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漢明 盧宗軍 王熙富
摘 要 南方紅豆杉是我國的一種珍貴樹種,是用材、園林綠化和藥用林為一體的樹種。隨著對紅豆杉的價值被充分運用起來,通過幾年的對野生南方紅豆杉的采種育苗繁殖、培育和低丘造林試驗,積累了一些培育和造林技術經驗,對紅豆杉的繁殖栽培及造林技術做出總結,以供參考。
關鍵詞 紅豆杉;繁殖;栽培造林
中圖分類號:S762.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5)18-0-03
南方紅豆杉,紅豆杉科紅豆杉屬,學名Taxus chinensis (Pilger)Rehd. var. mairei(Lemee et Levl.)Cheng et L. K. Fu,是集藥用、材用、綠化觀賞為一體,社會效益、生態(tài)效益、經濟效益價值極高的珍貴樹種,廣西主要分布于柳北融水苗族自治縣九萬大山林區(qū),在元寶山區(qū)和滾貝老山也有少量分布[1]。由于其價值很高,紅豆杉在黑市價格不斷提升,導致一些不法商販進林區(qū)非法高價收購紅豆杉木材、樹枝樹皮、樹蔸(雕刻用),造成該縣境內有限的南方紅豆杉數量急劇減少,甚至瀕臨滅絕。為了保護這一珍稀物種,維持生態(tài)平衡,采用人工繁殖培育南方紅豆杉,擴大種源數量是很有必要的。自2004年開始,進行南方紅豆杉野生苗引種、采種育苗、扦插繁殖,積累了育苗、造林經驗和技術[2]。
1 采種育苗
1.1 種子采摘
南方紅豆杉花期3-4月,5月中旬開始結實,種子10月進入成熟期,至10月底外被的肉質假種皮逐漸變成深紅色,11月中旬掉落,最佳采摘期在10月底-11月上旬。種子采收后及時搓去假種皮、果柄,淘汰未成熟和壞的-種子。注意不要過早采摘種子,否則會因胚沒有完全長成,沙藏一段時間就會全部融化,造成很大損失。
1.2 種子貯藏
南方紅豆杉種子有一年的生理成熟期,當年11月中旬采摘后需要貯藏兩冬一夏,至第三年的3-4月播種。在較長的貯藏期間要保證種子完好,管護尤其重要。從實際貯藏效果來看,南方紅豆杉種子適宜在陰涼通風的室內沙藏,溫濕度易控制。一般溫度控制在17~30 ℃,濕度控制在60%~75%。沙子要用高錳酸鉀500倍液消毒過的新沙(采用中沙,細沙易積水,粗沙不藏水),防止舊沙帶菌浸染。種子用高錳酸鉀300倍液短時浸泡消毒。沙床寬度1 m,高度25 cm,長度視房間環(huán)境而定,種子可分3層沙藏,每層間隔3~4 cm,沙藏好后淋透一次水,以后每周檢查濕度,發(fā)現(xiàn)沙子過干要及時淋水,保持沙子濕度在60%~75%。少部分(4%~5%)完全成熟的種子會在沙藏至次年4月就開始發(fā)芽,要注意檢查,及時移植,避免損失。
1.3 苗圃育苗
1.3.1 苗圃地選擇與整地
南方紅豆杉喜濕潤環(huán)境,苗圃地應選擇光線充足、背風且排水良好的土層肥厚疏松的地塊做苗床。苗圃地應深翻并精細耕作,清除雜草灌木,揀凈草根、樹根、石塊,平整后起苗床,床寬1 m,高20~25 cm,溝寬30 cm(步道),為方便除草施肥、淋水等管理,苗床長度8~10 m較合適。苗床起好后在上面鋪一層3~5 cm厚黃心土。
1.3.2 適時播種
種子經過一年沙藏后,至3月底-4月初即有部分裂口露白,可篩出種子洗凈,用高錳酸鉀500倍液浸泡消毒10 min,清水洗凈,稍晾干后即可播種。播種方式可撒播和條點播,由于該樹種一年生苗就有3~4個分杈,冠幅較大,為節(jié)省間苗人工和方便管理,宜采用條點播,行距15 cm,株距3 cm,播后用碎土蓋好,667 m2播種量為12~15 kg。
