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赟
今早,陶為把我從睡夢中喚醒,說是去掏麻雀。
我倆來到小樹林里。樹葉在初升太陽的照耀下顯得格外翠綠,露珠在葉片中滾動,風(fēng)一吹,露珠就像下雨似的灑了下來。我們在一棵約四五米高的槐樹邊停下來。我順著陶為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見樹杈上有個用草圍成的像小籃子似的東西,這就是麻雀窩。我隱隱約約聽到窩里傳來的小麻雀啼叫聲。我想,麻雀媽媽一定出去覓食了,小麻雀們再焦急地等待著媽媽歸來……
陶為興奮地對我說:“看我的!我把它們掏出來,萬一小麻雀掉下來,你就在下面接著?!蔽掖饝?yīng)了。只見陶為搓了搓手,抖了抖身子,三下兩下就爬了上去。他說,窩里有兩只小麻雀,它們有圓溜溜的小眼睛,灰色帶斑點的羽毛,可愛極了。我仰著臉看,冷不防一只灰色的小東西從樹上掉了下來。我剛想伸手去接,可只聽到“啪”一聲,小麻雀就掉到了草地上。它貼著草地一動不動,我暗暗自責(zé)動作太慢,沒能接住它。
我小心翼翼地將小麻雀捧在手心,并仔細端詳它。只見它那嫩黃的喙邊有星點血跡,眼睛微微閉著,那羽翼未豐的雙翅展開著,好像正準備飛行似的。這時陶為從樹上下來,手里還握著另一只小麻雀。他見我眉頭緊鎖著,就說:“可不是我把它碰下來的,我去捉它,它撲騰雙翅想飛,可是它的羽翼實在太單薄了,所以就摔下來了……”幸好地上長著厚厚的草,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此時,我手里的小麻雀竟奇跡般地睜開了雙眼,我愛憐地看著它。過了好一會兒,受傷的小麻雀動彈起來,它先是試著拍打了一下翅膀,接著迅速加快,最后,它猛蹬雙腳,奮力地飛了起來。它時高時低,左右搖晃,我真擔(dān)心它會再次跌落在地。事實證明,我的擔(dān)心是多余的。只見它艱難地飛行著,漸漸離我們遠去了。
我望著小麻雀越來越模糊的身影,驟然明白了一個道理:在成長的路上,新生事物身上總有一種頑強的生命力,它們不管前面有多少艱難險阻,都會勇往直前。陶為也被小麻雀那不折不撓的精神所感動,毅然地放飛了手中的小麻雀。
◆江蘇射陽縣新洋農(nóng)場中心小學(xué)五(1)班
指導(dǎo)老師:王 冠
文章寫得細致入微,不但寫了兩個孩子捉鳥、接鳥、觀察鳥、放鳥的過程,還對人物的心理活動進行了刻畫,令人稱贊。小作者能從受傷的小麻雀身上體會到一種可貴的精神,使文章的思想得到升華。這種有感而發(fā)的情感必然引起讀者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