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尋找散落于麥田間的古建遺珠

2015-09-10 23:14:56秦里
中國國家旅游 2015年5期
關鍵詞:佛光寺斗拱大殿

我們的中國古建筑之旅是從2000年開始的,查找資料,設計線路,然后利用長假自駕車去各地尋訪散落在鄉(xiāng)野的古代木構建筑,全國現(xiàn)存有一百六十座元代以前的木構建筑,我們已經看遍了其中的四座唐代建筑、四座五代建筑、八座遼代建筑,以及幾十座代表性的宋金建筑。

木材的溫暖質感,與幾百年來風吹雨打的痕跡,讓這些老建筑充滿了深沉而滄桑的古典美感,正如梁思成與林徽因所說:在詩意和畫意之外,還使人感到一種建筑意的愉快,『無論哪一個巍峨的古城樓,或一角傾頹的殿基的靈魂里,無形中都在訴說,乃至于歌唱,時間上漫不可信的變遷。』

【CNT對話】

為什么會被古建筑吸引?

中國古建筑本身就存在巨大的美感。此外,我們對歷史也很感興趣,這些保存下來的古老建筑,好像是歷史的物化。在老建筑的指引下,我們也去了一些之前根本想不到的地方,地圖上陌生的城市村鎮(zhèn),因為這條共同的線索而串聯(lián)起來,很有意思。

能否給對古建旅行感興趣的人一些建議?

一說到中國古建筑,很多人會覺得挺土的,其實是大美所在。還是那句話吧,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們不是專家,我們一直強調自己的“外行”身份,完全是從游客的角度去看這些古建筑。我們一直堅持這樣的角度,想看看以普通游客的身份,到底能夠走到哪里。古建筑自有其魅力。不用特別嚴肅高深,懷著好奇心,去看看吧。

在中國,保留至今的古建筑大多都是寺院,大多都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保存狀態(tài)不一,有些是開發(fā)成熟的旅游區(qū),也有些躲在山中沒人照管,已經有點兒奄奄一息,還有一類是村子里的老廟,已改造為糧倉或學校。在形形色色的老建筑的指引下,我們去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這些在地圖上陌生而不相干的村鎮(zhèn),使我們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地大物博”、“深藏不露”、“在民間”。

站在山上俯瞰,汾河大平原在霧氣中平平展展,一望無際都是嫩綠的莊稼。這里是山西南部的洪洞縣,京劇《蘇三起解》唱詞中有“蘇三離了洪洞縣”,說的便是這一帶。洪洞的霍山有一片古建筑組合,包括建在山上的廣勝上寺、山腳下的廣勝下寺和霍泉邊的水神廟,統(tǒng)稱為廣勝寺,其中有兩座保存較好的元代大殿。

本以為是很偏僻的古寺,誰知到了現(xiàn)場,發(fā)現(xiàn)到處都是攤販,叫賣小吃、玩具、銀首飾、雜貨,還支起了雜耍游戲的大帳篷。原來,每年陰歷三月十八是水神的生日,當?shù)匾e辦3天廟會,酬神謝恩,我們正趕上廟會的最后一天。

霍泉從五個泉眼噴涌而出,有節(jié)奏地跳動,噗噗噗聲音響亮,如同蓬勃有力的心臟。泉水噴出后首先匯聚于海池,明晃晃,亮晶晶,如同最上等的水晶,一根根水草全都清晰可辨?;羧О倌陙韽奈撮g斷,灌溉萬畝良田,因此深受當?shù)匕傩諢釔??;羧吷系乃駨R初建于唐代,重建于元代延佑六年(1319年),主殿供奉水神明應王,面寬、進深各五間,重檐歇山頂,四壁無窗,墻上密密麻麻全是元代的大幅壁畫,總面積約192平方米,據(jù)說是霍泉百姓集資所作。

這是我們見過的最有意思的壁畫,雖然也是歌頌水神,卻并非一般常見的神仙列隊,更像一幅幅元代生活圖景,其中最有名的幾幅已經被選進中學課本。西壁北部上層是《打球》,幾個男人手持球棍,對著地上的小球精打細算,這種捶球據(jù)說是現(xiàn)代高爾夫的前身。東壁北部上層有《梳妝》,那時候的美女細眉細眼,雪白的面團大臉,身材裹在寬大的袍子里,正在整理頭上的首飾。東壁上另有《賣魚》,男人盯著魚秤,顯出錙銖必較的神情?;羧杏恤~蝦,賣魚曾經是當?shù)厣畹闹匾M成部分。

