xué)報,2000,20(增刊):64-68.
[4] 龐娟娟.電解法處理采油廢水的研究[J].電力環(huán)境保護,2008, 24(1):57-60.
[5] 高賽男,王俊儒,黃翔峰,等.采油廢水生物法處理出水活性炭吸附試驗研究[J].環(huán)境科學(xué)與技術(shù),2010,33(12):56-61.
[6] 吳新民,王曉昌.斜板混凝沉降—過濾法處理低滲透油田采油污水的研究及應(yīng)用[J].工業(yè)水處理,2009,29(4):50-53.
[7] 張曉輝,吳 飛,崔建宇,等.O3-GAC工藝對高含鹽采油廢水深度處理試驗研究[J].環(huán)境工程,2010,28(增刊):4-6,21.
[8] 吳小娟,王 兵,楊德敏,等.多相催化臭氧化處理采油廢水試驗研究[J].水處理技術(shù),2012,38(2):79-83.
[9] 朱茂森,尚 進,胡筱敏,等.混凝—電凝聚技術(shù)處理三次采油廢水研究[J].安全與環(huán)境學(xué)報,2008,8(3):44-47.
[10] 徐雨芳,畢 琴,趙玉明.混凝-Fenton試劑氧化工藝處理機械廠洗滌廢水[J].污染防治技術(shù),2010,23(3):1-3.
[11] 郭沛涌,陳克誠,劉 英.化學(xué)混凝法處理制革廢水中鉻的研究[J]. 工業(yè)水處理,2008,28(9):37-39.
[12] VELI S, OZTURK T, DIMOGLO A. Treatment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s leachate by means of chemical-and electro-coagulation[J].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2008,61(1): 82-88.
[13] 由培遠,陸曉華.焦化生化外排水電絮凝和化學(xué)混凝的深度處理[J].環(huán)境科學(xué)與技術(shù),2010,33(6E):337-340.
[14] 周 芬,汪曉軍.化學(xué)—混凝沉淀處理含氟含重金屬廢水研究[J].環(huán)境工程學(xué)報,2012,6(2):445-450.
[15] 耿炤宇,董春娟,王增長.化學(xué)混凝強化去除微氧EGSB出水中的TP[J].中國給水排水,2010,26(9):124-127.
[16] 伏廣龍,姬湄春,郭俊晶.芬頓試劑處理甲氰菊酯農(nóng)藥廢水的試驗研究[J].湖北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13,52(13):3031-3032.
[17] 何玉潔,陳 衛(wèi),鄭曉英,等.芬頓氧化PAM助凝法預(yù)處理高濃度煙草香料廢水試驗[J].河海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2012, 40(5):525-529.
[18] 高愛舫,吳財松,高 鵬,等.Fenton試劑氧化處理油墨廢水的條件優(yōu)化[J].湖北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12,51(18):3999-4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