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亞欣
盛唐海上絲綢之路的渡口揚子津
正值建城2500周年之際,回溯既往,光陰荏苒,一座城、一條河、一口港,造就了揚州的千年繁華。操著阿拉伯語、波斯語、希伯來語的海外旅客,穿梭于揚州街頭;瓊樓玉宇間繡衣朱履,觥籌交錯;富商巨賈府邸車馬喧囂,鶯歌燕舞;淮揚名物,風華絕代……這就是揚州,既是京杭運河的原點,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淮左名都
揚州一詞緣自《尚書·禹貢》,相傳大禹治水時,天下分九州,揚州居其一。今日揚州之地域,與禹貢所載揚州相比轄域甚小。百越一支的淮夷,率部舉遷至揚,建一小國,名曰邗國。春秋時,吳王夫差滅邗,揚州納入?yún)菄?,境?nèi)河網(wǎng)縱橫,仰賴水路。揚州先民因“不能一日而廢舟楫之用”,遂鑿邗溝,引長江之水北入淮河,借水路浚通南北。邗溝河渠尚淺不寬,大型兵船無法直貫邗溝,需走海路,海運遂興。越滅吳,楚滅越,楚遂在邗城舊址上筑新城,以“廣被丘陵”之意,取名“廣陵”。此時,廣陵蒞居??冢诮鼗?,瀕海沿江,地緣優(yōu)渥,交通便利。秦亡后,項羽一度建都廣陵,取臨江都會之意,冠名江都。
海上絲綢之路肇始于公元前2世紀的西漢,興于8世紀的唐中葉,盛于10~14世紀的宋元,衰于17世紀的明末。揚州與廣州、泉州、明州(今寧波)、登州(今蓬萊)等,均忝列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港口。兩漢時,長江入海口位于揚州附近,且可近觀“廣陵潮”,廣陵潮是長江入??诔毕兓玫淖匀痪坝^,氣勢洶涌磅礴,蔚為大觀。不少文人墨客謳歌廣陵潮涌,東漢王充在《論衡·書虛》中載有“廣陵曲江有濤,文人賦之”;魏文帝曹丕親眼觀看廣陵潮,驚嘆“嗟呼!天所以限南北也”;南朝樂府民歌《長干曲》中吟唱有“逆浪故相邀,菱舟不怕?lián)u。妾家揚子住,便弄廣陵潮”;唐朝詩人李紳作《入揚州郭》,吟誦有“欲指潮痕問里閭”的詩句……時至今日,揚州依稀能辨大潮洶涌的點滴痕跡,泰州海陵就矗立有望海樓,建于南宋邵定年間,據(jù)此可憑欄觀海。
瀕??拷?,浚通邗溝,使揚州成為通津達海的港口城市。西漢初年,因吳王劉濞平定英布謀反有功,漢高祖命其鎮(zhèn)守廣陵,改封吳國,領(lǐng)3郡53城。劉濞采取一系列“休養(yǎng)生息”的政策,促使揚州社會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他仰仗背??可降膬?yōu)越位置,即山鑄錢,煮海為鹽,國用饒足,并積極發(fā)展冶煉、采鹽、造船等產(chǎn)業(yè)。憑借強大的經(jīng)濟實力與軍事力量,劉濞暗中私通其他劉氏諸侯王,在漢景帝時掀起了“七國之亂”,與中央分庭抗禮?!盎醋竺肌币粫r震懾京師。東漢末年,兵燹累鉅。三國時,魏吳韃伐頻仍,廣陵成為江淮地區(qū)的軍事重地。西晉歷經(jīng)“八王之亂”與“永嘉之禍”后,海內(nèi)崩裂,河洛蕭條,廣陵數(shù)度遭災。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舉戈南侵,廣陵遭焚毀;宋大明三年(459年),竟陵王劉誕據(jù)廣陵叛變,孝武帝派兵討平,下令屠殺城中全部男丁,僅留5尺以下小童。10年間,廣陵兩遭兵燹,昔日繁盛的廣陵城盡顯荒蕪,轉(zhuǎn)瞬已成“野鼠城狐,風嗥雨嘯”的“蕪城”。
魏晉以來,為避禍兵燹,中原百姓渡黃河,涉淮水,直抵揚州。一時間,揚州城內(nèi)流民麇集,熙來攘往?!耙鹿跂|渡”后,東晉為招徠北竄流民遷居江南,置僑州郡縣。在僑民占多數(shù)之地,甚至取消舊稱而代以僑名,形成僑州之內(nèi)有舊郡、舊郡之內(nèi)有僑縣的境況。徐州北部流民南遷后,多數(shù)寓居揚州晉陵郡(今江蘇常州﹑鎮(zhèn)江一帶),政府遂置僑郡,譬如在京口(今江蘇鎮(zhèn)江)置僑立徐州,后易名南徐州。晉大興元年(318年),在揚州又置僑立南青州。晉太寧三年(325年),將南兗州遷址揚州,領(lǐng)有僑郡縣若干。揚州遂一度同時置有南青州、南兗州、南徐州,北遷丁戶居半。南北朝時,揚州成為江北淮南的大都會,加之政府鼓勵紳民海外經(jīng)商以增賦稅,海上絲綢之路的航線遂逐漸南移。既往,由膠東半島出海的北線航路,更弦為自建康(今江蘇南京)沿長江而下,經(jīng)揚州橫渡東海,直抵高句麗、東瀛的中線航路。