廟會上最熱鬧的節(jié)目是唱戲,水神廟的山門便是戲臺。壁畫中也有《唱戲》場景,戲臺上大書“堯都見愛大行散樂忠都秀在此作場”,翻譯過來就是“走紅臨汾、來自太行的戲劇名角忠都秀,今天在這里演出”。壁畫中間女扮男裝、戴官帽、舉笏板的那位便是忠都秀,布景后面另有一個女人撩起門簾偷看——這個細節(jié)很有名,說明當時的戲臺已有前后臺之分。這幅《唱戲》是對于元代戲劇的生動圖說:角色的站位,道具的應用,化妝的講究,行頭的樣式……作為全國唯一保存下來的古代戲劇壁畫,各種引人入勝的細節(jié),都是研究戲劇發(fā)展歷史的重要資料。

壁畫中還有一幅《分水》,畫面上是穿著官袍、留著長須的古代官員,站在分水亭上做拱手狀?,F(xiàn)在這一帶都稱洪洞,古時則分為洪洞和趙城兩部分,都依靠泉水灌溉,難免會有泉水之爭,為避免爭端,泉水被三七分成,三成流入洪洞縣,七成流入趙城縣?;羧蛭骷s一百米,我們找到了那個古老的分水亭,灰色的三間卷棚涼亭,亭下鐵柱十一根,將水分成十股,分別流向南北兩條水道,寬的水道直行流向趙縣,窄的那條拐彎向洪洞流去。淘氣的孩子沿著水渠一路奔跑,快樂地高聲大叫。我們剛剛見識了壁畫中的紅袍大官人,再看看眼前奔跑的孩子,不覺感慨,古往今來,無論時代如何改變,霍泉的養(yǎng)育之恩依然從始至終貫穿下來。

除了水神廟的壁畫外,廣勝寺下寺也有令人瞠目的壁畫作品,如今山墻上部殘存壁畫16平方米,殿內四壁其他壁畫則被盜賣出國,藏于美國紐約大名鼎鼎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2011年夏天我們去了紐約,到達當天便前往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打算在里面頂禮膜拜一整天。博物館中熙熙攘攘,全是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我們夾雜在人群中看完埃及古神廟與巴比倫藝術品,突然開始鬧時差,困得幾乎當場就能睡著。別的也就算了,我們掙扎著想去亞洲展廳看中國文物。暈暈乎乎地來到二層,入口處是一面巨大的壁畫,高7.5米,寬15.1米,幾乎占據(jù)了整面墻壁,氣勢極其恢宏。畫前有兩條長凳,我們立刻坐下來,正對壁畫,勉為其難地睜開眼睛。迷糊中看到藥師佛端坐在畫面中央,身穿暗紅色袈裟,寶相莊嚴;兩側侍立著各色菩薩、神將,腳下更有活潑童子,氣韻生動,一見難忘。壁畫可以拍照,可惜總有人來人往,我們又處在神志極端不清的狀態(tài),用手機隨便拍了一張“到此一游”,又跌跌撞撞地去看了模仿蘇州網師園殿春簃而建的明軒,再也撐不住,立刻回去倒頭大睡。

如此倉促而狼狽的參觀,回國后每次想起都覺得遺憾。某日路過街邊書報亭,忽然發(fā)現(xiàn)一本雜志的封面很像我們在紐約看到的那張壁畫,買下翻看,果然,這正是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中的那幅壁畫,還特別提到:這是來自山西洪洞廣勝下寺的《藥師佛佛會圖》,曾經位于下寺大殿的山墻上,是中國元代寺觀壁畫中的杰作。

這條消息,對我們來說真有石破天驚之感,迷迷糊糊中我們竟然見到了、同時也錯過了廣勝寺流失國外的壁畫!我們找到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網頁,查找壁畫的相關資料:壁畫英文名為Buddha of Medicine Bhaishajyaguru(Yaoshi fo),元代作品,1965年由阿瑟·賽克勒(Arthur M. Sackler)以父母的名義捐獻,他是著名的中國藝術品收藏家,北大校園中還建有賽克勒考古博物館。大都會博物館的出版物中,有論文提到這鋪壁畫來自廣勝寺下寺(Main Hall of the Guangsheng Lower Monastery, Shanxi)。

