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楓 姚海濤
《荒原問道》是作家徐兆壽教授在甲午年奉獻給讀者的一部精神大餐。作品一經(jīng)面世,即轟動金城,并在北京大學召開的研討會上,受到眾多專家學者的贊譽。
這是一部探討知識分子面對荒誕和空虛的現(xiàn)實,遭遇精神危機的作品。小說著眼于知識分子與時代的關系,創(chuàng)設“荒原”意象,采用雙線交叉的藝術(shù)布局,運用虛實兼用的寫作手法,多維刻畫了陳子興和夏木兩個學富五車卻困惑迷茫,把荒原作為精神依托的兩代知識分子的形象,生動詮釋了知識分子與社會的關系。
小說講述了兩個人,或者說是兩代人的跌宕故事。
作品的一條線寫的是老一代知識分子的人生及其心路歷程。夏木,大學畢業(yè)自京城到地處荒原的西遠大學任教,經(jīng)歷了當右派、被勞教、做農(nóng)民、再高考……一系列波折,平反昭雪后重在西遠大學教書,在嫉妒排擠和其它諸多不順心中出走荒原。另一條線寫的是新一代知識分子在當代社會中的經(jīng)歷與精神碰撞。陳子興,中學時代與老師相愛。黃老師因不堪社會重壓而出走。他讀研后回到荒原當了西遠大學教師,與夏木成為忘年之交。夏木出走,他苦苦尋覓,無意中偶遇已經(jīng)失蹤20余年的黃老師。大喜中,黃老師卻不幸亡命于地震。陳子興抱著她的骨灰離開西遠大學,去了他們都曾向往的希臘。
小說描摹了20世紀50年代至當下知識分子的社會生態(tài)、心靈軌跡和精神彷徨,時間跨度長達一個甲子。在空間上,小說沖破大學校園的囿禁,將知識分子這一群體置放于社會滄桑變遷的大背景下,在一系列社會重大變革中敘寫其工作生活、命運沉浮,以及群體內(nèi)部、群體與社會的精神撞擊,跨越了大學與城市、大學與農(nóng)村以及荒原與北京、上海乃至國外。小說特別注重對知識分子心性、心境、胸懷等內(nèi)心世界的書寫,揭示了知識分子孜孜不懈的精神求索。作品宏觀上氣勢磅礴、縱橫捭闔,節(jié)點上細致入微、開掘深刻,堪稱是一幅新中國社會史和知識分子命運史、思想文化史的恢宏長卷,其中有如椽巨筆的大寫意勾勒,更有重要斷面上工筆重彩的刻畫,被學者一致譽之為近年來“精神性長篇小說”不可多得的佳作。
《荒原問道》成功地塑造了兩個知識分子,或者說是兩代知識分子的典型形象。
夏好問是新中國成立后最早培養(yǎng)出的一代知識分子形象。他生于京城,出身于知識分子家庭,為免受政治運動的劫難背井離鄉(xiāng),孤孑委身荒原大學,因一首詩歌被同類在曲解中無限上綱,和許多優(yōu)秀知識分子一道被打成右派,在荒原上的農(nóng)場接受勞教。在那場國人熟知的大饑饉中,他逃出農(nóng)場,留下一條活命。為了生存、也為了在不遭政治運動的沖擊,他決心遠離城市、遠離知識分子聚集的是非之地,埋名與當?shù)卮箨爼浀呐畠虹娗锵憬Y(jié)緣。20余年間,他種地、放羊、當民辦教師、鄉(xiāng)村醫(yī)生,與秋香生養(yǎng)了三個兒子,且不斷經(jīng)歷著坷坎。高考制度恢復時,命運陰差陽錯地把他送進西遠大學。撥亂反正中,夏木冤案得以昭雪,他又重啟教書生涯。夏木精通文史哲,醫(yī)術(shù)高明,是學生的精神偶像。而他本人卻因遭受當年迫害過他,當下又是系主任的山之寬的打壓排擠,也受到部分不學無術(shù)者的嫉妒和畏懼于權(quán)勢者的躲避。這些,又一次使他陷入痛苦的沼澤。他用自己的方式默默與學術(shù)專制的山主任、種種社會“新潮”觀念、權(quán)勢和不正之風以及不和諧的家庭生活抗爭……他遵從算命先生“少言避禍”叮囑,鉆在自己構(gòu)建的堡壘里,苦苦在精神荒原里尋覓道路。最后離家出走,匿跡于西部荒原世界。夏木的形象,一個典型的殉道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文人形象。
