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閑來
看到宇寒空間里的說說,打算貢獻一點收視率來支持他,于是把那期湖北衛(wèi)視的《今天不煩惱》欄目從頭看到尾,除了宇寒努力營造的聽話小男友形象深入人心之外,還有一個片段——我的問題學生:十八次高考屢次失敗,讓我印象深刻。
那是一個年過四旬的“學生”,穿著深咖啡色的夾克衫、休閑牛仔褲神采奕奕地走進演播大廳,笑容可掬地向在場的觀眾自我介紹。當主持人說,你已經(jīng)考過19次了,嘉賓立馬打斷更正道,是已經(jīng)考過18次了,準備考第19次。在場的人無不驚訝,就連坐在主持人席列中的孔哥也出于敬佩加上年紀相同的原因馬不停蹄地奔了過去,和他并肩坐在一起表示支持??赘缯f:“王寶釧苦守寒窯才十八年,你都要邁入第十九年了,這種精神,值得大家敬佩。”
我從小就對執(zhí)著的人敬佩不已,更何況這位大叔寒窗苦讀了三十二年,只為邁進四川大學數(shù)學系的大門。且不論后來班主任揭示其經(jīng)常在茶館看書,就單憑18和32這兩個數(shù)字就讓我們所有被困難打敗并輕言放棄的人汗顏。
頓時,我想起我身邊也有這樣的一號人物——A君。他是我們學校的傳說,長相好、智商高,是一位德智美體全面發(fā)展的學習標兵。由于兩家挨得近,他經(jīng)常成為我爸媽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是年幼的我不斷學習的榜樣。
周董曾經(jīng)教導(dǎo)我們——不走尋常路。我想他大概是杰迷中的一員吧,才會在高三這個敏感時期,大家都打了保險牌的前提下,推卻了學校保送的名額,加入了我們這些普通學子為期兩天的武林大會。沒想到的是,在大家都一致看好他會考上北大清華之類重點大學的期待里,他居然只考了一所??茖W校,在這場聲勢浩大的武林大會上輸?shù)靡慌赏康亍?/p>
電視節(jié)目里的“問題學生”和A君選擇了兩條截然相反的路:一個選擇留下復(fù)讀重戰(zhàn)黎明;一個選擇一走了之集聚力量,顯然A君選的是后者。他拒絕了老師讓他復(fù)讀一年的建議,一個人收拾行李北上去了繁華都市的專科院校學起了建筑,為了加深對專業(yè)的認識,他更是利用休息時間跑到工地上打起了零工,起初是搬搬磚、運運土,后來慢慢成了小領(lǐng)班,開始接觸到圖紙這一層高深的東西。三年來,他僅僅只有過年的時候回來,短暫地享受父母的溫存后便又揮手告別。他把他所有的時間用在專業(yè)學習和社會實踐中,終于在畢業(yè)的那一刻起,他孤注一擲用他所有的努力拿到了211大學的入學通知單。后來聽辦自考學校的姑父說,大專和本科就好像中間隔著一條河,說深不深,說淺不淺,努力了就能跨到河的對岸去,但往往很多人都摔在了那條河里,因為機會只有一次。聽完姑父對學歷的系統(tǒng)解釋后,我的身上起滿了雞皮疙瘩,我知道,這一切的緣由都是因為他。
后來A君依舊憑借著堅持不懈的執(zhí)著和努力在211大學里照樣混得是風生水起,最近他還作為交換生要去德國留學呢。不過這一切又都是后話了。
臨走前,我去送他。問了他一直深埋在心底的一個問題,“為什么你花了三年來考個本科畢業(yè)證,當初卻不愿意回頭復(fù)習一年呢?”
A君笑了笑, “人的一生總不會一帆風順,遇到困難了不能只會退縮投降,只有坦然接受了才能不斷奮斗,最后創(chuàng)造出奇跡。”
直到今天看了《今天不煩惱》的這個片段后,我才終于明白A君話里的深刻含義。此時,套用我曾經(jīng)迷戀的一個NBA球星的一句話作為Ending:“就算我投失前二十個球,我仍然相信第二十一個球一定會進!而我,只需不停地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