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金枝
(廈門工商旅游學校,福建 廈門 361024)
現(xiàn)代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早在1924年就指出:“我們作文,要寫出誠實的自己的話,鳴出內(nèi)心的感興。”作文要寫出誠實的、自己的話。這是葉老寫作“主體論”的核心,具體地說,就是:“假若有所表白,這當是有關于人間事情的,則必須合于事情的真際,切乎生活的實況,假若有所感興,則當是不傾吐不舒快的,則必須本于內(nèi)心的郁積,發(fā)乎情性的自然。”我覺得葉老先生所說的即是“我手寫我心”。
職專的學生為什么會懼怕寫作文,為什么一寫作文就假話連篇,胡編生造,作文內(nèi)容又總是簡單空洞?我想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首先,一直以來,不管愿不愿意,很多學校實施的還是應試教育,老師為了應考的需要,往往教給學生一些連自己也不相信的空話、假話、套話,且模式化,公式化嚴重。其次,許多職專學生從小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面狹窄,更主要的一點,是職專學生往往缺乏生活理想和目標,缺乏生活精神支柱,對生活抱無所謂的態(tài)度。如此,他們懼怕寫作文,作文假話連篇,胡編生造也就不難理解了。
陶行知先生所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作為語文教育工作者的我們,如何教學生“做真人”?教學生在作文中“求真”,找到“我手寫我心”的方法和途徑呢?下面淺談筆者在教學中總結(jié)的一些經(jīng)驗。
作為職專語文老師,在教學中最艱難的事莫過于叫學生寫作文,只要一開口布置作文,下面學生就會搖頭嘆氣,他們會說:老師啊,不知道怎么寫,也真沒什么可寫的??!而一旦改作文,就該老師搖頭嘆氣了,因為交上來的作文,內(nèi)容空洞,胡編生造。羅丹說:“生活中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我想,我們的學生缺的就是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如何引導學生做一個有心,用心的生活參與者?我認為首先要讓他們成為一個熱愛生活,關愛他人的人。許多職專學生,生活沒有目的,渾渾噩噩。父母老師社會給與的,接受泰然,覺得理所應當,但不懂感恩和回報。對周遭的人和事漠不關心。這樣的學生當然寫不出感人的文字。曾經(jīng)有一個學生,是個長得很帥的男孩,也很聰明,但是大多數(shù)上課時間他都是在睡覺。我找他談過很多次話,他都是眼神空洞,無所謂的樣子。我知道他是由單身的母親帶大的,由于生活的艱辛致使母親失去了應有的耐心,經(jīng)常動輒打罵他,也常常不能滿足他與其它人一樣的一些物質(zhì)欲望,如給他買名牌手機、運動鞋等。冬天里一個刮風的下午,放學的時候,我將他留了下來,告訴他,我要去他家家訪,他說:“家里沒人,媽媽每天要晚上10 點多才會回家”。我說:“我知道,我也知道你媽媽在哪里上班,我們一起去看看她吧?!彼靡回灥目斩礋o物的眼睛瞟了我一下。無奈的跟著我走。路上,我不斷的找一些話題聊天,他不是默然,就是用單音節(jié)的嗯,啊回應我。我們來到他媽媽賣菜的小攤前,他媽媽正捧著一個保溫瓶,邊吃晚飯邊忙碌地應對來買菜的顧客。他媽媽說她每天清晨4 點就要起床到批發(fā)市場去,中午兩三點回家休息一下,煮點稀飯帶來當晚餐,晚上為了多掙些錢,她總是市場中最后一批離開的,她抓著兒子的胳膊憂心的說:“我每天給他30 塊錢吃飯,可是他不知道為什么還吃得這么瘦?我希望他多讀點書,能上大學啊。”第二天,我又找這個學生,我將他母親給我的感動說出來。我看到他原來空洞的眼睛漸漸有了焦點,有了淚花。我說:你的媽媽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自己早中晚大多以稀飯果腹,你有沒有想過,換作是你過這樣的日子,而心中的愿望只是希望自己的小孩健康,多讀點書,不再重復自己的生活。而你的小孩卻像你現(xiàn)在這樣……?男孩的眼淚一下子如斷線的珍珠。從此男孩開始發(fā)奮讀書,并常常在放學、周末、節(jié)假日幫媽媽運菜,買菜,男孩生活每天比過去辛苦,但眼睛卻比過去明亮,他還開始寫日記,對他每天遇到的人和事進行了觀察和思考,他的日記有時候?qū)懙南裥≌f一樣,精彩極了。
學生通過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情感體驗,品味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惡丑。所以,我們要引導鼓勵學生熱愛生活,關愛他人,學生只要有與自然社會的交流,與他人的交流,就有可能產(chǎn)生個人的思想體會。作為語文教師要善于適時的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和思考,并將這些觀察思考訴諸于文字。哪怕產(chǎn)生的思想平凡且平庸,但也是個性化的,也有值得捕捉的亮點,能“寫出誠實的自己的話,鳴出內(nèi)心的感興?!笔钦鎸嵉膶懻?。