“廣勝寺下寺的四鋪壁畫最終散落在美國三家博物館:后殿的兩鋪元代壁畫,一鋪為堪薩斯城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所得;一鋪被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收藏;前殿的兩鋪明代壁畫則落戶費城賓西法尼亞大學博物館?!保纤没铡兜で嘤篮悖簳x南寺觀壁畫群巡禮》)對我們來說,過去十年在路上的經歷,早已成為個人生活的一部分,深入骨血,此時此刻看到新線索,只覺得又一塊拼圖嵌入畫面,新一輪的行與知即將開始。

位于山西省洪洞縣縣城東北17公里、霍山腳下。始建于東漢桓帝建和元年(147年),原名俱廬舍寺,亦稱育王塔院,唐代改稱廣勝寺。名列中國四大名塔之一的飛虹塔,是廣勝寺的核心建筑,高47米,共13層,外部鑲嵌著琉璃構件,一層一組圖案,形式多樣、色彩絢麗,居全國琉璃塔之首。

推薦閱讀:柴澤俊《洪洞廣勝寺》、

丁鳳萍《朔州崇福寺壁畫洪洞廣勝寺壁畫》

如果只選擇看一座古建筑,也許就應該是五臺山的佛光寺大殿。它是中國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有分量的唐代建筑,梁思成先生形容它是“國內古建筑的第一瑰寶,也是我國封建文化遺產中最可珍貴的一件東西”,可見其無上地位。

我們去佛光寺的時候,事先看了太多介紹,真到現(xiàn)場反而亂了方寸。大殿本身的古樸美麗,前輩的尋寶經歷,還有那些著名的復雜的老斗拱們,這三股力量實在過于強大,還來不及頂禮膜拜,就被一陣陣經典與權威的氣勢完全打倒。

記得從半開的寺門向里張望,見大殿一角飛檐揚起,檐下的老斗拱歷歷在目,如一排參差的大牙。當時的感覺就是:“啊,終于看到了!”

佛光寺在五臺山豆村鎮(zhèn)佛光山中,位置比較偏僻,雖然同屬五臺山區(qū),但是與寺院林立的中心臺懷鎮(zhèn)完全不同。

2002年5月,春天,早晨8點左右,陽光燦爛,溫暖舒適,佛光寺前面有一塊石壁、兩棵古松,樹冠形成完美的華蓋,下面放著石凳石桌,是聊天下棋的絕好場所。我們在樹下問管理人員:開門了么?

跨進山門,紫色丁香花開得正盛。東山魁夷先生曾說日本的唐招提寺“散發(fā)著清澄的馨香”,而佛光寺在我們的印象中,總是伴隨著春天早晨陽光的味道,以及丁香花針尖似的細密香氣。佛光寺是重點保護中的重點,共有十多人看管,清潔灑掃,栽花種草,將小院子整理得非常干凈。

沿著石路一步步向前走,左手邊是金代文殊殿,放在別處絕對是重要角色,在這里只成了陪襯。東大殿在前方的十米高臺上,兩棵古松將它完全遮住,從石階下面看不到全貌。躲在樹后的大殿,暗中的龐然大物也,如密林中隱約喘氣的巨獸。

這就是每本書上都要提到的唐代大殿么?真的就要走進那些老照片和透視圖了么?

爬上石階,古殿立現(xiàn)。八根朱紅色大立柱,四扇朱紅色大板門,兩扇朱紅色直欞窗,第一印象就是這樣紅彤彤一片。窗下有一小段白墻,立柱上有一道細長的白泥墻,似乎印證了傳說中唐代“丹柱素壁”“赤白博士”的紅白搭配。

大殿面闊七間34米,進深四間17.66米,單檐廡殿頂。大屋頂和大斗拱幾乎占了整個建筑的一半,使整個大殿的形象,不是常見的豎高聳立,而是顯得低矮卻異常寬大,結結實實地壓住地面,就在我們的面前橫鋪開來。

看過那種寬銀幕電影么?銀幕又長又窄,上面的風景好像被壓縮了似的。這座唐代的佛光寺大殿,就很像是明清大殿的壓縮,上下扁寬,水平伸展,是那種比較靠得住的沉穩(wěn)低調性格。

