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還是不賣?”政府財政緊張時總會一邊盤點著國有企業(yè)、土地和基礎設施等國有資產,一邊思考這一問題。在Dag Detter 和Stefan F?lster看來,上述疑問是個“虛假問題”,其主張采用賣和不賣之外的第三種辦法。也就是撥出部分指定的資產,成立“國家財富基金”,將其作為一種控股公司,由專業(yè)的管理者運作,這些專業(yè)的管理者可以像運作自己的公司那樣自由開展運營工作。其中的重點在于國有資產的收益,而非所有權。
政府擁有數以萬億計的資產,從公司到森林等自然資源。這些國家資產往往得不到良好的管理,甚至沒有登記。例如希臘,至今沒有建立合理的土地注冊制度。全球有數十個國家都設有資產管理機構,但這些機構通常由政府部門運作,而不是外部專家。僅有1.5%的國有資產實現了“政治隔絕”,能市場化地估值,自由重組、出售和兼并等。
在Detter看來,公共財富是“一類數額巨大的、被忽視的資產”。雖然很難計算這筆資產規(guī)模到底有多大,但公共“商業(yè)”資產(公司股份、地產等)總額約為75萬億美元,是全球養(yǎng)老金的兩倍、主權基金的10倍。這個數字還是保守值,因為沒有計算地區(qū)和地方政府持有的資產,不過Detter預計這一數字可能是中央政府持有的資產的2或3倍。
例如,美國聯邦政府擁有的建筑物的賬面價值達1.5萬億美元,持有全美25%的土地。這些國有資產的潛能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