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戰(zhàn)爭極其艱苦的斗爭中,敵后軍民創(chuàng)造了許多有效的殲敵方法,如:地道戰(zhàn)、地雷戰(zhàn)、破襲戰(zhàn)、水上游擊戰(zhàn)、武裝工作隊等。
在平原,展開地道戰(zhàn)和破襲戰(zhàn)。華北平原地區(qū)軍民首先在道路上挖溝,使日軍的機械化部隊難以行進,地道由村內相通,發(fā)展成村村相連,能打、能藏、能機動轉移,軍民依托地道,人自為戰(zhàn),村自為戰(zhàn),有效地打擊敵人、保存自己。
地雷戰(zhàn)由群眾自己動手,就地取材,利用廢鐵、廢瓶和石頭、瓦罐制成各樣的地雷,埋在村中各隱蔽地點,令日偽軍防不勝防,一旦觸雷,就會炸得血肉橫飛。
水上游擊戰(zhàn)主要是在華中水網地帶進行。千萬軍民利用河湖港汊的復雜地形,采用攔河筑壩、設置水下障礙等辦法,使日軍汽艇難以行駛,而敵后軍民的小木船則可以在廣闊水域里出沒自如,尋找機會狠狠打擊日偽軍。 (摘自《抗戰(zhàn)烽火遍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