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
其實我讀書也不多,但我有很好的讀書習慣。同學們肯定沒有我忙,我在最近不到3個月的時間里,一共讀了近60本書。我讀的都是歷史書、哲學書,有關現代商業(yè)潮流和未來世界發(fā)展方向的書,都是真正給人帶來思考的書籍。我還做了3萬多字的讀書筆記。所以說,人生是要學習的。
有人問我,俞老師,你為什么還要讀書呢?因為書中的思想能夠引導你走向未來。北京大學教授張維迎有一本書叫《理念的力量》,講的是社會的發(fā)展、商業(yè)的發(fā)展、思想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發(fā)展以及一個人的發(fā)展,都是人的理念改變的結果。當你的理念指向哪里的時候,你就會走向哪里。
我是真實地相信,當你的理念改變了,你的思想改變了,你就能改變你的生活。所以,你一定要通過各種各樣的辦法讓自己的理念變得先進。
那么,先進的理念從何而來呢?從三個地方來:
第一,大量地讀書。要讀各種各樣的書,海內外的,英文不會,就看中文?,F在許多優(yōu)秀英文書籍一經出版,一個月之內都會有中文版面世。
同學們需要大量地讀書,海內外的書都要讀,這樣的多種思想沖擊碰撞以后,你才會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形成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你就可能成為世界上優(yōu)秀思想的集大成者。一年讀50本書,應該不多吧。我在北大上學的時候,一年讀200本書,我讀書的速度還是比較快的。
第二,與人交往,這個特別重要。在今天我之所以還有一些思想,就是因為我周圍有一批有思想的朋友。如果我有一段時間不跟人打交道,就會變得很難受,所以我常常一個月組織一兩次飯局,把朋友們都招過來,和他們邊吃邊聊,能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我發(fā)現,我的成長過程是朋友圈不斷變化的過程。在進北大以前,我的朋友都是農村小孩。進了北大以后,我的朋友都變成了北大的同學。畢業(yè)以后留在北大教書,我的朋友又變成了北大的老師。北大有很多年紀大的、有智慧的老師,我當時作為一個小老師,和他們接觸的機會也很多。
后來,我離開北大創(chuàng)立了新東方。有一段時間我特別孤單,為什么呢?創(chuàng)立新東方以后,我的周圍都是新東方的老師,他們大多是我招聘來的,都比我年輕好幾歲,所以,他們總是從我身上吸取營養(yǎng),我有種被他們吸干了的感覺。
這樣過了幾年,我覺得不行。我身邊必須有一批在某些領域、某些方面比我水平高的人,他們的思想、學術、教研、發(fā)展都必須比我強。于是,我跑到美國把我的同學招了回來。王強、徐小平就回來了,他們在國外深造過,水平比我高很多。就這樣,我又在他們身上學到很多東西。人生就是如此,你周圍的人都比你水平高,這樣你才能迅速成長。因此,與人交往,與比你智慧的人交往,這是讓你變得越來越有思想的一條捷徑。
第三是要行走。走向社會是一步,全球旅行也是一步,出國留學更好。只有這樣,你才能知道世界和中國怎樣融合。我從來沒有到國外留過學,但我每年至少要走三到四個國家,目的是看世界。
我每走到一個國家,一定要去參觀他們的博物館,一定要到老百姓的生活區(qū)去吃飯,和當地老百姓聊天,也一定會到這個國家的大企業(yè)去參觀訪問。有時,甚至能拜訪到一些國家的總統、總理和商務大臣,或者和這個國家的著名企業(yè)家們聊天、吃飯,這都能讓我潛移默化地學到很多東西。
在我看來,人生的成長要素就是這三個:讀書,交友,學會行走。生活是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的,未來是自己追求出來的,所以,最重要的是自己去爭取機會,自己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