匾額的藍色油彩已經剝落,上面的刻字還異常清晰:佛光真容禪寺。

我們繞著大殿徘徊游走,硬著頭皮尋找什么是古法“叉手”,什么是“斗,拱,昂,枋”,什么是最簡單的“一斗三升”。

我曾經看過梁思成先生的《中國建筑史》。第一圖《中國建筑主要部分名稱》還可以馬虎記住,到了第二圖《中國建筑之“ORDER”》,立刻就被26個復雜的古文構件完全打倒,注定自己對古建筑的興趣,只能停留在外行看熱鬧的階段。

“七鋪作雙抄雙下昂”,“偷心造”,“自櫨斗口內出華拱兩跳”,這些用來形容斗拱的詞語,是不是很像經書上的梵文?據(jù)說分析這座大殿的梁架結構,正確為斗拱各部件命名,是古建學生的考試題目。

“斗”就是立柱上面的那塊小方木頭,縱橫再放一些長木條,就是“拱”。斗與拱層層疊加,利用木材之間的榫卯連接屋頂與立柱,將屋頂?shù)闹亓總鬟f到立柱上面。聽起來很復雜,實地一看就明白了。有人形容斗拱像木頭的大花,也有人說像一串倒掛的香蕉,像樹枝,像大手,像魚鱗的層層相貼。

有高人干脆一語道破天機:總之,整個建筑不用一根釘子,就是靠斗拱銜接起來的。

這句話相信每個中國人春游的時候一定都聽過。斗拱,屋檐下面那些大大的木頭結扣,竟然是中式古建筑所特有的東西。

上午10點左右,燦爛陽光折射出透明的煙霧,佛光寺的小院子無比暖和。斗拱們從屋檐下面伸出來,又老又沉著的架勢,是那種老當益壯的健碩。陽光沿著老木頭勇往直前,又不斷被結實的老拳阻擋,進進退退,屋檐下滿是繽紛的光影。

這些老斗拱全都高坐在柱子的頂端,每組大概有2米多高,相當于柱子的一半。據(jù)說這座七間殿所用的木材,比后世九間到十一間殿宇的用材還要大些。七間是中等規(guī)模的殿堂,十一間可是皇家金鑾殿的尺寸。這些唐代老建筑的用料多么慷慨,它們到底有多么雄偉多么驕傲,大概可以想象了吧。

斗拱向外伸出1.88米,將大殿的屋檐挑到4米的墻外。我站在大殿旁邊的石階上,仰望頭頂上一根根木材蔓延開來的宏偉與寬大,只覺得自我如此渺小無力。

據(jù)說斗拱最初的起源,是古人在模擬樹的枝杈,當然并不是最科學的承重方式,唐代以后斗拱越來越小,逐漸被支撐木代替,斗拱漸漸成了裝飾,只有一定等級的建筑才能使用。明清時斗拱退化成為屋檐里面的弱小模型,與早期的粗放風格相比,完全沒有了那種鐵骨錚錚的力量之感。

梁先生說這里是“四藝集于一殿”——唐代木構+唐塑菩薩+唐代墨跡+唐代壁畫,而我們只會不斷地撫摸那些古老的立柱,試圖以明確無誤的手感,強迫自己接受眼前的事實——唐朝不只是博物館與教科書上的唏噓概念,眼前這座佛殿,就是唐,就是一千年前真實的一部分。

每座寺院都有自己的特定氛圍,有的充滿宗教氣質,有的是熱鬧大集,佛光寺完全是學術性的。也許因為它在古建史上的崇高地位,使它看起來更像教科書中的經典,而沒有多少宗教的香煙。雖然殿中也有佛像,也掛著彩色燈籠和黃色幔帳,但明顯讓人覺得,這些佛像是用來研究的,不是供人跪拜的。

前輩們當年尋找佛光寺的過程,已經成為寺史中最生動傳奇的部分,只有到了這里,才能夠理解他們那一代人的幸福:“我們一向所抱著的國內殿宇還必有唐構的信念,在此得到一個證實了?!保核汲桑?/p>

他們當年的夢想,是讓中國的建筑史成為由健在的經典之作組織起來的生動歷程;而我們這等普通小民所能夢想的,不過是跟隨前輩的足跡,將這些經典之作連續(xù)而成有意思的旅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佛光寺是一個值得參拜的標志,或者說是一座前人成就的高山。

建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年),1961年列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有分量的唐代建筑。