“我”,小說中的一號主人公陳子興,是改革開放后的新一代知識分子。他從荒原腹地走出,戈壁大漠養(yǎng)育了他。他中學時與年長自己20歲的英語老師黃美倫相愛。他們越過了男女之間的最后一道防線。師生曖昧的“丑聞”暴露后,“我”和“她”的人生運動軌道都發(fā)生重大改變。“我”失去了當年學生優(yōu)先選擇的中專入學考試機會,不堪重壓的黃老師則從學校蒸發(fā)。黃老師像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張,她的離開瓦解了“我”的多米諾長城。許多年后,陳子興在苦讀中完成了從荒原放羊娃到大學老師的角色轉(zhuǎn)換。剛畢業(yè)時,他身上躁動泛濫。在與夏先生說天道地、談古論今中,他暫時找到了心靈停泊的港灣。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知識的遞增、婚姻的不幸,他再次陷入困頓。這是一次如同浩蕩海嘯的困惑,幾乎顛覆了他的“三觀”。他有豐富的知識,卻不知何去何從,好似一條找不到燈塔的船,迷失在浩瀚的海洋。此時,與他靈犀相通的夏木又突然失蹤。在尋找夏先生的過程中,陳子興意外遇到更名換姓的黃老師。他的前方似乎出現(xiàn)光明。他開始再一次尋找著自己前行的方向。黃老師在做慈善事業(yè)中不幸殞命于地震。陳子興茫然地捧著自己心上人的骨灰走上飛機,去了他們許多年前就向往的希臘。
小說為讀者揭示了新中國知識分子在不同際遇里的精神嬗變與追求。
《荒原問道》中的夏好問和陳子興,在時代上是相差30年的兩代知識分子。他們的家庭出身、成長的社會背景和走過人生道路各不相同,對自身歸宿的設計定位也不同。夏木步入社會就遭遇了反右背景下的多舛命運,他拼命融入農(nóng)村。陳子興生在荒原,為擺脫貧困的生存環(huán)境,千方百計想走出農(nóng)村。但是,作為同在大學任教的知識分子,他們都有強烈的獨立人格和精神追求,有中國傳統(tǒng)儒生所具有的共有特質(zhì)。在小說里,作者還用強烈的宗教元素,暗喻了東西方文明在當代中國社會的撞擊與融合。小說中的兩個主角,都飽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教育,但當他們在接受了佛教的濡染和基督教的沖擊后,對自己曾經(jīng)固守的“道”開始了新的探索?!痘脑瓎柕馈罚仁菍η胺叫侣返奶剿?,更是對自己靈魂的拷問。
作品通過對夏木和陳子興形象的刻畫,折射出了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整個知識分子群體乃至國人的迷茫、困頓和求索。作家準確把握了不同時代知識分子的社會生存現(xiàn)狀和文化心理,以藝術(shù)化的手法還原了知識分子群體的孤獨,為讀者打開了一面前人未曾開啟過的大門,是一部大寫中國社會、特別是知識分子人文精神厚重之作。
小說通過人物形象的塑造,回答了當代中國“不能丟棄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根與本,也要與時俱進地吸納人類文明的一切優(yōu)秀成果”這樣的社會大命題。
作品通過不同時代社會思潮和眾生言行心理的描述,將當今社會人們思想活躍但又缺失主流文化思想引導、盲目跟風的亂象呈之于讀者,通過主人公夏木、陳子興與眾不同的文化理念秉持以及由其導致的現(xiàn)實生活中遭遇,用鮮活生動的形象告訴人們:我們的社會不能沒有主流文化,我們既要堅守老祖宗數(shù)千年創(chuàng)造傳承的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又要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和發(fā)揚光大祖國文化,還要兼收并蓄地包容吸收優(yōu)秀異域文明,讓中華文化的參天大樹在不斷汲取營養(yǎng)中根深葉茂、永遠先進。
《荒原問道》讓我看到了中國西部的現(xiàn)實荒原,也幫助讀者認識了眼下包括知識分子
內(nèi)的國人心靈荒原,還前瞻出走出荒原的途徑——必須構(gòu)建先進的主流文化。
小說告訴人們,無論現(xiàn)實的荒原多么貧瘠,只要人們順應自然、利用自然、生生不息地頑強創(chuàng)造,才能在與自然和諧相處中營建出適合自己的生存環(huán)境;無論精神的荒原中如何荒蕪,只要人們固本培元,在不斷探索中培植滋養(yǎng)能促進社會發(fā)展的文化正能量,成長于中國幾千年文明沃土上的先進文化,必將會成為激勵人們奮發(fā)向上,成為實現(xiàn)“中國夢”的不竭動力源泉,這就是這部小說要表達的思想。
我期盼現(xiàn)實的大地郁郁青青,更期盼精神的原野蔥蔥蘢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