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伊揚
9月,季節(jié)從夏轉入秋,天氣由炎熱漸漸轉向風涼。晝夜之間溫差增大,也是人們發(fā)病較多的季節(jié)。常見的有支氣管炎、哮喘病復發(fā),“熱傷風”、胃腸疾患等增多。因此,在秋季應注意養(yǎng)生保健,做到防病于未然。在此,介紹一些秋季保健的小常識,希望讀者朋友從日常小事做起,從而安然度過“多事之秋”。
秋季保健貴在養(yǎng)陰防燥,秋季陽氣漸收,陰氣生長,故保養(yǎng)體內陰氣成為首要任務,而養(yǎng)陰的關鍵在于防燥,這一原則應具體貫徹到生活的各個方面。
要注意防止熱能過剩。在秋季飲食中,要注意適量,而不能放縱食欲,大吃大喝,導致攝食超量。
中醫(yī)稱“宜食麻以潤其燥”。首先應當少吃一些刺激性強、辛辣、燥熱的食物,如尖辣椒、胡椒等,少吃油炸、肥膩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癥狀。
避免各種濕熱之氣積蓄。因此提倡吃一些有散發(fā)功用的辛香氣味食物,如芹菜。
由夏轉入秋,氣溫下降,人體為了適應氣候變化,生理代謝也相應發(fā)生變化,如果飲食過于生冷,會造成消化不良,易引發(fā)各種消化道疾患。所以飲食上有“秋宜溫”的主張,也就是說秋天應當少吃涼性和寒性的食物,應當多吃一些溫性食物。
多食生津潤燥食物,預防秋燥癥。如蜂蜜、百合、蓮子等清補之品,以順應肺臟的清肅之性。年老胃弱者,可采用晨起食粥法以益胃生津,如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
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秋燥最容易傷人的津液,宜多喝水、粥、豆?jié){。多數(shù)蔬菜、水果含有大量的水分,有生津潤燥、消熱通便之功效,能補充人體的津液。秋梨是很好的秋季水果,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潤肺祛燥等功能,很適宜有內熱,出現(xiàn)肺熱咳嗽、咽干喉痛、大便干結的人食用。
飲水方法頗多講究,以少量頻飲為最佳。盡量提倡多喝開水、淡茶、果汁飲料、豆?jié){、牛奶等流質,以養(yǎng)陰潤燥,彌補損失的陰潤,但喝流質的飲食,尤其是飲料和水等液體時,不要一次喝太多。
海藻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纖維素、維生素和礦物質。海苔更是含有豐富的可溶性纖維藻糖酸,可以保護人體免受放射線的傷害。
及時增減衣服。立秋之后,晝夜之間的溫差較大,不宜赤膊露體,也不宜穿得太多太暖。白露過后,氣候逐漸變涼,一早一晚更添寒意,如果這時再赤膊露體,就容易受涼,輕則易患感冒,重則易染肺疾。
秋天適當早起,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起床前適當賴床幾分鐘,舒展活動一下全身,對預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義。
平時應注意保持樂觀情緒,經常到空氣新鮮的地方去散步,吐故納新,以收斂“神氣”,使肺氣不受燥邪的侵害。
秋季運動養(yǎng)生可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俗語說“秋乏春困”,進入秋季氣候宜人,太陽照射時間變短,秋季深度睡眠充沛不僅能恢復身體的力量,還能提高機體抵抗力。在秋季要遵循人體生命鐘的運行規(guī)律,養(yǎng)成深度睡眠習慣,再加之有序科學的運動養(yǎng)生,身體才會愈來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