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瑟
世上本沒有“包子”這種東西,最早的包子誕生在戰(zhàn)國時期,然而當時它卻以“蒸餅”這一稱呼出現(xiàn),明代黃一正《事物紺珠》中曾提到:“秦昭王作蒸餅?!?/p>
三國時,經(jīng)諸葛亮之手,包子有了另一個名字——饅頭。據(jù)晉人筆記記載,諸葛亮率軍南渡瀘水討伐孟獲。根據(jù)當?shù)氐牧曀?,大軍渡江之前必須以人頭祭祀河神。諸葛亮覺得這種習俗太野蠻,就叫人以白面裹肉蒸熟,代替人頭投入江中祭神,并將這種祭祀品命名為“蠻頭”,即南蠻人的頭。果然,諸葛亮得到河神的佑助,七擒孟獲,保證了蜀國大后方的安全,而“蠻頭”也因此傳了下來,被后人改稱為“饅頭”。這種“饅頭”,是加了牛羊肉內餡的全封閉圓面團,其實就是今天的包子。
自諸葛亮以“饅頭”代替人頭祭瀘水后,這種帶餡的“饅頭”常被作為祭享之物。每到冬去春來、陰陽交替時,人們都以“饅頭”祭奠神靈,祈求一年的風調雨順。晉束皙《餅賦》說道:“三春之初,陰陽交至,于時宴享,則饅頭宜設?!倍蠹s到了宋代,這“饅頭”才正式成為民間大眾的點心。然而,包子最早的稱呼“蒸餅”,并沒有因為“饅頭”這一稱呼的出現(xiàn)而退出歷史舞臺。典籍文獻中,時而“饅頭”時而“蒸餅”,其實指的是同一樣東西。到了講究審美情趣的唐朝,包子變得越來越秀氣,連名字也開始文氣起來,有了“玉柱”“灌漿”等美稱。宋代,為了避皇帝趙禎名諱,“蒸餅”被改成了“炊餅”。《水滸傳》中武大郎“每日挑賣”的“炊餅”,即“蒸餅”,也就是包子。
包子被正式叫做“包子”,可能始于北宋。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飲食果子》記載到:“諸般蜜煎香藥……更外賣牛羊諸色包子?!北彼瘟餍醒蛉獍樱纤蔚陌悠贩N更為多樣,豬羊牛肉、雞鴨魚鵝,以及各種蔬菜都可作包子餡,不過最為盛行的則是豬肉餡包子。
那么究竟真正的饅頭是什么時候出現(xiàn)的呢?那是清代時候的事了,當時,人們開始將無餡的包子重新啟用三國時期的稱呼,稱為“饅頭”;而有餡的包子則繼續(xù)叫作“包子”。
至此,包子和饅頭兩者終于被正式區(qū)分開來。
不過,江浙一帶古風猶存,有餡無餡仍統(tǒng)稱饅頭。細分的話,無餡的叫“白饅頭”,有餡的則分別稱為肉饅頭、菜饅頭和小籠饅頭等等,至今仍是如此。
如今,包子已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主食,它品種繁多,既有南北通吃的肉包、菜包、豆沙包,又有名揚天下的天津狗不理大包子和粵式叉燒包;特別是頗具腔調的上海小楊生煎、無錫小籠包則更是盡顯“江南style”,那小巧玲瓏的造型、吹彈可破的包子皮,猶如嬌俏的江南美人細膩的皮膚,那一咬一口鮮美的湯汁,令人回味無窮,尤其是那收口處的褶子,像精美的花紋,更顯嬌媚可愛,不僅老百姓愛吃,連向來講究排場的土豪們也不介意一天吃上幾個包子,簡單又抵飽。這些舌尖上的中華傳統(tǒng)美食比起來自西洋的熱狗、漢堡,不知道美味多少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