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永
童年就經(jīng)歷了一段不平凡的歲月,
童年就認知了殘暴和凌辱。
童年時就懂得了懦弱就要挨刀,就要被人宰割。
從童年時起也就做著民族復興國家富強的中國夢。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
爺爺給我背上書包,把我送進村小學,跟著大同學們學會了一大批的抗日歌曲。這支《大刀進行曲》就是其中之一。這支歌強勁有力,唱來解恨,震撼了少年兒童稚嫩的心。至今難以忘懷的是那燃燒著烈火的旋律和歌詞。同學們手持木刀揮動、砍殺,邊唱邊喊!沖啊!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
全國武裝的弟兄們,
……
咱們中國軍隊勇敢前進,
看準那敵人,把他消滅,沖?。?/p>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
多么豪邁,多么解恨。學校是抗日歌曲的海洋,村莊充滿了抗日的歌聲。
《義勇軍進行曲》《畢業(yè)歌》《在太行山上》《流亡三部曲》……那悲壯,英武,激情滿懷的唱詞所描述的戰(zhàn)火紛飛的場景刻骨銘心,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澳赣H叫兒打東洋”,“妻子送郎上戰(zhàn)場”,“九·一八,九·一八”,“爹娘??!爹娘啊”……這些歌充滿耳際,鼓蕩著靈魂。
我們知道日本人殺人放火,日本人殘暴成性,日本人是我們民族的頭號敵人。
宣傳畫和畫報
中山堂里有許多抗日宣傳畫和防空知識的掛圖。那些裝有長鼻子大眼鏡的怪象,原是防毒面具,我們才知道毒氣是日本人用來毒殺中國人的。
一幅宣傳畫以漫畫的手法宣傳民族的災難來自東瀛日本。從日本國土上一個全副武裝的持刀武士,一只腳已踏上朝鮮半島,刺刀已刺向朝鮮平民的胸膛,血水四濺,哭喊著奔向中國東北,而中國人被嚇得向關內(nèi)逃跑……
《日寇侵華暴行錄》是一本彩色畫報,它告訴人們什么是“三光政策”,什么是燒、殺、奸淫。
房屋連片被燒,村莊整個被毀。平民百姓流離失所,老人幼童哭號在已被燒毀、冒著青煙的家門口。
老百姓排成方隊,被剝光衣服,日本士兵頭戴尖頂軍帽,雙手舉刀,從方隊的四角依次揮刀砍下,人頭紛紛落地……
一大批一大批的婦女,排成長隊被押往日本軍隊的駐地……
滿池塘的血水,浸泡著大批成堆的裸體婦女的死尸……
獸行在這里曝光,宣示著一個民族的殘暴和另一個民族的恥辱。
文明戲的召喚
父親那時在西寧的一所中學教書,每年的寒暑假都會回家來,與同村的老師同學們在我家新院北房排戲,他們排的叫“文明戲”。
有一天“文明戲”在楊家廟的戲樓上上演了。節(jié)目多是宣傳抗日的內(nèi)容。宣示日寇侵華的暴行,以喚醒抗日的民族意識。
《黃河邊對口唱》向老百姓講述民族災難,《松花江上》則沉痛追述東北同胞失去家園的悲慘生活。獨幕劇演出正酣,洞房花燭夜卻是日本兵行兇的場合,新娘正遭受強暴,抗日游擊隊員的丈夫躲在立柜后面,一顆仇恨的子彈結(jié)束了獸行,夫妻二人高舉槍桿,攜手并肩,奔向抗日戰(zhàn)場……
《抗日小唱》和《黃水謠》的演唱,讓平民百姓認識了日寇的侵略行徑和殘暴的嘴臉,播下了對日寇仇恨的種子。
同胞們齊聽我來唱,
我們的東鄰舍有一個小東洋,
幾十年來練兵馬,兵強馬又壯,
一心要把中國亡。 (抗日小唱)
河里水,黃又黃,
東洋鬼子太猖狂。
今天燒了王家寨,
明天又燒張家莊,
……
這樣活著有啥用,
拿起刀槍干一場。 (黃水謠)
“文明戲”的演出,是民族自強意識的覺醒,是全民抗戰(zhàn)心聲的召喚。老百姓也才懂得了一場災難的制造者,也才知道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日本軍機轟炸西寧
抗日烽火連天,燒紅了中華大地。
抗日烽火熊熊,燒紅了少年兒童的心。
體育課上的隊列訓練,喊的口號不是“一、二、三——四”,而是“打倒列——強”。小小年紀朦朧中只知道“列強”就是日本,日本就是“列強”。知道日本殘殺我同胞,侵占我東北,日本才是我們民族的仇敵。于是這“打倒列強”喊得格外慷慨激昂,格外氣勢磅礴。
我們的防空演練在老師的指導下有序地進行。
