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丹
海上的人討生活總是比陸地上的人更辛苦,更需要勇敢,然而回報也更為豐腴。為了那即逝的美味,如費(fèi)雪對待饑荒里的一塊牛排的態(tài)度,她這樣說:“拿出做人的勇氣,吃下這塊肉!”寧波人對于小海鮮,平淡中也透出這樣的勇敢。
寧海地處中國海岸線中部,屬于浙江省東部寧波下屬的一個沿海小城,大面積的山林、一小部分耕地以及兩萬多畝灘涂構(gòu)成了這里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寧海連接著東海,這里的人們犁海為田,將著名的青蟹、白蟹、大黃魚出產(chǎn)至世界各地。
為什么這里的海鮮叫做小海鮮呢?比起廣東沿海的生猛海鮮,這里的水產(chǎn)大多產(chǎn)自淺海灘涂,魚蝦、蟶子、海瓜子、血蚶、螺類等等,看似上不了臺面,卻是寧波一大特色。眼福一般,飽的卻是口福。沒有見到傳說中的挖蟶人——我剛剛才知道蟶子是長在淤泥里的,挖蟶人每天天不亮就來到蟶田,用鐵具挖開一二尺深的淤泥,一個個裹著泥巴的肥蟶子就露出來了。
小海鮮之鮮就在于近在咫尺的滋味,保鮮做得再好,一旦離開此地吃的就不是一個東西了。
我們?nèi)サ乃a(chǎn)養(yǎng)殖基地“下洋涂”,已是一個現(xiàn)代化的基地,不見了過去的犁海為田——天空正扯著小雨絲,一條平展青石路開過去,兩旁的蘆花蔚然成片,一不留神會看見有白鷺翩然飛起,在灘涂上,豐富的浮游生物是它們的美食。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有白鷺的地方就是水產(chǎn)豐美之地。一條機(jī)動的小船開出去,不足半個小時,一簍子青灰色的螃蟹便出水了。臨近12月份,青蟹的色相依然肥美,什么佐料都不要,出水的螃蟹立馬捆了,洗干凈,放到大屜上蒸,15分鐘之后,你就聞吧,一只好蟹抵得上一桌好菜。
其實(shí),除了貝類和蝦蟹,這里最有名的是大黃魚。野生的大黃魚運(yùn)到內(nèi)地,快過年的時候,飯店里要賣到三四千塊一條呢。大黃魚的肉質(zhì)鮮嫩至極,做法上也是極簡的,清蒸是一種做法,或者雪菜黃魚,也叫大湯黃魚,是富有寧波地方特色的名菜。
不單是黃魚,這里的帶魚和北方人吃到的帶魚也不是一個東西,帶魚長得青青薄薄的,身有微鱗,入口即化,嬌嫩如豆腐。鮮嫩的美味造就了當(dāng)?shù)厝颂籼薜纳囝^,各種海鮮沒有大烹大炒,全部還原最新鮮的原味,當(dāng)?shù)厝斯芩麄冇懮畹姆绞浇凶觥坝懶『!?,而管這樣的烹飪方法叫做“烹小鮮”。
來自北方的舌頭太遲鈍,連吃了三天小海鮮,已是身在鮮中不知鮮,只覺得胃里缺少的是一碗面。從寧波回來,連吃幾天的大白菜煮面條,再想起不久前的美味,后悔得很,當(dāng)時多吃一只螃蟹腿也是好的。小海鮮的味道很清淺,若不是久經(jīng)訓(xùn)練的舌頭,多半會將這種清淺忽略,覺得味道不過如此,以至于事后想起來,都會懷疑當(dāng)初有沒有吃過那樣的美味。
北方人的味蕾如同大鼓,要厚厚實(shí)實(shí)敲擊才能出來聲音;南方人的味蕾則是輕巧的小戲,撩撥之間,都是風(fēng)韻。地方飲食,地方戲曲,以至于地方的生活,都是同源的。
當(dāng)?shù)氐纳钫宫F(xiàn)出一種豐腴的質(zhì)感。我們?nèi)サ降哪且粦羧思遥?個孩子,第9個孩子長到15歲,就出去闖世界了。短短20年間,當(dāng)初的少年已將他的飯店開到內(nèi)地幾十個城市,小海鮮的滋味也隨著他對于家鄉(xiāng)美食的推崇輸送到全國各地的餐桌上。在寧海的前童小鎮(zhèn),這一戶殷實(shí)人家隱沒在平常民居中,兒子出去打天下,九旬的老爺子在家做酒、種菜。
烹小鮮如同持家、創(chuàng)業(yè),他們肯下力氣為好日子去拼搏,也安然享受來自風(fēng)口浪尖的美食。小海鮮之味其實(shí)是勤勞之味,所滋養(yǎng)的人們以另一種方式,將其發(fā)揚(yáng)光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