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越?俄羅斯和中國文化獎金獲得者;旅俄作家、翻譯家
關(guān)于俄羅斯美食早期的文字記載是在11-17世紀(jì)。16世紀(jì)俄羅斯編輯出版過一部文獻(xiàn),名曰《治家格言》,流傳甚廣。它是當(dāng)時俄羅斯的一本家庭生活守則,作者用文學(xué)書卷語體,即教會斯拉夫語和民間口語混合書寫而成,詳細(xì)地描述了俄羅斯美食?!吨渭腋裱浴氛f,俄羅斯美食起源于9世紀(jì),至15世紀(jì)得到發(fā)揚(yáng)光大。俄羅斯先人說,不少俄羅斯美食直接來自豐饒的大自然,林中獸,水中魚,草中花,還有漿果、蘑菇加草皮,都是俄羅斯人最原始的天然食材。
當(dāng)然,俄羅斯人也耕種收割,他們最早種植的莊稼有小麥、大麥、黑麥、燕麥、蕎麥以及黍和稷。那時俄羅斯人雖然會種糧食,但是卻不怎么會做飯,他們收獲的糧食主要用于熬粥,所以俄羅斯其實是一個喝粥的民族,其美食就起源于粥:燕麥粥、蕎麥粥什么的,家家熬,戶戶煮,特別普遍。可以說,粥是俄羅斯首當(dāng)其沖的美食,不喝粥就不是俄羅斯人。直到今天,俄羅斯習(xí)慣上為斷奶期的嬰兒選擇的最佳食物,仍是自古有之的牛奶粥。俄羅斯成人也不例外,餐桌上的蕎麥粥是他們的最愛。
說到粥,有件事令我印象極深。我在莫斯科多次親歷葬禮,發(fā)現(xiàn)在葬禮之后,逝者家人隆重設(shè)宴招待來賓,雖滿桌飯菜豐盛至極,卻依舊少不了粥,但那已不是普通的粥,而是蜜粥,用黑麥或者大麥米熬制,再澆入蜂蜜汁或者很濃的蜜糖水,撒上葡萄干、核桃仁、罌粟籽、鮮牛奶和果醬什么的,真是熱熱鬧鬧的一碗。我在烏克蘭南部尼古拉耶夫鄉(xiāng)下的葬禮上,還喝過用干果煮過的蜜粥,味道甜得讓人把持不住。后來我才知道,蜜粥用于葬后宴,源于俄羅斯東正教習(xí)俗。早先的人們篤信上帝,在大齋節(jié)第一個禮拜的星期五,用吃齋飯和喝蜜粥的方式,紀(jì)念東正教殉道者亞馬塞的狄多祿。此儀式后來在俄羅斯引申成為葬禮儀式后宴會上的喝蜜粥。俄羅斯人有句諺語:粥兒美,面包香,見了它們叫爹娘。
除了各種粥之外,俄羅斯最早的美食還有各種酸面面食,如死面餡餅、死面包子、面條、餃子等。有了酵母之后,俄羅斯人開始烤制黑麥面包,味道香美之極,吃一口放不下,以至于今天,黑面包仍是俄羅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之一。俄羅斯10世紀(jì)開始流行小麥粉,面食品類驟然豐富起來。
先說說俄羅斯面包。俄羅斯最有名的是大圓面包,當(dāng)?shù)厝朔Q“卡拉威”,而不是中國人誤傳的什么“大列巴”。早先這種大面包用于婚宴,面包做得很大個,是為了讓每位來賓嘗一口,沾點喜氣兒,與其說它是美食,不如說它更能烘托氣氛。其實這種面包也不為俄羅斯人獨有,烏克蘭、白俄羅斯甚至波蘭,都有婚禮上來賓與新郎新娘一起分食卡拉威的習(xí)俗。這種習(xí)俗追根溯源,應(yīng)屬于古代埃及文明,后來傳入古希臘和古羅馬,之后又隨著基督教的傳播進(jìn)入俄羅斯和東歐平原。俄羅斯史書記載,早在多神教時期,俄羅斯就用卡拉威祝福新婚男女,卡拉威形若太陽,俄羅斯人古時拜太陽為護(hù)佑神。在俄羅斯,烤大圓面包用于婚禮之習(xí)俗,延至今日不衰。
俄羅斯的卡拉威做工講究。首先,面粉是在古老磨盤上研磨而成,再者,卡拉威的制作者都是專門聘請的女性“全乎人兒”,所謂“全乎人兒”,就是這些女人有丈夫,有孩子,且家庭和睦,還有豐富的烤制卡拉威經(jīng)驗??局频臅r候,新郎必須親手將卡拉威的面胚放入烤爐中,圍在四周的女人們不停地唱歌和祈禱。卡拉威上面的圖案很有意思,是圖騰符號加上兩個一半的小卡拉威,表現(xiàn)男歡女愛;還有日月星辰之圖,以示夫妻天長地久和彼此忠貞不渝??ɡ镜迷脚虼?,說明幸福越多。
自從有了小麥粉和酵母之后,俄羅斯的面食發(fā)展一日千里,到了10世紀(jì),除了上述大圓面包卡拉威之外,美食家還發(fā)明了小圓面包、面包圈、餡餅、薄餅、油渣餡餅和其他多種烤制面食。這些面食在物質(zhì)不發(fā)達(dá)的時代,既是俄羅斯人餐桌上的主食,也成了男女老幼茶余飯后的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