操場上鈴聲緊促地搖響,這是緊急警報。老師隨即高聲叫道:“啊,你看敵人的飛機正向我頭頂飛來,不許喧嘩,不準亂跑,三人一堆,五人一群,迅速散開!”大家正在上課,有序地不驚不慌涌出教室,分散開來。三五人分開蹲成小堆,靜靜地躲在合適的位置,一動不動,肅靜無聲。老師過來檢查,糾正姿勢……
片刻過后,鈴聲悠長地、松散地慢慢敲響,這是解除警報,人們才噓了一口氣,自由行動。
有一天,我們正在上課。突然一陣轟、轟、轟的具有間歇性的轟鳴聲從南邊天空傳來。外面有人喊道“飛機!飛機!”老師說就地靜坐,不要亂跑。我們爬在教室窗口,仰望南天,看見飛機三架一隊,三架一隊,排成隊列,轟轟然鳴叫著成水平狀態(tài)從東向西飛去,后面白云被拉成幾股平直的白線,久久未見散去。老師說日本飛機轟炸西寧了。我們心里著實有點驚慌。
不久就隱約地聽到“轟——轟——轟”的爆炸聲響,明顯地感到腳下地勢也在顫抖……雖然我們沒有親歷炸彈爆炸的現(xiàn)場,但我們能想到火光沖天,房屋倒塌,人被炸死的慘景……
過了大約一頓飯的工夫,才見那些飛機排著不太整齊的隊形,從西寧方向飛來,路過白馬寺口子,在西臺子扔下一顆炸彈。
晚上,在西寧就讀和工作的人們回來了,他們怕家人擔心,回來報信的。人們聽說了西寧被炸的慘狀。玉井巷,飲馬街,觀門街,受災最重,死人最多。一家鋪面前的毛驢兒都被炸飛了……人心驚慌,悲嘆災難的突然,然而更多的是對日寇殘暴的無邊的深仇大恨。
墻頭標語口號和官兵捉賊(漢奸)
學校周圍的墻上,村子里凡是平整的墻面上都寫上了抗日標語口號。我們不但生活在抗日歌曲的旋律中,而且也生活在標語口號的天地里?!按虻饺毡镜蹏髁x”是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標語。其他動員全民抗戰(zhàn)標語不但書寫在墻上,而且滲入到我們稚童的心里。
“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國家至上,民族至上”;“團結(jié)起來,抗戰(zhàn)建國”;“好鐵要打釘,好男要當兵”等標語都牽動著人們的心,都營造出特殊的時代心聲,一切都是為了抗日。
平時玩耍的一個小游戲“官兵捉賊”原本反映了人們對竊賊的深惡痛絕,但這時卻被用來宣泄對漢奸賣國賊的憤恨。
四塊小木牌,上書官、兵、捉、漢奸。上次的“官”把四塊木牌用力拋向高空,待四塊木牌落下時,這四人每人搶得一塊,搶得“漢奸”的人就得受其他三人的懲罰,打得“漢奸”跪地求饒,還不肯罷休。嘴里不停地罵:“打死你這狗漢奸,打死你這賣國賊”。
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
這塊紀念碑原來立在互助縣廉泉鄉(xiāng)第一堡張家寨村小學東側(cè)的公路旁邊。即現(xiàn)在的平安縣平安鎮(zhèn)張家寨村小學的旁邊。石碑是用花崗巖鍛造的,上書楷體大字“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碑的下款立碑單位和立碑時間已記不清楚了。但它很可能是抗日戰(zhàn)爭勝利之日由互助縣政府立的。這塊石碑在我們少年兒童的心中是絕對神圣的,對它有著無限的崇敬。我們下寨小學的學生在有一年的四月八日去游覽白馬寺時專程去拜謁這塊石碑,還獻過鮮花。它就是我們民族的抗日英雄,也是我們民族反抗異族侵略的大無畏精神的象征。
少兒時代,完全是充滿抗日氣氛的時代,是抗日烽火熊熊燃燒的時代,也是中華民族徹底覺醒的時代。在兒童時代就深刻地認識了侵略的軍國主義。那時候,抗日歌曲,墻頭標語,掛圖漫畫,隊列訓練,防空演練,日軍飛機轟炸,抗日文藝節(jié)目的展演……關于抗戰(zhàn)的宣傳和動員在我們青海,在我們家鄉(xiāng)已經(jīng)是很普及和深入的了。上世紀30至40年代中期,讓我們經(jīng)歷了一段不平凡的歲月。
70年過去了,今天,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之際,軍國主義又在死灰復燃,日本又要走軍國主義的老路,侵略者又在磨刀霍霍。人們?。酆煤推降娜藗儼?!當百倍提高警惕,防止侵略歷史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