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朝順
(福建省大田縣第一中學)
教材內容是高考試題的重要來源,對于一些難度較大的題目,往往是經過命題者的加工,若能揭開其神秘面紗,找到其“原型”,便會豁然開朗,輕松找到解題思路.下面結合筆者的教學,總結常見的幾種類型,以期拋磚引玉.
例1.(2013年新課標全國卷Ⅱ理科數(shù)學試題)
已知函數(shù)f(x)=ex-ln(x+m)
(1)設x=0是f(x)的極值點,求m,并討論f(x)的單調性.
(2)當m≤2時,證明f(x)>0.
解析:(1)略.
(2)易證不等式 ex≥x+1和 ln(1+x)≤x,兩個不等式都是等號當且僅當 x=0 時成立.所以 ex≥x+1≥ln(1+x+1)=ln(x+2)≥ln(x+m).上式的第一個不等號和第二個不等號不會同時成立,所以當m≤2時,證明f(x)>0.
點評:本題解題的關鍵是聯(lián)想到微積分中常見的不等式——ex≥x+1,對上式兩邊取對數(shù)得 x≥ln(1+x).
結論 1:當 a>1 時,ax≥(lna)x+1,ax≥ln(1+ax)
結論 2:當 a>1 時,ax>ln[ln(a)x+2]
解析:當 a>1 時,ax≥(lna)x+1,ax≥ln(1+ax),因此 ax≥(lna)x+1≥ln[1+(lna)x+1]=ln[2+(lna)x],以上式子的兩個等號不會同時成立,所以結論2成立.
例2(.福建省2013屆高三第四次大聯(lián)考)
解析:發(fā)現(xiàn)四棱錐O-ABCD是正方體的一部分.于是,以O為中心,以ABCD為一個面,把四棱錐O-ABCD補成一個正方體ABCD-EFGH,因為四棱錐O-ABCD的高是2,所以所作的球是正方體ABCD-EFGH的內切球.于是,所求的體積是正方體內切球體積的,所以這個球與四棱錐O-ABCD相交部分的體積是:×π×23=π
點評:很多幾何圖形是由我們熟悉的圖形通過割補等變換得到,若能還原為我們熟悉的圖形,必定會給解題帶來方向。
結論1:已知底面為正方形的四棱錐O-ABCD,各側棱長都為2,底面面積為16,以O為球心,2為半徑作一個球,則這個球與四棱錐O-ABCD相交部分的體積是64.
點評:所作的球是正方體ABCD-EFGH的外接球.
結論 2 :已知底面為正 n( n=3,4,5)邊形的正棱錐頂點為 O ,各側棱長都為a,頂點到底面的距離為h,以O為球心,h為半徑作一個球,則這個球與正棱錐相交部分的體積是
結論 3 :已知底面為正 n( n=3,4,5)邊形的正棱錐頂點為 O ,各側棱長都為a,底面面積為b,頂點到底面的距離為h,以O為球心,a為半徑作一個球,則這個球與正棱錐相交部分的體積是.
1.注重教材,積累“原型”.課本中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和方法,很多試題以課本知識為背景,都可以在課本中找到“原型”.要引導學生重視教材,拓展教材,利用教材構造完整的知識體系,弄清各塊知識的來龍去脈,在更高的層次把握和運用教材.
2.注重探究,提升能力.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認識不同問題的本質屬性。經常進行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多題一解等訓練,提升學生的探究問題能力,從而能夠對問題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3.識別“原型”,轉化問題.轉化與化歸是高中數(shù)學中的核心思想.是由“未知”通往“已知”的橋梁,利用化歸思想解題的關鍵是確定合理、可行的轉化目標,明確將未知轉化為已知的意義,其中,識別“原型”有時會給化歸指明正確的方向.
王劍明.課本不等式應用三重境界[J].中學數(shù)學,20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