揚一益二
標題
隋滅陳,400年的南北對峙重歸統(tǒng)一。一位傳奇帝王與滋繁揚州邂逅,留下不解之緣。隋開皇元年(581年),年僅13歲的楊廣立為晉王;開皇八年(588年),20歲的楊廣率軍平定陳朝;開皇十年(590年),楊廣奉命赴江南任揚州總管、鎮(zhèn)江都,并與楊素一道平定江南高智慧的叛亂;隋文帝仁壽四年(604年)七月,楊堅駕崩,楊廣即位,翌年改年號大業(yè)元年。旋即,楊廣征伐民夫開鑿運河,勾稽南北。民間傳說,楊廣因早年封邑揚州,獨愛瓊花美玉,遂鑿運河,以領(lǐng)略淮揚秀色。事實上,運河的開鑿具有深遠而重大的意義:一是長期以來的南北對峙,亟需便捷交通,強化南北融合;二是以長安為中心的關(guān)中地區(qū),俱仰賴淮揚的財貲和物產(chǎn)。
楊廣擷取揚州作為運河中點,構(gòu)建起一條北至涿郡(今北京)、西至洛陽、南至余杭(今杭州)的運河大動脈。揚州不僅是運河的中心,也是利用古邗溝最先開鑿的一段,“發(fā)淮南民十余萬開邗溝,自山陽(今淮安)至揚子(今揚州南郊)入江”,從而溝通了淮河與長江兩大水系??Mê?,運河在揚州與長江交匯,揚州漸成水路交通樞紐。楊廣一生在揚州寓居14年(即位前11年,即位后3年多),而其居隋都長安、東都洛陽不過4年有余。稱帝后,楊廣3次巡幸揚州。據(jù)史載,楊廣為巡幸揚州,所造船量達“數(shù)萬艘”,從者數(shù)萬之鉅。大業(yè)元年的首次巡幸,龍舟船隊從東都洛口起航,耗盡50天才發(fā)盡完畢。一代君王的揚州夢始于揚州,也終于揚州。隋末農(nóng)民起義爆發(fā),楊廣見天下大亂,無意北歸。以宇文化及為首的叛軍將倉皇出逃的楊廣逮獲,遂命令狐行達將其縊弒,草草葬于江都行宮流珠堂;唐軍平定江南后,于貞觀五年(631年)以帝王之禮,將其歸葬雷塘。直至2013年4月,隋煬帝陵才在揚州曹莊被發(fā)掘出來。
入唐后,歷經(jīng)貞觀、開元盛世,江南地區(qū)繁榮安定,社會經(jīng)濟顯著發(fā)展,交通運輸日漸便利。一方面,由揚州南下廣州、交州(古代地名)等地的海路順利貫通;另一方面,由廣州溯江而上,翻大庾嶺,入贛江,抵洪州(今江西南昌),沿長江至揚州的內(nèi)陸交通也得以順暢。除南線外,北線從長安經(jīng)渭水至洛陽,由汴河至揚州的水道成為國家命脈的重要交通線。揚州儼然成為連接南北、溝通海內(nèi)外的重要節(jié)點?!鞍彩分畞y”后,關(guān)中大戶競相遷徙江南,揚州因未遭兵燹,漸成全國都會,被譽為“揚一益二”。
大明寺
揚州造船技術(shù)的發(fā)達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發(fā)展的重要條件。唐代的揚州以造船舉世著稱,早在初唐年間,揚州即為唐太宗征伐高句麗的戰(zhàn)船制造基地,并專設(shè)有“揚州道造船大使”一職,專司其務。從考古發(fā)掘中也得以佐證,揚州出土的大型古船皆出自唐代。唐政府在揚州遍設(shè)造船工場,可造各類江船、海船。唐代宗大歷年間,轉(zhuǎn)運使劉晏“于揚子置十場造船,每船給錢千緡”,共造2000余艘船,每船可載重1000石。同時,民間造船業(yè)也興旺發(fā)達。大歷、貞元年間,揚州富商俞大娘所造之船,每艘可載糧萬石,操縱工匠達數(shù)百人,甚至“養(yǎng)生、送死、婚嫁,悉在其間”。造船業(yè)的發(fā)達,成為揚州海運勃興的縮影。
鑒真東渡寶塔灣
