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中最舒展釋放找到自己之時,也是最有能量打動觀眾之時。風格即個人,但藝人有責任不斷去體悟,否則里面空空如也又有什么好看的呢?
創(chuàng)業(yè)者傾向于自己決定自己的風格,不在乎他人眼中的印象如何,只追求自己內心的那團火。他們或許會被嘲笑,但時間會證明一切。
攝影是歸于內心的一個事情,心里有什么,眼里就有什么。
當下的價值觀氛圍,是一場巨大的“皇帝的新衣”秀。相信不止我一個人想問,“他不是啥都沒穿么?”。而“忍住沒問”與“沒忍住問了出來”的區(qū)別,即個人風格。
11 @梁歡 / 音樂人 你在某件事上有了些許成就,人們圍過來,試圖用一兩個關鍵詞總結你,以便傳播。合用的詞不多,很快就只能很多人共享一個風格了。
12 @李誕 / 作家 “風格”是個好借口,平庸的文藝創(chuàng)作者能以風格不同,來掩飾與優(yōu)秀的文藝創(chuàng)作者之間巨大的差距。
13 @Steed / 星空攝影師 從選景到構圖再到曝光,看似冰冷的攝影器材和數(shù)碼后期,呈現(xiàn)出每個人眼中不一樣的星空。宇宙不會因一張照片而改變,但從一張照片可以看到你眼中的宇宙。
14 @陳楸帆 / 科幻小說作者 何為獨立?獨立何為?這個時代不相信正確答案。只能回歸初心、常識、孩童般的好奇,用文字,用想象,用技術,描繪藍圖。
15 @程璧 / 民謠歌手 “風格即人”,是一個人以怎樣的姿態(tài)活著。對我而言,就是去接近那些珍貴而無用的東西,比如一棵樹,一段詩行,一些情感和思想,并用我的歌聲或者文字將這些傳遞。
16 @胡辛束 / 插畫師 所有人都在追求有趣,但有趣不是塑造出來的啊,明明是骨子里流露的。
17 @張?zhí)炫?/ 書評人 我寧愿選擇沒有風格,做一個專注凝視與傾聽的時代隱匿旁觀者。
18 @張理耕 / 策展人 用風格來定義一個人、識別一位藝術家,我對這種傳統(tǒng)的敘述方式表示懷疑?!帮L格即人”在歷史中無數(shù)次地自證其身,多是為了認知的便利。完善對于具有主體性的人的理解,也許更重要。
19 @盲盲 / 攝影師 創(chuàng)作是抒發(fā)自我最優(yōu)雅的途徑,它承載著作者所有不可言喻的自我。
20 @麻寧 / 專欄作者 最有風格的人,往往是那些不刻意追求“風格”的人,他們不是拜MUJI教,不是“王小波門下走狗”,不是流連麗江的銀鐲女子或浪跡北非的文藝青年。他們的呈現(xiàn)只是因為他們發(fā)自內心的熱愛和習慣。
21 @張?zhí)煲?/ 90后創(chuàng)業(yè)者 我也從未換過這件霸蠻衫?!鞍孕U”原來是一句湖南方言,大意是不服輸、不同意和堅持做自己。這不僅是我的人生風格,也是我的商業(yè)風格。
22 @使徒子 / 漫畫家 即使我平時不茍言笑,但我的作品風格會讓人覺得我是個風趣幽默的人——所以我一直努力把自己畫得很帥,希望大家認為我顏值很高。
23 @沈博倫 / 影像工作者 理解不了,也是一種風格吧?
