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美拯救我們:星期二的哲學課》
作者:〔法〕夏爾·佩潘
譯者:唐鐸
定價:32.00元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這是一個本只有156頁的哲學書,書中通過“隱約看到和諧”“活在意義里”“升華力比多”“擁抱神秘”這4章的內(nèi)容,來闡釋美存在的方式與意義。美是個抽象的概念,但卻無時無刻不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當我們心情煩躁開車時,為什么突然聽到一首米歇爾·貝吉的歌聲,就會感到愉悅?為什么我們看展覽的時候,即便并不了解畫作本身,還是會被吸引而駐足觀賞?為什么我們走在街上,總會不自覺地被一些行人所吸引,眼光稍作停留?為什么我們本身不暴力,卻仍喜歡看《教父》這樣的黑幫片?為什么我們認為美的事物,和別人去分享卻無法得到共鳴?你可能會說,這些都是無意識的行為,美就是無法解釋的。
此次,法國哲學家夏爾·佩潘就試著圍繞“美與決定,美的決定”這一問題進行討論。書中他定義了什么是“審美愉悅”,當美突然到達的時候,我們的心靈得到撫慰,讓我們的身心,以及各種能力間達到自由、和諧的游戲。我們需要美讓我們發(fā)生改變,找回對自己的信賴,找回新的自我。就像黑格爾所說的:“我們需要通過美來提升我們對世界的認識”。
有時我們也需要美以精神的方式來滿足我們背壓抑的攻擊沖動和性沖動。面對復雜的社會,我們的情緒總會跟著波動,這時我們需要美來拯救我們。你可以選擇去看一本精彩的小說,也可以安靜的聽一段音樂,或者去看一場電影……這里的美就會把我們暫時帶到一種愉悅的情景中,我們的精神也得到了慰藉。
為此,我們總試圖去創(chuàng)造美,但發(fā)現(xiàn),我們沒有創(chuàng)造美,而是被美帶到了更神秘的地方。我們越想探究美是什么?就越不明白。這也是美教會我們的“去愛而不去占有,去愛卻不試圖理解”。
書中濃縮了康德、黑格爾、尼采、佛洛伊德等眾多哲學大咖們關于“美”的思考,通向美的路不是你一個人在戰(zhàn)斗。讀這本書,你就像游走在秘密花園,不斷發(fā)現(xiàn)美的所在,不過也許會迷路。大叔夏爾·佩潘說,他的這本書就像一條路,用不同的方式來解釋美這件事,讓讀者探尋美的神秘。也希望,讀者可以找到各自抵達美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