唐宋以來,揚州的對外交流已形成了固定的海上航路,當時主要分南、北兩條線路。北線從日本九州中部始發(fā),經(jīng)朝鮮半島南部,沿西海岸北上,向西至膠東半島北部的登州(今蓬萊)登岸,轉(zhuǎn)由濟水入淮河,沿淮南運河抵揚州;或由江蘇北部的楚州沿海登陸,沿淮南運河抵揚州。南線則由日本九州南部的薩摩半島或由北部的博多灣一帶渡海,斜穿東海,直達長江口的揚州。日本歷次遣唐使及鑒真和尚東渡,皆取南線。同時,沿長江至江州(今江西九江)、洪州(今江西南昌),再經(jīng)大庾嶺,可至閩粵一帶;或自長江口直徑南下,可抵東南亞一帶。這些航線的開通,鞏固了揚州在海上絲綢之路的地位。日本、朝鮮等地遣唐使,大多由揚州經(jīng)運河,抵達長安。鑒真和尚為東傳佛經(jīng),歷經(jīng)6次奇險,不幸雙目失明,最終抵達日本。日本奈良唐招提寺景觀,就仿制揚州大明寺,寺內(nèi)“盧舍那佛坐像”“藥師如來立像”“千手觀音菩薩立像”均為鑒真弟子——揚州興云寺僧義靜所造,如今皆為日本國寶。揚州成為與廣州、泉州、明州并稱的四大港口之一。唐政府還在揚州設(shè)立市舶司,管理藩商與外籍船舶,征收商稅,成為近代海外貿(mào)易管理機構(gòu)的雛形。
鑒于朝廷寬松的對外政策,中外商旅咸聚揚州。唐宋時,揚州城內(nèi)商賈云集,涌現(xiàn)了不少來自新羅、高句麗、東瀛、大食、波斯、婆羅門的胡商與藩客。他們寓居揚州,經(jīng)商從學,港內(nèi)一時間千帆競渡、百舸爭流。揚州境內(nèi)的真州(今儀征)、瓜洲等地日趨繁盛,素有“京口瓜洲一水間”。南宋咸淳年間來揚州的穆斯林普哈丁,在揚州寓居10年,并長眠于此,其所創(chuàng)建的仙鶴寺為江南四大古清真寺之一。元代來揚州的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更是在這里寓居3年并擔任官職,其游記中載有大量關(guān)于揚州的描寫。當時,藩客、胡商多居于番坊內(nèi),鮮有雜處,建筑樣式頗具穆斯林風格。此外,為了保佑漁民出海平安,在儀征陳集還建有祭祀媽祖的天后宮、天后樓以及海神廟等建筑。
兩淮鹽路
伊斯蘭宗教名勝普哈丁墓
明清時期,受“海禁”政策與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揚州在海上絲綢之路的地位日益孱弱。自唐開成年間以來,長江下游淤沙沉積,長江入??跐u次東移,揚州由瀕海都會漸為內(nèi)陸城市。因江口淤塞,海船已不能直抵揚州港,揚州在海運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南宋末年,本設(shè)置于揚州的市舶司遷移至松江華亭(今上海),元代增設(shè)溫州、澉浦、上海,明代遷至太倉黃渡(今蘇州太倉),揚州的地位逐漸被取代。
明嘉靖年間,為了應對日本倭寇的侵擾,確保鹽運司課銀的征收和鹽商大戶的安全,揚州城整體東移,遷至舊城外環(huán)河,沿運河筑新城。倭寇平定后,舊城廢置,新城繁盛,鹽商駢至,商民聚集。萬歷年間,南北鹽商多達100余家,“四方之托業(yè)者輻輳焉”,揚州遂成享譽一時的都會。清朝建立后,出于肅靖海匪、鎮(zhèn)壓抗清武裝的政治考量,“海禁”政策更為嚴苛,揚州與海外的溝通日漸羸弱。此時,因鹽引專營,揚州由外銷城市逐步轉(zhuǎn)為內(nèi)銷城市,一度成為全國鹽業(yè)的集散中心。為追逐淮鹽之利,城內(nèi)商鋪鱗次櫛比,鹽商浮華奢侈,多子街兩旁皆綢緞鋪,翠花街“市肆韶秀,貨分隘列,皆珠翠首飾鋪”。鹽商財力雄厚,“天下稅賦鹽稅居半,天下鹽稅兩淮居半”。全國各地的豪商巨賈,僑寄揚州者不下數(shù)十萬,“商賈什九,土著什一”;南河下一帶華屋連苑,盡成富商官邸。
近代以來,國門洞開,中國的海外貿(mào)易自主權(quán)徹底喪失,海上絲綢之路被西方的新航路所替代。清道光年間,朝廷改行票鹽法,揚州在兩淮鹽務中的顯赫地位一去不復返;咸豐年間,受太平天國戰(zhàn)爭影響,漕運被海運所替代,揚州內(nèi)河交通樞紐地位宣告喪失;清光緒年間,貫通南北的津浦鐵路全線通車,揚州就此徹底被邊緣化。
【責任編輯】王 ?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