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占青
陳寶箴出生于書香門第,不僅才學出眾,更懷有一顆憂國之心。在康有為、梁啟超領(lǐng)導的維新變法時期,作為湖南巡撫的他是唯一一個支持變法的地方大員。
早年,陳寶箴作為曾國藩的幕僚曾在其手下當差。當時,管理安徽、江西、江蘇三省軍政事務(wù)的兩江總督曾國藩與自己的下屬江西巡撫沈葆楨發(fā)生了矛盾。起因是,曾國藩的湘軍軍餉緊缺,為了籌措軍餉,曾國藩除了向中央政府陳述經(jīng)費困難外,還要求地方政府能夠予以配合,從各自省份的財政中撥出一筆錢接濟湘軍。安徽、江蘇兩省對于曾國藩的要求都沒有異議,唯獨江西巡撫沈葆楨拒絕執(zhí)行。理由是江西財政困難,沒錢給湘軍。這讓曾國藩大為惱火,認為沈葆楨是在拆自己的臺。要知道當初沈葆楨這個江西巡撫的位子,還是曾國藩極力向朝廷推薦的,平日里兩個人還是好朋友。只因軍餉一事曾國藩和沈葆楨二人鬧得十分不愉快,不再來往。其后沈葆楨想緩和兩人的關(guān)系,就寫信向曾國藩致歉,可曾國藩心理的芥蒂根本沒有消除,對沈葆楨的示好也毫不理睬。
后來陳寶箴知道這件事后,就打算為二人從中調(diào)解。一天晚上,他與曾國藩在一起閑談,陳寶箴說:“總督大人,最近我在讀書時看到一個故事覺得很有寓意,想給您講一講?!痹鴩卮鸬溃骸昂醚??!标悓汅鸾又f:“一艘船在大海上航行遇到了大風,甚為兇險。面對這一突發(fā)情況,掌舵人與撐篙人、劃槳人都相互指責叫罵,即使是父子兄弟也不相讓。不久,大風停了,船安全靠了岸,大家擺酒慶賀平安歸來,互相慰勞,又像平時一樣歡喜親近。其實他們這些人都是粗人,平日里喜怒無常,在遇到大風時因為害怕性命有憂,所以才會互相指責謾罵,一時做得過分罷了?!痹鴩犕旰?,若有所思地說:“你說的對,船夫們互相責怪,是怕翻船,并無私心;既然船已經(jīng)靠岸,什么事都沒有發(fā)生,又何必再生氣呢?”聽到這里,陳寶箴轉(zhuǎn)入正題說:“以往你與沈巡撫的不愉快,不過是糾纏于軍費問題,如今兩江地區(qū)安全無事,為什么你們的嫌隙不能消釋呢?”
曾國藩聽完陳寶箴這番話,略有所悟。第二天,他便主動放低身段,給沈葆楨寫了一封信表示過去由于自己處事不當,以致讓兩個人有了矛盾,他深表歉意,希望能與沈葆楨重新修好,讓過去的不快風吹云散。沈葆楨見信后,頗為感動,馬上給曾國藩寫了回信,歷數(shù)了自己的種種不是,也希望曾國藩能原諒自己。就這樣在陳寶箴的勸說下,清朝的這兩個重臣各退一步,最終冰釋前嫌,重歸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