推薦閱讀:梁思成《論五臺山佛光寺的建筑》。

唐朝建筑有雄壯的斗拱,宋朝則以屋頂取勝。

河北正定隆興寺的摩尼殿,最著名的宋代建筑之一。每次提到從斗拱向屋頂?shù)霓D型,摩尼殿都是首當其沖的例子:“三十三條屋脊在屋頂間縱橫交錯,我們原來只能在宋畫中看到的幻影竟成為現(xiàn)實?!保ㄊ方ā洞蟮刂`》)

摩尼殿是重檐歇山頂。歇山的形狀從側面看有點兒像帳篷,從正面看則是先抑后揚,中途有一次頓挫,比一味低垂的廡殿頂要活潑一些。摩尼殿是兩層歇山頂,像高帽子上下套在一起,綠色的琉璃瓦剪邊,再加上朱紅色的懸魚綬帶,完全是躬逢盛事的鄭重行頭。

大殿四面各有一個抱廈,伸向四方,構成大殿平面的“十”字形狀,是以前從來沒有見過的款式。四個抱廈全是側面向外,一概以側臉對著游人,在講究端正嚴方的古代,這種“龜頭屋”顯得比較另類。

據(jù)說龜頭屋在兩宋曾經風行一時,宋人游記中常有“龜首四出”的描述,特別是應用于黃鶴樓、滕王閣等大型風景建筑。日本古建筑中也有類似的龜頭屋,或者采用簡化版本,將正檐向上撩起一塊三角形,比如徐福神社和著名的大阪古堡。

如果從高處俯瞰摩尼殿,錯綜復雜全都是瓦的線與面。大殿的九條屋脊加上抱廈的四個歇山頂,大殿的檐口直線加上抱廈的三角形狀,屋脊與屋頂,線與面,大小長短交錯,閃爍著綠色琉璃瓦優(yōu)雅細致的小光芒,如同宋詞中字斟句酌的細密心事。

隆興寺是北方最大的寺院,現(xiàn)有面積八萬多平方米,充分顯示了敕建寺院的皇家氣概。話說宋太祖趙匡胤聽從和尚“遇宋則興”的吉言,在這里重建了一座被契丹人毀掉的大悲菩薩銅像,從此隆興寺成為河朔名寺,歷代皇家都撥了重金修建。

跟在導游身后,我們一路穿堂過室,面對琳瑯滿目的寶貝,翻來覆去只會說“真大,真大”。這城中的名寺和我們習慣的鄉(xiāng)下小廟不同,布局很有一套鮮明的章法。整個寺院坐北朝南,沿著一條南北方向的中軸線,從山門一直延續(xù)到最后的大悲閣,沿途有大大小小的建筑左右對稱,井然有序。

如此整齊的套路,當然是研究寺院布局的好例子。從宋代開始,古建筑組群沿著軸線排成若干四合院落,加深了縱深方向的發(fā)展。庭院深深深幾許,中國字中“進”的意思,也許就是指這種一層又一層逐步地深化?

從山門進入,第一座建筑就是摩尼殿。除了前面提到的屋頂陣仗,這個殿所帶給人的性格聯(lián)想,也很有意思。

整個大殿沒有窗戶,沒有大門,朱紅色圍墻將四面都包裹得嚴嚴實實,好像從心底里缺乏安全感,需要超級的屏蔽將自己徹底隱藏起來。這種極端封閉的外形,與唐代遼代門戶大張的開放,完全就是兩種性格,仿佛是面對一個特別內向孤僻的人物,它的自閉反而讓人好奇,想進去一看究竟。

從抱廈進入殿中,光線暗淡,大斗拱都漆成黑色。金色佛像在黑暗中安靜美妙,墻上有紅紅綠綠金金的大幅壁畫,都是對西方極樂世界與東方凈琉璃世界的盡情描述。

黑暗中的優(yōu)美世界,真像那些性格內向的暖水瓶似的人物,不說不鬧,心中自有一套。看多了爽朗大殿,這種宋式的自閉內秀,反而讓我們特別難忘。

出摩尼殿,向前,有牌樓。然后是清代戒臺,內有銅鑄雙面佛像。

穿過戒臺,左手邊是轉輪藏,右手邊是慈氏閣。兩座建筑幾乎一模一樣,都是二層樓閣,面闊進深均三間,平面正方形,中間有平座,歇山頂,綠色琉璃瓦剪邊,朱紅色門窗,一左一右完美對稱。

過碑亭,登高臺,期待已久的巨大高潮終于來到。朱紅色的大悲閣無比闊大雄壯、名副其實的“須仰視才見”。里面的正定府大菩薩更加精彩,銅質42手大觀音(北宋塑像),高21米多,表情嚴肅,眉目如劍,是全國最大的銅鑄佛教造像。

