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虹
讀梁實秋的《我在小學》,說到陶氏子弟在課堂內(nèi)喝酸梅湯,竟是滿嘴生津。
10歲時我隨母親來連投奔父親,借讀在公園小學。面對一張張陌生的面孔,聽著一句句怎么也聽不懂的“鳥語”,倔強、自尊的內(nèi)心,讓我日日昂著頭,迎向一雙雙充滿狐疑和探尋的目光。最初的一個月,我完全將自己封閉。直到有一天,在一片哄笑聲中,我將手邊的鐵皮鉛筆盒砸了出去!驚叫、推搡、奔跑……混亂中,我看見鮮血慢慢滲出娟好看的額頭,又慢慢往下淌,那一刻竟不記得有害怕——直到我被班主任那雙有力的大手狠狠抓住。走廊里強烈的陽光瞬間晃了我的眼睛。
事情的結果今天想來是不可思議的。我僅僅被說了幾句——沒有罰站,也沒有長篇檢討。娟的家長也沒有找我麻煩——沒有賠禮道歉,沒有報銷醫(yī)藥費。當然,父親還是被請去了學校,交談內(nèi)容我不知道。班主任沒有勒令我旁聽,父親回家什么也沒說。當時就是這樣了。
那天以后,同學們不再像看一個外星人一樣偷偷看我、小聲議論我了。娟在下課后還拉著我往校門口沖。原來門口有個老奶奶,面前放著一個鋼筋鍋,旁邊地上放著幾只小碗,她在賣什么吃的?正疑惑著,娟遞過去1毛錢,老奶奶便拿起一只小碗,揭開鍋蓋,用小勺子舀了滿滿一勺有些紅有些紫的稠稠的湯汁倒進碗里。娟側身遞給我,示意我喝。我一點沒猶豫,來了一大口,有些酸有些甜還清清涼涼,我忍不住又來了一大口——那就是酸梅湯,我記憶中最活色生鮮的味道!
酸梅湯成了我和娟友誼快速發(fā)展的催化劑。不知不覺中,我的第一“外語”——連云港新浦街話已經(jīng)完全能聽能說了,而我在第二故鄉(xiāng)的豐富多彩的學生生活也正式拉開了帷幕。
娟額頭的那個疤痕一直都在,所以她一直剪齊眉劉海。以后的歲月里,我知她安好,卻沒再見一次面。
今日街市上的酸梅湯我再沒有嘗試。有些記憶就像深秋飄不落的葉子,永不發(f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