每個人的心底都或多或少收藏著一些記憶,可能是自己切身體驗的,也可能是通過閱讀或別人的述說等所得到的,當這些積淀的記憶與眼前的情景產(chǎn)生共鳴,抑或是所見所聞是自己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情緒都會特別的興奮激動,特別的需要傾訴,那么,將它們訴諸文字便成了很自然的事。在職專教學中,我最大的感受不是學生的閱讀的“量”,而是閱讀的“質(zhì)”。職專的語文教師要指導學生多閱讀一些好的書和文章,古人說“開卷有益”我覺得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太適用了,由于現(xiàn)代媒介的寬廣和自由,學生常常能接觸到一些內(nèi)容低劣甚至惡俗的文字。我曾經(jīng)做過一次“統(tǒng)計”,我叫我教的三個班級的學生每人將他們正在看的和看過的書列一張清單給我,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其中大部分是如《鬼吹燈》、《鬼不語》、《小戶千金》、《穿越到唐朝》、《奜少的女人》、《你擒我愿》之類的鬼怪,穿越的和所謂的言情等低俗小說,文字描述多是遠遠脫離現(xiàn)實,永遠不可能在現(xiàn)實中體驗到的,甚至有很多不該給青少年看的直白的情愛場面描述。而這些內(nèi)容低劣甚至惡俗的文字勢必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向不切實際甚至是不健康的地方,令學生對現(xiàn)實生活缺乏興趣和信心。所以如何引導學生正確的閱讀也是我們職專語文老師的一個必須和艱難的任務。因此,我常常在學生中舉辦閱讀經(jīng)典文章比賽,“書香校園·名著推介”手抄報比賽等。利用各種手段和方式激發(fā)學生閱讀經(jīng)典名著,閱讀有哲理有思辨的文章的沖動和興趣,帶動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和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
現(xiàn)代網(wǎng)絡便捷,我利用網(wǎng)絡建立了一個“我手寫我心”的博客。鼓勵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的將所見所聞所感訴諸文字,即時的傳上來讓大家品讀、欣賞甚至點評。開始的時候圍觀的多,參與的少。我就帶頭將自己寫的一些文章傳上去給學生看,鼓勵他們評價,也鼓勵學生都來發(fā)表甚至轉(zhuǎn)載自己看到的好文字。這漸漸的引起許多學生的興趣。我執(zhí)教語文的一個班級,班主任由于一些原因要換人,班級的學生知道后,不舍之情溢于言表。我鼓勵學生將他們的心里話發(fā)表到博客上。果然晚上開始就有一些學生將他們的文字傳到博客上了。同學們質(zhì)樸純真的話語和情感深深的感動了我和即將離去的班主任,有一個學生這樣寫道:“當初,我們剛進職專時,你是一個青澀得不像老師的老師。你跟我們說:在非正式的場合我們可以直呼你的名字。于是,在下課的或校外我們總喜歡搭著你的肩膀:“嘿,斌哥……在我的心里,你是個可親可敬的大哥?!边€有學生說:“自從你當了我們的班主任,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我們班的男生大都理了像你一樣的板寸頭,不知道為什么,我們突然都覺得這種發(fā)型帥呆了,陽光爆了……斌哥,你可以不要這么帥,不要這么陽光嗎?你、你、你可以不走嗎?”還有學生寫道:“老師,您并不是一位完美的老師。我們師生之間存在著許多誤解和摩擦,我們甚至像吵架一樣,各自用最大的音量,面紅耳赤的沖對方大喊大叫過,想必是您較年輕而我又不成熟的緣故吧,我們常常會因為一些事情,爭論不休,但即使這樣,我始終覺得,你沒有用老師的權威壓制我,強行讓我屈服,你總是用朋友的姿態(tài)與我對話。您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抹不掉的印記。但,就因為這些印記,使我更忘不了您那嚴厲的批評聲,和您那與眾不同的處事風格。學生能真誠平等的與老師對話。真好!”說真話、訴真情、沒有一絲矯情,“情動于心,而形于言”,曾經(jīng)的師生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間。情感是文章的活水源頭,文章是情感流露的自然結(jié)晶。而真摯的情感來自共同的經(jīng)歷和真實的生活。朱熹“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說的應該就是這種情景吧!
總之,怎樣才能產(chǎn)生個性化,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成果呢?人們總是會受到歷史時代,知識經(jīng)驗,思維能力,品德等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學生對新生事物充滿好奇,他們好異想天開,好覓探究竟,這是最本質(zhì)的創(chuàng)造力,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體味生活的習慣,還應強調(diào)人文素養(yǎng)的積淀。要善于引導他們從真實的生活出發(fā),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用閃耀著智慧的語言去詮釋他們對生活的獨特理解。我們要在作文教學指導的過程中,密切關注學生隨時迸發(fā)出的個體性思維火花,要捕捉學生剛剛萌發(fā)的新思想并給予充分的肯定和引導,使學生的求異思維常處于活躍狀態(tài),從而使個性永葆鮮活。我們還應該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弛騁其心智的廣闊空間,如充分利用便捷的網(wǎng)絡博客平臺,辦小報等,給學生一個表現(xiàn)自我的舞臺,讓學生即時的激揚文字,最終讓學生養(yǎng)成不寫出來不痛快的習慣。那么,我們的作文教學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