24 @小獅 / 攝影師 無論是什么樣的藝術作品,都是作者這個“人”要說的話。好的作品就應當有鮮明的個人表達欲望。
26 @夏小鱘 / 自由插畫師 有經(jīng)歷,然后有記憶,帶著記憶去經(jīng)歷,經(jīng)歷又不斷喚醒一部分記憶,將所見所聞,心所想之事沉淀、梳理、編織,然后創(chuàng)造、書寫、表達。
27 @大冰 / 主持人 有能力去建筑,有努力去栽培,有定力去堅守,有魄力去取舍,有權力去選擇。依此修身,風格即人。
28 @一人食 / 食物美學家 菜的風味皆源于烹飪者的回憶,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食物味道。
29 @綠妖 / 編劇 “風格即人”,而不是“人即風格”,很好。風格等于人,時尚易逝,風格永存,不為潮流改變自己,這讓人自持;人大于風格,在風格之外,所有人都還有不可知的神秘之處,這令人敬畏。
30 @杜冠宇 / 北堿創(chuàng)辦人 可能是換個詞兒來描述“物化”吧。我們通過模式化他人,或者說認識他人的“風格”,來獲取某種安全感,而且反過來也往往會模式化自己,以求成為可以被大家接受的人。
31 @方可成 / 媒體人 今天中國很多人都是急躁、浮夸的,這是他們的風格,還是中國社會的風格?高考狀元多選商科,這是他們的選擇,還是社會的風格?真正的風格,應該是從社會規(guī)范的重負之下解放出來的自由精神。
32 @師蘭玉 / 設計師 穿衣風格雖不能全面展示一個人的性格,但一定可以洞悉他對生活的態(tài)度和對自我的定位。
33 @林Caroline / 插畫師 畫有寫意古健遒勁,又有工筆溫雅清麗;姿態(tài)萬千,流傳至今日的好作品相比之下卻都多了一份“風骨”,韻致醇厚。作畫,做人,皆如是。
34 @夏笳科 / 幻寫手 誰說“風格即人”?對于那些機器人創(chuàng)作的藝術作品(繪畫、雕塑、攝影、音樂、文學等等)又該如何評價?也許“風格”不過是一些算法和數(shù)據(jù),和美圖軟件的濾鏡沒有本質區(qū)別。到那一天來臨時,我們也許才能真正理解風格中真正屬于“人”的部分。
36 @阿肆 / 唱作歌手 這世間本無風格。離經(jīng)叛道的人多了,就有來所謂的風格。
37 @許家田 / 公益項目創(chuàng)始人 這個問題太難想了,我還是繼續(xù)帶著娃們在柬埔寨工地上活水泥去吧……
38 @莫子皓 / 公益創(chuàng)業(yè)者 產(chǎn)品即人會比風格即人能更貼近時代。我們可以做的每件事情都視作產(chǎn)品,里面包含著流程和場景,傳達出來恰好是人的氣質和品味。
39 @應永會 / 設計師 對風格有意識的人會加強某種特點來突顯自我。
40 @咸貴人 / 獨立撰稿人 風格皆為揣測,處久才見人心。
41 @李小蕾 / 攝影師 照片里是一種清新唯美的畫面,照片外是攝影師的情懷。我喜歡鏡頭記錄下清新的一切。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一片森林,它會一直在那里。
42 @饅頭妖在金寧 / 果殼網(wǎng)作者 比如,有人總會為國家發(fā)展的新成就由衷的喝彩,這種風格的形成源于他是一個愛國者。
43 @陳諶 / 小說寫手 文字是人本身的外化,寫作就是作者通過文字向世界表達自己的過程,閱讀也是讀者通過文字與作者溝通的方式。
44 @悟空Intravel / 攝影師 照片是閱讀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因為它很少“說謊”,把你經(jīng)歷的故事展現(xiàn)無遺。
45 @邵夷貝 / 獨立音樂人 技巧和知識造就的是專業(yè),個性和選擇則造就風格。
46 @丁一晨 / 漫畫家 在地球這個大花園中,每個人都是不同的花朵,有各種的色彩與香氣。她比我們想象的還要瑰麗。
47 @耳帝 / 樂評人 風格往往是人格的體現(xiàn),一個熱門的個人賬號不能沒有人格,否則就會被視為營銷號、團隊工具。一個人在有一千粉絲,跟有一百萬粉絲時說話的方式必然不同,這其中多少會泯滅掉一些個性。
