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70年代,電報是最為便利快捷的通訊工具,特別是遇到急事與遠在異地的親友聯(lián)系,電報是不可缺少的通訊手段,普通電報一般兩小時以內(nèi)就能送達。當電報局的送遞員在家門口喊著收報人的名字讓簽收電報時,收電報的家人往往心頭不由一顫。因為通常,人們只 有在家里發(fā)生重大事情才發(fā)封電報 。如紅白喜事、親友互訪等急事,都發(fā)個電報,及時告知對方。是喜是悲,看罷電文才知分曉。
不過,電報再快,也得人工傳遞,而且價格不菲,電文一個字得花費三四角錢。當時一個職工在食堂就餐,一月的菜金五六元錢足矣,省一個字的錢,足可以到菜店割半斤肉,電報費真應(yīng)了那句古詩“家書抵萬金”。
為了省錢,寫電報就不能如寫信那樣細細道來,洋洋灑灑。電報文字需要逐字推敲,反復(fù)斟酌,精益求精,用古人“吟安一個字,捻斷數(shù)根須”那句話形容一點也不為過。父親讀過幾年私塾,在當時就算是文化人,加之熱心腸,左鄰右舍要發(fā)個電報,老人都來請父親擬稿,小青年也持文稿請父親精簡把關(guān)。
這時的父親,把小飯桌擺在炕頭,取出筆和紙,耐心聽來者的傾訴。來者多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