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宏
當前,全面深化改革進入窗口期,許多問題躲不開也繞不過,急需“改革促進派”來推動。組織部門要當好伯樂,通過“三看”選準、用好“改革促進派”。
看是否積極支持改革。思想是行動的先導(dǎo),在強力反腐背景下,官場上“不干活不出事”的懶政現(xiàn)象有所抬頭,一些官員對全面深化改革不僅不熱心,還千方百計拖延甚至阻撓,自然也談不上“勇于自我革命”。選準“改革促進派”,首先要看其是否在思想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能否服從改革大局、支持改革的具體工作。
看是否主動參與改革。全面深化改革,主動參與是關(guān)鍵。常言道:“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碑斚?,一些官員閉門造車、紙上談兵、口頭響應(yīng)等“形式主義”嚴重, 讓好的決策和部署成為了空中樓閣、曇花一現(xiàn),根本原因還是落實在行動上不夠。
看是否有效推進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有效推進是核心。讓改革落地,必須要有勇氣、有擔當。一些官員為了貪圖虛名,違背市場規(guī)律,盲目發(fā)展,鼓搗那些“中看不中用”的“面子工程”“政績工程”。因此,要選準“改革促進派”,核心還是要看其是否具備攻堅克難的能力水平,按照習(xí)總書記“三個有利”標準,來綜合謀劃、科學(xué)布局改革舉措,自覺服從改革大局,服務(wù)改革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