48 @王韻壹 / 爵士樂手 我只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只做自己希望成為的人,只唱自己認為好聽的歌。
49 @張杰客 / 插畫師 繪畫就像是我的心靈,并不善于言語的我,用這種方式表達了我內心深處對美麗的終極理解。
50 @呂露 / 主持人 就像把身上尖銳的東西蓋上了布簾,忍不住時還是會扯開一點。
51 @NIKO / 地球拍攝者 難得的風格是經(jīng)歷平庸、磨苦、困束、以及自我的對峙、壓制而成的,大抵因靈魂不經(jīng)灼燒,則不具自我之形。故其風其格,若不怪,非我也,因我為怪人久矣。
52 @歐寧 風格是對世事萬物的理解角度,是一個人生命邏輯的表現(xiàn)。
53 @孫何方 / 珠寶設計師 廣東話有個類似表達:“物似主人形”。
54 @朱炫 / 編劇 天下文章,都是人寫,一人一相,所謂風格,都是人心。
55 @李星宇 / 獨立音樂人 作為創(chuàng)作者,最為珍貴也無法被復制的是其獨特的個體思維。我不想將它稱之為風格,可能對我來說,我就是我本身。
56 @Bunny / 設計師 風格就是內在哲學觀和外在審美的化學反應。
57 @余幼幼 / 90后詩人 風格遠不及人豐富多元,它僅僅是人的一部分,不能完全解讀和展現(xiàn)一個人。
58 @王蓓 / 自媒體人 風格是你的內在品格、生活姿態(tài),更是對自我的期許。
59 @潘海天 / 科幻小說家 這個意識即將上傳機器、人工智能和寫詩機呼之欲出、圖靈也分不清屏幕后狗或人的時代,鎖定一個人有多難?每個人每天有條不紊地更換2%的細胞,50天后就是新人類。最終被挑選出來的人,都有穩(wěn)定對抗生活的方式,他們的咆哮怒嚎細語歡笑是唯一指紋。
60 @張毅君 / 游戲策劃人 風格以個性為基,隨歲月增長、理想追求、生活順逆、世事變遷而不同,以對他人輸出態(tài)度、想法、作品、成敗而被評論與定位。
61 @邢立達 / 科普作家 古生物學聽著很浪漫,但其實我們總在泥漿和大雨中敲擊巖層,在鐵板燒一樣的巖壁上臨摹標本,或在搖晃的皮卡上當人肉墊子保護化石。所以我會著重一線作業(yè)者的親身體會,恐龍在此刻也得以借尸還魂了。
62 @電影通緝令 / 影評人 風格就是style,style就是有型,有型有款才是有人嘛。
64 @沉白白 / 婚禮攝影師 “我們不只是用相機拍照。我們帶到攝影中去的是所有我們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聽過的音樂,愛過的人?!薄踩麪枴啴斔?/p>
65 @喬小囧 / 編劇 不貪戀認同,不懼怕孤獨,不迷信速度,在創(chuàng)造世界的全過程中,始終保持一種較為舒適的姿勢。
66 @孫冬冬 / 策展人 如果風格是一種個別性,那么它是否應該與作為人的普遍性相通?在風格與人之間,有無數(shù)個“我”,在無數(shù)個“我”之間,我們如何成為一個共同體?
67 @蘇更生 / 作家 風格就是你活在世上做的每件事都有人做過,但你仍希望與眾不同。
68 @蘇紫紫 / 藝術創(chuàng)作者 以前我常常好奇究竟怎樣才能證明自己真的存在?后來我站到鏡頭前從事實驗藝術,經(jīng)歷爭議和風波,幾番沉浮后終于明白:選擇什么,堅持什么,都會令我們無可取代。
69 @韓飯桶 / 娛樂評論人 每個時代都有屬于自己規(guī)則,而每個人只能在時代規(guī)則下去制造自己。
70 @張安定 / 青年項目創(chuàng)始人 我相信人沒有本質意義上的創(chuàng)造,只是一直在嘗試和練習,努力呈現(xiàn)其天賦、看法,想要完成的東西。這種持續(xù)呈現(xiàn),就是所謂風格。
71 @Tango / 廣告人 當你不知道自己是誰的時候,你所有的創(chuàng)造痕跡會告訴你答案。我思故我在,我在就是我的風格。
72 @任曉雯 / 小說家 上帝創(chuàng)造的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我把這種唯一性,理解為人之風格。具體包括:充分擁有良心自由,不被群體綁架,對任何標簽保持疏離。