我們在大悲閣前買了系著紅布的珠串,然后坐在臺階上喝水,打算把這一路上看到的好東西大概盤點一番。腦子里丁丁當當堆滿了的寶貝,在各個角落里爭先恐后地發(fā)光,就像是進了加勒比海盜的藏寶洞—— 綠色琉璃瓦,黑暗中溫暖的金紅,倒座觀音的泥彩,綠草,御碑亭的黃琉璃,拓過的墨黑,古銅像的顏色,馱著石碑的灰色老烏龜……

從摩尼殿的屋頂陣開始,到最后的正定府大菩薩,這期間經過了大大小小的佛像,紅紅綠綠的壁畫,各種各樣的古建筑類型。

專家們經常將這種群體效果比作音樂。從序曲開始,到前奏,各樂章,高潮,尾聲,起承轉合,共同構成一次完整的美的經歷。初進山門的那一刻,便是進入了樂曲的前奏,經過一段段石階路,一個個小佛殿,慢慢收斂了內心的浮躁狂妄,慢慢鎮(zhèn)靜下來,才會到達最后的佛祖。

或者從俗一點的角度來說,這種群體效果好像是一隊前呼后擁的儀仗。先有鳴鑼開道的,灑水清道的;然后是舉旗掌燈的,騎馬執(zhí)棒的;將這些熱鬧的先行人馬一一看過,才會真正迎來那一頂貴人的花轎。單看一頂轎子也許沒什么新鮮,可是看了這林林總總的陣仗,肯定會對這次出行充滿了深刻而浩大的印象。

院與群的概念,是古建筑中的重要章節(jié)。西方教堂往往體積碩大,高不可攀,一望讓人生畏;而對于中式寺院的敬畏,則來自于多個建筑的組合,一間間相似的佛殿組成四合院落,每座建筑也許都大同小異,然縱觀整個布局,但覺錯綜復雜,撲朔迷離。重重院落中的每一步,院中的花草和建筑所精心營造出來的每一點感受,都會在有意無意之間,為那個最終印象制造一點聲勢。

寫到這里,幾乎可以聽到靜坐老僧暗中丟過來一句: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不只是寺院,北京的明清故宮不也是依靠了九千九百九十九間相似的屋子,才共同制造出一個皇宮所應有的氣度。

所以,“慢慢走,欣賞?。 ?/p>

或者用古人的話說:循序,漸進。

位于河北正定。隆興寺摩尼殿建于北宋皇佑四年(1052年),是宋代建筑代表作之一,寺中還有宋代建筑慈氏閣、轉輪藏,大轉輪是宋代小木作精品,寺中“正定府的大菩薩”,是中國最大的古代銅質佛教造像。

推薦閱讀:梁思成《正定古建筑考察紀略》,正定文物所編《正定文物》。

了解更多秦里探訪古建筑的旅行故事,可關注《麥田里的飛檐》(三聯(lián)出版社)。

猜你喜歡
佛光寺斗拱大殿
論佛光寺的建筑元素在文創(chuàng)設計中的應用
天工(2024年22期)2024-12-31 00:00:00
“斗拱”的前世今生
說不完的斗拱
民居趣讀
中華民居(2020年3期)2020-07-24 01:47:20
五臺山佛光寺古松
故宮三大殿之火
文苑(2019年14期)2019-08-09 02:14:24
故宮三大殿探秘
金橋(2018年3期)2018-12-06 09:05:46
五臺山佛光寺古松
教育·學習(2018年9期)2018-12-04 10:20:04
山東章丘興國寺大殿考
東方考古(2017年0期)2017-07-11 01:38:26
斗拱系列燈具設計
定州市| 建宁县| 平阳县| 比如县| 安新县| 榆树市| 金门县| 葫芦岛市| 泾川县| 外汇| 奉节县| 松滋市| 陵川县| 旬邑县| 宁明县| 东乌珠穆沁旗| 枞阳县| 田东县| 陈巴尔虎旗| 广宁县| 昭觉县| 高台县| 满洲里市| 田阳县| 比如县| 开阳县| 卓尼县| 和田市| 吴旗县| 平塘县| 万宁市| 英山县| 砀山县| 湾仔区| 田阳县| 安平县| 城步| 吉安市| 昌平区| 北票市| 临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