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恩埼
《論語》是我小學時在佛學課堂里的必修讀物之一,里頭包含了許多的至理名言,人生道理?;蛟S當時還小,無法洞悉所有,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養(yǎng)成了每日自省的習慣,這個習慣似乎來源于《論語》中的一句話:“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此句話為曾子所說,他說:“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誠?交友是否守信?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復習了呢?”其實我們和當時的曾子都一樣在學習著,不管是在生活、社交亦或是知識方面。
曾子說的“三省”,第一個“省”為“忠”?!爸摇弊钟伞爸小焙汀靶摹苯M成,忠心耿耿的“忠”。何為“忠”?答應別人的事,竭盡全力去做是為忠?!肮肥侨祟愔覍嵉呐笥选边@句話人人皆知,狗對人類可以忠心耿耿,但人與人之間是否完全做到“忠”呢?這或許有些困難?!爸摇痹醋杂谛湃?,有信任就有忠誠,那信任從哪兒來呢?“信”為曾子所提及的第二個“省”。對朋友需言出必行,守信用。與人交往最重要的就是這一點。“忠”離不開“信”,“信”也離不開“忠”,有了信任才會忠誠相待,因為忠誠所以更加信任對方,才能加深人與人之間的友好關系。
“傳不習乎”說的是老師傳授人生道理、知識學問給我們,重點是我們是否能去反復實踐它?我們從書上、從別人口中懂得人生大道,但更需在生活上實踐,所以為什么有句成語叫“修成正果”,領悟道理還不足夠,還得親自去修煉,才能得出個正果來。曾子說了,人要學習,要學君子,要學仁德。那該怎么學呢?靠反省。反省自己是否真正在生活中實踐到“忠”于人,“信”于友,“反省”才是這句話的精髓。人類有了反省才會改進,有改進才能進步,或許人類文明的進化也有這個因素的存在。
原始時代的人類腦袋被啟發(fā)時,正是懂得思考、學習的時候,更重要的還有反省與改過,人類才會不斷地改正和進步,人類的文明也不斷的得到提升。毛澤東主席曾這么說過:“世界上沒有誰是完美無缺的?!币舱驗闊o完美,有缺陷,人類才能不斷地改進,而這就要通過反省與檢討。
我是一位高中二年級的學生。從懂事以來,反省的習慣似乎就這樣跟隨著我。當我的身體被溫水浸泡著,身心得到舒緩時,腦袋瓜就會回憶起今天所發(fā)生的事情,從而反省與檢討自己是否有做錯和需要改進的地方;當我與他人爭吵或被責備時,冷靜與沉默下來后會自動的反省自己,這或許是許多人都有的行為。其實反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選擇逃避現(xiàn)實的自己。人們只有面對現(xiàn)實,面對問題,面對自己才能真正打開心扉,而并不是把自己鎖在一個冰冷冷的鐵櫥里。奢求著別人來了解自己,但并不知道其他人都不能施以援手,不能解開那一道道的枷鎖,除了自己。
“吾日三省吾身”,若每個人都能做到反省與檢討,我想這社會會有很大的改變,人類的文明更可趨向完美。為什么?因為人們勤于學習,勤于磨練,勤于自我批評,自我反省。就像一把好的刀,需要勤于拭擦,偶爾也需要在磨刀石上磨一磨,做人不也一樣的道理嗎?記住“吾日三省吾身”,你的人生道路會與別人走的不一樣,生命開的花或許會比別人的更加璀璨。在將來,你會感謝有這么一個習慣一直陪伴著你。
(指導教師:黃月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