73 @尤洋 / 策展人 在后工業(yè)時代談個人風格很虛幻。今天社會的成就和進步都是以消滅人性的多向度為代價,風格作為一種高層文化正在被社會現(xiàn)實所排斥。你必須通過消費某種特定商品,來完成自己的群體歸屬感。
74 @馬凱 / 設計師 齊白石先生說過:“學我者生,似我者死?!?/p>
75 @天才小熊貓 / 動畫人 我經(jīng)常思考三個問題:我這次所選的主題足夠好嗎?表達方式能讓別人看懂嗎?大家反應會怎樣?“風格”就是一種思維方式,也是一種習慣。
76 @張小電 / 自由撰稿人 保持相似是為了群體的安全感,群體安全感是利益的便捷打開方式。因此保持風格獨特,需要勇氣和堅持。
77 @堅果兄弟 / 霧霾收集者 去做有熱情并擅長的事情,可能不合時宜,可能跟別人不合拍,但這就是自己。
78 @董攀 / 獨立品牌創(chuàng)始人 日常需要什么,發(fā)生了什么,想留下什么,都會被我有意無意間記錄在產(chǎn)品中,風格由此彌漫開。
79 @方悄悄 / 作家 透露一個行業(yè)秘密:對一個作者來說,關鍵不是寫得好或者差,而是擁有自己的語言風格。怎么說,風格即人,語言風格就是作者的生命線。
80 @東東槍 / 廣告人 梅尚程荀一輩子苦心孤詣,最后留下的無非是一種風格。商業(yè)品牌也講“調性”,
81 @何襪皮 / 豆瓣作者 風格是外在的刻意表現(xiàn)和內在的無意流露的共同作品,既有心,又無心。
82 @張揚正 / 時尚APP創(chuàng)始人 時尚從業(yè)者一直在不遺余力地創(chuàng)造強烈而無可替代的個人風格,因為那是對創(chuàng)造者精神世界的表達。
83 @勺布斯 / 情感博主 文字是文字,生活是生活。兩者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但并不等同,太較真的話無論讀者還是作者,都挺累的。
84 @轟叔 / 時尚潮人 有人格物致知,冷冷清清,有人御風而行,風風火火。
85 @陳露 / 公益項目創(chuàng)始人 相由心生的不止是容貌,你所喜歡的物,哪一樣不是你心性的外相?
86 @琦殿 / 微博知名博主 不管我換什么頭像,改什么名字,只要看到一個用“愛這個世界”“恨這個世界”“揍這個世界”“操這個世界”“還是愛這個世界”的ID,那一定是我。愛這個世界。
87 @舒明月 / 獨立作者 外在表征總有它內在的源頭,但并非機械的單一的對應關系。這和我們不可將"相由心生"理解為"大眼就無辜小眼就雞賊",道理是一樣一樣的。
88 @阿菜 / 公益從業(yè)者 風格只代表個性與追求,不負責善良或邪惡。
89 @孫一圣 / 原創(chuàng)小說媒體主編 風格就是人類活過的折現(xiàn)。
90 @子衿 / 青年作家 價值體系催生風格,無論寫作、繪畫、談吐,都是一部分的人。
91 @方羌羌 / 青年編劇 風格即人格,所以我們才理直氣壯將某些人劃為“梅派”,某些人劃為“野獸派”,還有些人則是“左派”和“蛋黃派”。
93 @車車 / 前搖滾樂隊鼓手 當你欣賞一幅畫時,往往可以看到作者內心最深處的想法,比任何的話語都要有力。
94 @五行屬二 / 段子手 元輕白俗,郊寒島瘦。
95 @同道大叔 / 微博知名博主 風格是很多標簽的融合。
96 @劉斌 / 公益項目創(chuàng)始人 人一生時時處處在做選擇,而每個選擇即決定于“我是誰”。
97 @王氏君 / 媒體人 人在成長,風格也在成長。無論多少歲的人,看到10年前寫的東西,都會想給自己一大嘴巴子。
98 @痞人日記 / 編劇 人類是有眾多共性的群居動物,但人與人仍然有所區(qū)分,即共性中各自保留的感性和自我。
99 @ 蘇枕書 / 獨立作者 哪怕是細微差別的風格,也足以呈現(xiàn)人,使之與同類若即若離,和而不同。
100 @徐峰立 / 時尚潮人 you are what you wear,一句人人會講卻沒有多少人照做的大實話,對敢于不從眾的人尤其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