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坤
深圳機場是中國境內集海、陸、空聯(lián)運為一體的現(xiàn)代化國際空港,連續(xù)多年在全國保持第四大機場的地位。2011年機場第二跑道投入使用,可以滿足目前世界上最大型客機(如空客A380)的起降,2013年,深圳機場新航站樓T3正式啟用,總建筑面積45.1萬平方米,投資69.7億元。2014年,公司實現(xiàn)旅客吞吐量3627.3萬人次,同比增長12.4%;貨郵吞吐量96.4萬噸,同比增長5.5%;航空器起降28.6萬架次,同比增長11.2%。
深圳機場目前收入主要來自航空主業(yè)、航空物流和航空廣告,其中大約收入的60%和利潤的50%來自于航空主業(yè),收入占比不到10%的廣告業(yè)務,創(chuàng)造了近30%的公司利潤。以2014年為例,公司實現(xiàn)航空主業(yè)收入18.72 億元,航空物流收入6.58 億元,航空廣告收入2.36 億元,分別占公司收入比重的63%、22%和8%。T3 航站樓釋放產能,2014年公司航空主業(yè)收入和廣告收入同比大幅增長,其中航空主業(yè)收入同比增長30%,廣告收入同比增長20%,航空物流收入和航空貨郵吞吐量同步增長,2014年航空物流收入同比增長6.5%。
T3 航站樓的極限產能為5500萬人次,2014 年為3600萬人次,產能利用率為65%;公司預計,2015年旅客量有望達3900-4000 萬人次,產能利用率72%,產能依然富裕。公司抓住產能釋放的契機,2014年新開23 個國內航點和6 個國際航點,創(chuàng)開航以來年新增航點數(shù)量最高紀錄。2014 年,公司高峰小時架次從42 架次提升至46 架次,2015 年高峰小時起降架次可能從2014 年的46 架次提升至50 架次,2016 年有望再次提升至55 架次以上,未來可能增加至60 架次。
珠三角區(qū)域大機場(如白云機場、香港機場)吞吐量趨于飽和,深圳寶安機場因為二跑道和 T3 航站樓的投入使用,各項指標遠未達到理論設計容量。深圳機場面臨區(qū)域航空需求溢出的重大機遇,近年來深圳機場的旅客量占比逐步擴大,一定程度上開始搶占臨近機場的市場份額。
公司將閑置的AB航站樓出租,根據(jù)協(xié)議,租賃期為免租期(一年)之后十五年,租金逐年從6744萬遞增至18081萬,根據(jù)免租期估計,AB航站樓2016年將貢獻約3400 萬業(yè)績,2017年貢獻約7000萬業(yè)績。T3投產帶來的短期負面因素是折舊的大幅增長,2014年公司折舊4.66億元,同比大幅增加2.43億元,增幅達109%。
深圳機場從估值角度看,目前PB大約1.4倍,而白云機場大約1.55倍PB、上海機場大約2.8倍PB,廈門空港1.9倍PB,深圳機場處于行業(yè)估值的低端,隨著深圳機場產能利用率的提升,業(yè)績的持續(xù)增長,估值將會逐步抬升,建議投資者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