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慶鋒
(龍巖電視臺,福建 龍巖 364000)
走基層,蹲點采訪順應黨中央、中宣部對于新聞媒體工作轉(zhuǎn)變的要求,在實際報道采訪中,新聞媒體能夠進一步提升回應社會關切、服務百姓生活的能力,更好地服務群眾的需求。地方電視臺記者在“走基層”蹲點采訪中應做什么,如何做,順應中央、中宣部對于新聞媒體的工作轉(zhuǎn)變要求。筆者作為地方電視臺記者的一員,結合自己“走基層”蹲點采訪的一些工作經(jīng)驗,有了若干體會和思考。
新聞的本質(zhì)之一是真實,真實源于來源的真實客觀,而黨提倡的從群眾中來到群眾去,一切為了人民的價值選擇注定了新聞的意識形態(tài)屬性是為人民群眾服務。
首先,來源真實,地方電視臺記者作為地方的媒體人更容易“走基層”蹲點采訪,實地考察當?shù)厝罕姷纳?、工作,老百姓集中關注或亟待解決的問題,直擊群眾或當事人的心靈感受,去掉層層偽裝還原事情最原始的真相,反映出最真實的民生民情,匯聚成樸素的原汁原味的新聞內(nèi)容。
其次,為民解憂,通過“走基層”蹲點采訪報道,地方電視臺記者通過特定的角度把鏡頭對準一個群體、一個階層,反映真實的問題,解決民眾之所需,為民解憂,宣揚正能量。
首先,獲得素材更為鮮活,新聞素材不可能是單調(diào)不變的,“走基層”蹲點采訪報道了增加新聞素材的多樣性、鮮活性,通過對不同階層、群眾、特定群體的生活方式、經(jīng)濟狀態(tài)、思維模式、理想追求等多維度報道,多方面展現(xiàn)民生民情,這種采訪報道的新聞是接地氣的,鮮活的。
其次,觸碰人心。以龍巖電視臺的《百姓視點》為例,這則節(jié)目就是以面向基層、面向農(nóng)村為主的。例如,2015年3月21日,《百姓視點》新聞報道的內(nèi)容涉及了睡眠、環(huán)保綠化、高三學子等內(nèi)容,素材多種多樣,緊貼民眾生活,以百姓的視角,觀察社會,關注民生,強調(diào)與百姓互動,并服務民眾,碰觸人心,宣傳正能量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
“走基層”蹲點采訪報道方式多樣,地方電視臺由于受眾的局限性,要求電視臺在新聞素材,報道模式方面更應該貼近群眾,創(chuàng)新報道,增強地方電視臺的吸引力,增加收視率?!白呋鶎印倍c采訪報道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既有視聽結合、故事敘述、紀實體驗等。這種報道方式進而增強了節(jié)目的吸引力,以《變形記》為例,講述面對不同問題的少年暫時調(diào)換身份,探求他們心靈的感觸和思想的變化,畫面和解說同時進行,以敘事穿插,如人親臨,增強了報道的真實感、親近感、感染群眾。
地方電視臺記者在“走基層”蹲點采訪報道前要明確“我是誰”的角色定位,要做什么,帶著問題去蹲點采訪。地方電視臺作為政府與民眾信息的傳遞與銜接,一方面展現(xiàn)群眾的生活狀態(tài),表達群眾的訴求、愿望;另一方面體現(xiàn)政治價值觀,宣揚正能量和價值導向,地方電視臺記者作為電臺的前頭兵和具體執(zhí)行者,一定要確定“走基層”蹲點采訪報道的問題,帶著問題去思考,去采訪,在采訪中,全方位地展現(xiàn)問題。筆者在走基層時,總是找政府和百姓關心關注的問題進行采訪報道。要過年了,邊遠山區(qū)群眾和地質(zhì)災害點群眾搬遷安置情況如何?農(nóng)村五保老人這個年怎么過?這些都成了重點關注報道的新聞題材。
地方電視臺記者在“走基層”蹲點采訪調(diào)查的時候要明確為了誰,要有明確的責任感。面對問題,地方電視臺記者不能回避,要全面真實客觀的反映,督促問題的解決,為民解憂。與此同時,地方電視臺作為黨和地方政府銜接的媒體,在百姓和政府之間架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一個負責任的地方電視臺記者應該在實際采訪和報道中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筆者曾采寫了《造福工程:超額完成年度任務 受益群眾3萬多人》、《鄉(xiāng)鎮(zhèn)敬老院建設:為五保老人打造頤養(yǎng)天年的幸福樂園》、《巖城追夢人》上、下兩個新聞專題,以親歷感受真實反映了老人和農(nóng)民工艱苦不易的生存狀態(tài)和這些人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把堅持正確導向與通達社情民意統(tǒng)一起來,記者才能在責任的指導下,付諸實踐,指導實際的報道采訪,體現(xiàn)真實的民生,表達真實的民意。
“走基層”蹲點采訪報道的地方電視臺記者在基層采訪報道中更應該充滿誠意,帶著感情,要認識到走基層的過程不應僅僅是索取新聞內(nèi)容或是向采訪對象硬性地了解相關情況,更要加強與基層群眾情感的溝通和交流,讓基層群眾發(fā)自內(nèi)心地愿意配合記者完成采訪,不但用腳走基層,更要用心走基層,只有感情上貼近群眾,才能發(fā)現(xiàn)基層的新聞素材,寫出的報道才會有靈氣有生氣。筆者在采寫《巖城追夢人》時,為了真實反映農(nóng)民工在龍巖的打工生活,了解農(nóng)民工的所思所盼,他深入農(nóng)民工群體,與他們同吃、同勞動,干從沒有干過的體力活,吃幾乎看不到的葷腥飯菜,一天跟拍十幾個小時,直到夜很深了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
地方電視臺記者“走基層”蹲點采訪報道既順應了“走基層、轉(zhuǎn)文風、改作風”的工作要求,也是地方電視臺記者提高個人價值,提升地方臺收視率以及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價值觀的要求。在“走基層”蹲點采訪報道中,堅持以人為本,帶著“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的價值情懷,帶著問題,帶著思考,帶著感情,解決人民群眾所急、所盼的問題,體現(xiàn)民意,宣傳正能量,有效促進地方政府和人民群眾和諧發(fā)展。
[1] 王衛(wèi)明,駱輝.“評論人走基層”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記者,2014(7).
[2] 欒巒.關于基層電視臺記者“走基層”的思考[J].科技傳播,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