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妖南
3月,昆明的天空藍得叫人迷戀困倦,周末午后手握一杯抹茶拿鐵,游蕩于文化巷覓食,在一家進口零食店門口發(fā)現一個從未見過的藍底白字燈箱,一只小象背上馱著卷書,下面四個字“大象書店”。這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常年混跡文化巷的我渾然不知這里什么時候多了一家如此低調的書店。
進小區(qū)后繞道居民樓左側,走到巷子深處走,下了一段樓梯,便是大象書店的門面。地下一層的書店并不顯眼,非常隱蔽。想象中,位于地下的空間應該比較逼仄,即使燈光足夠,也免不了悶悶的壓抑感。進門之后的大氣通透,明亮舒適一掃剛才疑慮,進門右邊細長的桌子上坐著幾位喝咖啡看書的年輕人,濃烈的咖啡香混合著蛋糕的甜膩香氣撲鼻而來,饑腸轆轆的我來不及認真逛書店先點上一杯熱牛奶,一塊乳酪蛋糕找了個靠近書架的角落窩起來。
書店很大,有咖啡吧臺區(qū),有文具用品區(qū),書架中有一些英文和日文的文學圖書,再往里走就是專門陳列大本藝術設計類圖書的區(qū)域了。進入書籍區(qū)域的實木桌上坐著只穿背帶褲打盹的藍色大象,一只手撐住身體,一只放在膝蓋,帶著眼鏡瞇西著眼睛低頭打瞌睡,圓滾滾的肚皮上放著一本讀了一半的書。
仔細翻看,店里經營的文具用品是一個精致而價高的國外品牌,除此之外,藝術設計類的書籍多是外文,價格不菲且需求量小,想到在此開店成本頗高,所售書籍中大部分又如此高冷,心中不禁有好多疑問。抱著碰運氣的心態(tài)到吧臺一問,回答我的正好是書店的男主人楊雄。
大象書店的位置原本是一個廢棄了十多年的地下停車場,因當初設計不合理,一到雨天就淹水而荒廢。一次偶然的機會這對學設計出身的80后小夫妻看到這個廢舊的地下停車場,萌生了在此開書店的想法,于是果斷把地租下來,兩個人自己操刀設計,從書店格調到布局,在到采光、通風、排水前前后后花了差不多半年時間,終于達到了他們想要的樣子。
“我愛人現在是大學老師,在國外的留學的時候她去了很多國家的書店,回國工作一段日子后,發(fā)現工作與生活失衡,想做一些有關夢想的事情。于是我們想做一家真正代表云南、代表昆明風格的書店,幾番輾轉終于找到這里,之所以選擇大象這種具有云南特色的動物作為書店名稱,一個層面來自老子《道德經》中那句“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之意。在定名“大象書店”之外,我們還提出‘大象無形,大隱于心,‘以有形之空間,容納無形之大象,以隱秘之所在,尋得寧靜之本心。Mr楊說。書店主營人文、藝術、建筑、設計、室內、規(guī)劃等類型書籍,借鑒了臺灣誠品書店、廣州方所書店等新型綜合性書店的模式,希望打造一個帶有濃厚昆明地域特色,融匯圖書、設計文具、美學生活產品、植物、咖啡、普洱茶、藝文沙龍為一體的圖書美學空間。
因為風格獨特,隱蔽安靜,大象書吧像磁鐵般的吸引了很多慕名而來大量的年輕藝術家、設計師、畫家聚集于此,英國、法國領事館都紛紛前來洽談互動,三五不時的舉行咖啡品鑒、酒會、讀書分享、心理交流分享會等活動。
去年Mr楊去了一趟日本,感受到日本茶道,不僅僅在乎茶,而是融合宗教、哲學、倫理、美學為一體,回來后又去了一趟景邁山與布朗山,他驚喜地發(fā)現普洱茶與咖啡有很多相似之處,講究產地、環(huán)境、倉儲等。從此他喜歡上了普洱茶,正籌備辦一場精品咖啡與普洱茶的小型品鑒活動。 “我們生活在網絡時代,想要的東西通過網絡就能買到、看到,生活的便利讓我們缺乏尋找與感受的過程,人變得浮躁,總覺得沒有時間安靜下來感受書籍、音樂、茶道、咖啡……書店最大的魅力,是你根本不知道會遇到一本什么樣的書,那種奇妙感,只有親身體會了才懂?!?/p>
忽然想到一句話“不去讀書,走得再遠也只是郵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