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祥
《列子·湯問》中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千百年來被華夏兒女世代傳誦:愚公家門前有兩座大山擋路,他決心把山鏟平。智叟笑他愚蠢,愚公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有孫子,子子孫孫早晚能做到。山神把這件事告訴了天帝,天帝被愚公的誠心感動,命大力神搬走了兩座山。
上學(xué)時聽老師講愚公故事,結(jié)論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堅持不懈,永不放棄,就能成功。
可隨著年齡增長,閱歷增加,總覺得愚公移山之事費思量,盡管他老人家敢想常人不敢想之事,做常人不能做之事,讓人敬佩!但仔細(xì)想想,那兩座“方七百里,高萬仞”的大山,不說與喜馬拉雅山差不多,至少與泰山有得一比,一個“年且九十”的老人,“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山擋了路,為何要把山鏟平?在沒有推土機(jī)的情況下,憑一己之力,靠肩挑手提,幾十年也“不能毀山之一毛”,要把兩座大山移走,那得多長時間?自己吃苦不說,還要子孫后代受罪。為何不換個思路,把舊房拆了,把新房子蓋到西安、洛陽去,或是蓋到平原地區(qū)去,快則幾個月,慢則一二年就是一棟新房,既省時又省力,何樂而不為?
如果老房子風(fēng)水好,又是祖居之地,愚公不愿搬家,那也有辦法——修路。雖然修路也費功夫,但比起移山容易多了,應(yīng)當(dāng)是一個明智選項。
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礎(chǔ),人與自然須和諧相處。作為上帝的杰作,大自然的山川河流都是客觀存在,不能輕易破壞的。破壞了,會影響生態(tài)環(huán)境,打破自然平衡,讓老天爺或土地爺不高興,后果很嚴(yán)重?!疤臁焙汀暗亍贝悼跉狻⑼驴谕倌?,或是動個小手指頭,就足以把破壞者打入十八層地獄。愚公同志盲目地“與天斗、與地斗”,自以為“其樂無窮”,其實是喜是悲很難說,招致大自然的報復(fù)也未可知。在大自然面前,人類非常渺小且微不足道。古往今來,凡“移山填?!薄皣焯铩钡冗`背客觀規(guī)律,與大自然對著干的,最終都難逃被懲罰的命運。
還有重要的一條,愚公單打獨斗,不借助他人尤其是組織力量。可以斷定,被大山擋路的不光是愚公一家,還有其他鄰居?!叭硕嗔α看蟆?,為何不聯(lián)合鄰居們一起干?如果智叟那樣的鄰居不愿干也沒關(guān)系,可以去找村長、鎮(zhèn)長、縣長呀,萬一帶長的本人或是親戚家的出路也被山擋住了,他也想移山,興許還能立個“移山工程”項目,拿到國家專項資金,德高望重的老愚公當(dāng)上項目負(fù)責(zé)人也未可知。
盡管愚公不知道“上級”的重要性,但他運氣好,他的移山之舉被上面知道了,“操蛇之神聞之”,告之并“感動了上帝”,命大力神搬走了兩座山。這就充分說明:“無論遇到什么困難,上頭一句話比你干幾輩子都管用?!?/p>
有外國朋友聽到愚公移山的故事,并沒有被老人家“每天挖山不止”的精神所感動,而是大惑不解:他為什么要移那兩座山?為什么不搬到一個沒有山的地方?搬家成本不是遠(yuǎn)遠(yuǎn)低于移山成本嗎?
看來,“英雄所見略同”。對于愚公移山之事,換個思路想一想,必然有不同的看法和結(jié)論。如果我們打破固定的思維定勢和過去形成的某些框框,就會發(fā)現(xiàn),愚公是個認(rèn)死理、一條道走到黑的倔老頭。他的名字與他的言行倒是名副其實,真的是個愚公,且愚得不可理喻。盡管他不怕困難,敢于向大自然挑戰(zhàn)的精神可嘉,但移山之舉有待商榷。從實際情況看,絕非只有移山一種選擇,還有搬家、修路、發(fā)動群眾、依靠組織等多種選擇。移山是費力不討好的事,也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大力神幫他把山搬走了,只是一個神話,現(xiàn)實中不會有這種一廂情愿的好事,而多是沉痛教訓(xùn)。
在“大山”面前,不能被“大山”嚇倒,但也不一定非要去移山,苦干實干固然重要,巧干也同樣重要;主觀能動性應(yīng)當(dāng)發(fā)揮,客觀規(guī)律必須遵循;挖山精神值得提倡,科學(xué)精神不可或缺;人要認(rèn)識自然、改造自然,同時也要敬畏自然、順應(yīng)自然,這就是愚公移山給我們的另一種啟示。
(邱寶珊摘自《諷刺與幽默》2014年8月15日)
-font-family:Calibri;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德少休要充斯文。
這是一首嵌字詩,每句開頭一字,連起來讀是“有財缺德”。姚有財見了,當(dāng)即昏了過去。
(楓濤聽蟬摘自《潮州日報》2014年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