1.3.3 管理
(1)苗圃遮陰。播種后苗床可以蓋膜,要搭好遮陰棚,當年4-8月生長前期和中期遮陰度70%,9月后為50%,邊緣也要遮陰。培育二年苗前期還需要遮陰40%,至9月中下旬再揭去遮陰網。
(2)病蟲害防治。幼苗出土后,易感染病菌而發(fā)生根腐和猝倒病,重在“防”,在幼苗出土每隔7 d噴800倍托布津或半量式波爾多液,交替使用,向幼苗莖干和葉背、葉面噴施。土壤病蟲害也要及時預防,用敵克松和辛硫磷水劑澆根,中期加用一次呋喃丹。
(3)除草、施肥、淋水。第一年苗木生長前期施肥可用0.2%的尿素水液噴施,每隔30 d施一次,中后期苗木健壯了可以施用復合肥(氮、磷、鉀比例15∶15∶15),在行間開溝施肥,667 m2施30~35 kg。第二年施肥可視抽梢情況來施用,南方紅豆杉一年抽梢3次,分別在3月下旬、5月中旬、8月下旬,第一次抽梢前可行間溝施尿素,667 m2用量25 kg,第二、第三次抽梢前施用比例為15∶15:15的復合肥50~60 kg,也是采用行間溝施,其它時間可酌情噴施葉面肥。
(4)苗木出圃。經過精細管理,一年生苗木高達到15~25 cm,地徑0.3 cm以上,分枝3~4個即可出圃。二年生苗木高達到50~80 cm,地徑0.6 cm以上,分枝7~10個可出圃。
2 造林技術
2.1 造林地選擇
南方紅豆杉原始生境一般是在海拔700~1 300 m山地及溝谷旁,常與殼斗科、山杜英科等多種闊葉樹混生,喜在濕潤氣候環(huán)境和土壤肥沃、土層深厚、潮潤的山地生長,氣候適應性強,年均溫11~16 ℃,最低極值可達-11 ℃。人工種植造林地可選擇海拔200~700 m土層濕潤、深厚、肥沃的半陽坡、半陰坡。
2.2 造林備耕
造林地全面清除雜草灌木后,按長50 cm×寬40 cm×深30 cm挖種植坎,回填表土至1/2。株行距3 m×3 m。
2.3 苗木選擇
人工育苗的南方紅豆杉適應性較好,一年生和二年生長勢旺盛、健康無病蟲害的苗木均可上山造林。
2.4 造林時間與方式
造林適宜時間是2-3月苗木春梢萌動之前,選擇陰雨天隨起隨種。南方紅豆杉屬淺根系植物,須根發(fā)達,主根不明顯,一年生和二年生苗木種植后前2 a不耐旱,夏季忌烈日暴曬,易失水死亡,造林方式宜采用與闊葉樹種混交或在大強度間伐過的杉木林下種植(郁閉度0.3~0.4),也可以混種些如油桐類速生樹種用作遮陰,第三年后逐漸砍掉。
2.5 起苗、定植
南方紅豆杉苗木根系發(fā)達,新根黃白色肉質,密被短絨毛,很脆嫩,易折斷,起苗要注意盡量不傷根系,從旁邊用小鏟輕輕挖起,陰雨天起苗可以不帶土團或帶少量土即可,稍作修剪即可運至造林地,用黃泥水漿根后再種植。入坎定植時要注意舒展根系(不能卷根,否則30 d后苗木就會死亡),埋土至根系上方3~5 cm壓緊踩實,上面再鋪一層1~2 cm浮土。
2.6 撫育管理
2.6.1 除草
種植頭3 a每年要除草2~3次,時間安排在4月上旬、6月下旬和9月底,除草方式宜采用割草,并將草覆蓋在樹蔸周圍,不清出林外,以保持苗木水分養(yǎng)分,防止高溫季節(jié)水分蒸發(fā)過快苗木失水死亡。
2.6.2 松土、擴坎、施肥
造林后1~3 a的6月和9月結合除草各進行一次松土、擴坎、施肥,擴坎50 cm,松土15 cm,松土后在距樹蔸兩側20~25 cm開兩條長30 cm,寬15 cm,深12 cm的施肥溝,施入肥料后蓋土壓實。第一年第一次施肥可施用尿素,株用量為25 g,第二次施用氮、磷、鉀比例15∶15∶15的復合肥,株用量為50 g,第二年第一次施用尿素株用量為50 g,第二次施用復合肥,株用量為150 g,第三年施兩次復合肥,株用量為250 g。
