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開
年糕,漢族傳統(tǒng)食物。春節(jié),我國很多地區(qū)都有吃年糕的習(xí)俗。年糕有黃、白兩色,象征金銀,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年糕在江南人眼里的地位就如北方人的餃子,是我們生活中不能缺少的美食。炒的、炸的、煮的,家鄉(xiāng)的空氣中總有年糕的淡淡清香飄浮著。如果真的有一種食物可以勾起人的鄉(xiāng)念、鄉(xiāng)愁,那么,我記憶中的故鄉(xiāng)一定有年糕的味道。
奶奶做的糯米年糕軟軟的,白白的,有點“肥肥胖胖”的感覺,從里到外露著一種可愛的氣息,讓人有一種想要一口把它們都吞下去的沖動。但奶奶說:“年糕不能這樣吃,你會噎著,年糕要一口一口,慢慢地嚼。”
我伸手從熱氣騰騰的鍋里取出一團鋪滿白色粉末的年糕,好燙,小小咬下一口,沒有紅燒肉的咸滑香醇,也沒有冰糖葫蘆的酸甜可口,它沒有什么味道,像是忘了加料的包子。它總是淡淡的,細(xì)膩的,就像奶奶的味道。
那是小時候的記憶,我在奶奶懷里長大,熟悉奶奶的味道,就像年糕,平淡卻有韌性。年糕在我嘴里被碾碎,又粘在一起,又碾碎,外面裹著的淀粉漸漸融在年糕里,開始散發(fā)出一點點的甜味。奶奶的感覺也是這樣,越嚼越甜,越品越溫馨,平凡而又特殊,不奢華,卻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的味道。年糕在我嘴里越來越甜,我感受它帶給我,像奶奶那般普通卻也真真切切、實實在在的“味道”,讓人難忘的味道……
奶奶的年糕就是這樣,不用加什么酸甜苦辣的調(diào)味料,只需奶奶用最普通的材料和自己充滿愛的雙手慢慢揉,慢慢揉,花費長長的時間來揉出最真實的味道,比醬油、米醋、辣椒醬更實在、更可口。
奶奶告訴過我,面粉團什么的揉得時間越長,力氣花得越大,揉出來的東西就越好吃。人生也是這樣,越是踏實,越是努力,就離成功越近,這就是奶奶和她的年糕告訴我的。
如今,奶奶已經(jīng)揉不動年糕了,回奶奶家也只能吃買來的年糕,但我卻發(fā)現(xiàn)這個鎮(zhèn)里的年糕味道竟和奶奶做的一樣,我以為奶奶大方,把手藝傳給了鄰居們,后來才發(fā)現(xiàn)原來這個鎮(zhèn)上的人們都和奶奶一樣善良樸實,吃苦耐勞。哦!原來都一樣,只要肯花時間,花精力,每個人都可以同樣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