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子強
弗朗哥,西班牙的大獨裁者,出生于軍人世家,自己后來亦出任將軍。上世紀30年代,在得到希特勒及墨索里尼的支持和軍事援助下,在內(nèi)戰(zhàn)中獲勝,成功奪得政權(quán)。
上臺后,法朗哥因為反共、對教會虔誠、高舉民族主義,獲得國內(nèi)右翼及保守勢力支持。他實行專制統(tǒng)治,大力鎮(zhèn)壓反抗運動,大規(guī)模囚禁以至處決異己,讓國家更加撕裂,各地的反抗運動不絕如縷,或轉(zhuǎn)入山區(qū)作戰(zhàn),或流亡國外,抗爭直到50年代仍未停止。同時間,他亦整治國內(nèi)不同地方勢力和種族,所以,以巴塞羅那為首都的加泰羅尼亞人,及以畢爾巴鄂為首都的巴斯克人,都對弗朗哥恨之入骨。打壓愈大,反抗也愈大,由此種下西班牙國內(nèi)不同地方和種族與中央長期對抗的種子。
但弗朗哥最明智的地方,是沒有讓西班牙加入軸心國,一直保持曖昧態(tài)度,只派出“志愿軍”(即藍色師團)幫助希特勒攻打蘇聯(lián),且一見勢頭不對,便抽身而退,對西方歐美國家更一直秋毫無犯,因而沒有陷入二次大戰(zhàn)的泥沼,得以自保。他統(tǒng)治了西班牙近四十年,于1975年才病逝,享年83歲,得享高壽,是上世紀歐洲在位最長的獨裁者。
除了意大利菜和法國菜之外,不少人都認為西班牙菜是歐洲另一多姿多采的料理,好比廣東人“點心”的餐前風(fēng)味小吃(Tapas)、黑毛火腿(Jamon?Iberico)、烤乳豬、水果酒(Sangria),以及Paella等,都是讓人垂涎的美食。去年我到西班牙旅游,有幸把這些名菜一一嘗過,實在是人生一大樂事。
在眾多西班牙美食中,我最喜愛的是Paella,后來才知道,弗朗哥與Paella原來也有過一段淵源。
不少人把Paella中譯為“西班牙海鮮飯”,這種譯法不夠準確,因為不少款式的Paella,其實是以雞肉、兔肉、香腸,甚至蔬菜入饌的,不一定是海鮮。事實上,Paella原本指的就是那只大平底鍋,因此譯作“西班牙大鍋飯”可能更加貼切。
Paella原本是在田上耕種的農(nóng)夫,午飯時間聚在樹蔭下,因陋就簡,以柴枝生火,再在大平底鍋內(nèi)放入米、蔬菜等食材,烹煮成一鍋大雜燴式的大鍋飯,分甘同味。
后來,社會日漸富裕,吃法得到改良,食材也因應(yīng)各地所出農(nóng)產(chǎn)而產(chǎn)生變化,例如,盛產(chǎn)米飯和海產(chǎn)的海濱城市瓦倫西亞(Valencia),便以海鮮湯來煮飯,再放入魚、蝦、青口、魷魚等海產(chǎn),最后再加入藏紅花,就成了一道色香味皆全的美食。如今風(fēng)靡全球的Paella,多是瓦倫西亞這個版本。
時至今天,差不多每一個西班牙家庭,家里都有一只大平底鍋,也有自己一個獨特的Paella食材和烹調(diào)配方,等到大時大節(jié),又或者有朋自遠方來,便一展身手,分甘同味。
據(jù)說馬德里市的餐廳,在每周星期四那天的“每日餐牌”上,都必然有Paella這道菜。當(dāng)中還有一段典故,而這段典故正與弗朗哥有關(guān)。
據(jù)說當(dāng)年住在首都馬德里的弗朗哥,每逢周四都習(xí)慣走出深宮,到城里吃吃飯,換換口味。知道這位元首隨時會突擊上門,沒有一間餐廳敢冒險,不備好他愛吃的Paella,觸怒元首。于是,久而久之,每間餐廳都在周四備好這道菜。
愛吃海鮮和肉類琳瑯滿目的“西班牙大鍋飯”,可知弗朗哥是識飲識食之輩,不像他的兩位老友希特勒和墨索里尼般無趣,只愛吃蔬菜和面包。他雖然仰慕希特勒,但對其素食習(xí)慣不敢恭維,甚至有一個奇怪的偏見,那就是素食者都有一種共產(chǎn)主義傾向。
不錯,弗朗哥也是工作狂,從早上7時開始,一開工便工作十多個小時,直至午夜。主持內(nèi)閣會議往往一開便是9個小時,中間連一個小休息都沒有,讓閣員私下都叫苦連天。他自己也是到七十多歲之后,才有午睡片刻的習(xí)慣(到過西班牙旅游的人都知道,在夏天午后高達四十多度高溫的情況下,午睡是何等重要)。但縱然如此,弗朗哥也懂得享受生活,除了喜歡美酒佳肴,也喜歡運動,如狩獵與深海釣魚。
(本文部分參考自Victoria?Clark?及Melissa?Scott所著《Dictators’?Din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