2.6.3 病蟲害防治
南方紅豆杉與其它樹種林下混種一般少有病蟲害,偶有尺蛾幼蟲尺蠖和象鼻蟲啃食樹梢嫩葉和芽,還有天牛幼蟲啃食樹干,因為數量少,可以人工捕殺即可。
2.6.4 除萌
南方紅豆杉萌芽力很強,種植1 a以上樹干、枝條上即會長出較多的萌芽條,在目前野生種源稀缺的情況下,可在8月后剪取紅豆杉主干上半木質化的萌芽條,保濕帶回扦插圃作扦插繁殖,既能修整樹形,又能使有限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筆者于2008年春,在一片經過大強度間伐的杉木近熟林內做南方紅豆杉林下造林試驗,造林面積2.67 hm2,選用二年生苗木種植,成活率達95%以上,在5 a中每年冬季11月對南方紅豆杉進行地徑、樹高生長量測定,有關數據如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南方紅豆杉生長還是比較快的,種植5 a平均地徑增長了3.94 cm,平均樹高增長了2.9 7m,說明大面積人工種植南方紅豆杉,解決目前原料緊缺,形成產業(yè)化發(fā)展是可行的,發(fā)展前景廣闊。
3 培育過程中的問題探討
3.1 種子沙藏是室內好還是室外好
南方紅豆杉種子生理后熟期長達1 a,育苗是否成功,貯藏很關鍵。多數人選擇室外貯藏,其實有很大的弊端。室內沙藏種子溫、濕度易于控制,相對封閉的空間還能防止如鼠類、蟲類侵害,減少損失。而室外沙藏易受天氣影響,溫、濕度不好控制,一旦積水就會導致種子發(fā)生霉變、腐爛,造成很大損失,還有鼠類危害、蟲害都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3.2 南方紅豆杉造林是種植純林好還是林下種植好
南方紅豆杉種植前二年生長還是比較慢的,根系生長跟不上枝葉生長,一年生的幼樹就會萌生大量的枝葉,水分散失很快,在6-8月高溫時期極易受到日灼而造成植株死亡。本所在一個低矮的小山頂種植過南方紅豆杉純林,4 500株健壯苗木當年就因為經受不了日灼,死掉1/2,第二年緊急種植油桐以圖遮蔭,但是剛種的油桐長勢也不快,無法起到遮蔭效果,結果也一樣,最后僅剩下500多株。而在杉木林下種植的紅豆杉成活率95%以上,根本不受影響,長勢良好。
經過幾年的觀察,發(fā)現(xiàn)南方紅豆杉生長至5 a以后還是需要較為充足的陽光才能增長樹勢,促進植株花芽及早分化,提早開花結果。2008年在一片菜地里引種了100株南方紅豆杉,菜地種植蔬菜、豆類、瓜類,間接起到遮蔭效果,苗木生長良好,至2012年,7 a樹齡就開始開花,2013年就已經開始結果,由于陽光充足,胸徑最大的已經達到9 cm,高度達到5 m。而同樣樹齡在杉木林下種植的南方紅豆杉高生長也達到5 m,可胸徑最大的只達到5.5 cm,無開花的植株出現(xiàn),原因明顯是因為陽光不足導致徑級生長減緩。因此,南方紅豆杉造林模式還是采用前期林下種植或者采用與速生樹種混種,5 a后伐除其他樹種讓其獨立生長才是最佳選擇。
參考文獻
[1]潘天林.南方紅豆杉仿野生林地造林技術[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3(10).
[2]朱志軍.南方紅豆杉造林關鍵技術研究[D].杭州:浙江農林大學,2011.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