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說父母是偉大的,因為父母對孩子是最無私的,愿意為孩子付出一切。但是僅僅無私就稱得上偉大嗎?恐怕沒那么簡單。有些父母對孩子非常疼愛,無微不至地照料,傾其所有供孩子讀書,孩子卻不爭氣,不僅學業(yè)一塌糊涂,而且不思回報,對父母沒有起碼的尊重,讓父母傷透了心,原因何在?本期,我們邀請教育心理學博士、家庭教育專家沈子輝先生,與家長朋友們一起座談如何做真正偉大的父母。
主持人:我先提一個問題,供大家討論:什么是父母恩?
宋玉霞(12歲女孩的媽媽):準確的定義我說不好,但哪個做父母的沒有切身體會?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分娩對媽媽來說無異于過鬼門關;養(yǎng)育孩子,哪家父母不是給孩子吃最好的,用最好的?等孩子上了學,哪家父母不操心孩子的學習成績?擇校費、一對一輔導費,只要有積蓄,哪家父母舍不得,就算沒積蓄也會觍著臉向親戚朋友借呀!還有很多很多,一言難盡,反正只要養(yǎng)過孩子的都知道什么是父母恩。可惜呀,孩子們好像都不知道。
董學明(17歲男孩的爸爸):前一段流行的那首歌,歌名叫什么來著?里面有一句歌詞太感動人了:“生兒養(yǎng)女一輩子,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p>
主持人:那首歌叫《時間都去哪兒了》。
董學明:對。時間都去哪兒了?都無私地奉獻給孩子了。這就叫父母恩。但問題是孩子不懂。我兒子學習不肯用功,成天就操心上網(wǎng)打游戲,他說他不是讀書的料,再讀也考不上大學。唉!我和妻子很傷心,為什么他不理解父母恩呢?我們?yōu)樗冻龅囊磺须y道都要打水漂嗎?
主持人:看來,僅僅給孩子舒適的物質(zhì)生活是不夠的,溺愛甚至是有害的,真正的父母恩還應該包括豐富的精神生活。究竟什么是父母恩,請沈博士談一談。
沈子輝(教育心理學博士,家庭教育專家):父母在孩子的生命里,首先扮演的角色是物質(zhì)供養(yǎng)者。孩子作為一個有機體,需要父母提供吃、穿、住等物質(zhì)條件才能活下來,并逐漸發(fā)育成一個成年人。就像有機體需要物質(zhì)供應一樣,孩子的精神人格同樣需要適當?shù)酿B(yǎng)分才能發(fā)育成長。常識和經(jīng)驗都告訴我們,任何人其實都是兩個人,即“肉體的人”和“精神的人”。決定一個人行為的原因是“精神的人”。一個孩子好學上進、學習自覺、體諒大人、幫助同學、協(xié)助老師等良好行為表現(xiàn),取決于他的“精神的人”狀況,而與他的“肉體的人”幾乎沒有關系。同樣,一個孩子好吃懶做、無心學習、桀驁不馴、與人沖突、自私自利等行為表現(xiàn),也是他的“精神的人”的狀況決定的。一個人是好是壞,是高尚還是卑下,是偉大杰出還是平庸無為,是才華橫溢還是愚笨遲鈍,主要取決于他的“精神的人”的發(fā)育狀況,而與他的“肉體的人”基本無關。因此,作為家長,要想使自己的孩子成長為杰出的人,教育重點就是按正確的方式培育“精神的人”。也就是說,養(yǎng)育孩子包括物質(zhì)和精神兩方面,兩者缺一不可。如果只注重物質(zhì)滿足,忽視孩子的精神需要,那么這樣的父母恩是有缺陷的,對孩子的成長極其不利。
宋玉霞:您所說的精神滿足究竟指的是什么?
沈子輝:教育心理學界通過多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要把孩子培養(yǎng)成杰出的人,必須給他的“精神的人”提供豐富的養(yǎng)分,使孩子的“精神的人”健康發(fā)育。為了區(qū)別物質(zhì)供養(yǎng),我們把精神的養(yǎng)分供應稱為“精神供氧”,意思指給“精神的人”提供氧氣。要使孩子的“精神的人”健康發(fā)育成長,在孩子生命之初,至少得有一個精神供氧者。在孩子剛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至少要有一個成年人,無條件地接納他,無條件地愛他,用欣賞的目光關注他,不斷地鼓勵他,經(jīng)常地表揚他,及時地確認他的優(yōu)點,花大量的時間陪伴他,等等。這樣做的結(jié)果,相當于給孩子輸入精神的養(yǎng)分。由于有人陪伴,消除了孩子與生俱來的恐懼。他感到自己是安全的,由于被愛和接納,使他找到了自我價值,他的生命才打破原來的封閉狀態(tài),開始向外擴張,就像小雞沖破了蛋殼,種子沖破堅硬的外殼一樣,他開始探究周遭的世界。由于被鼓勵和表揚,他不再害怕人,開始產(chǎn)生與人交往的欲望。如果在孩子的生命初期,沒有精神供氧者或供氧不足或供給有害成分,比如打罵、恐嚇等,那孩子的“精神的人”的發(fā)育成長一定會受到影響,致使孩子的外在行為出現(xiàn)偏差。
蔣恒秋(6歲女孩的媽媽):有那么嚴重嗎?有些孩子從小不在父母身邊長大,有些孩子父母雙亡,在孤兒院長大,不是照樣有出息嗎?
主持人:個案不能代表全部。我手頭有一份資料,正好能回答您的問題。美國心理學家在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孤兒院里的孤兒盡管物質(zhì)生活一點不差,甚至要好于那些家庭生活困難的有父母的孩子,可是他們明顯存在行為上的偏差:注意力不集中、無法正常與人互動、無法學習知識、情緒低落、容易與人沖突、不守規(guī)則等。心理學家招募女大學生志愿者,每周定期到孤兒院去給這些沒有人愛的孩子洗臉、梳頭、擁抱他們、親吻他們,一段時間后,這些孩子的行為偏差得到了明顯的糾正。聽上去很神奇是吧?請沈博士為我們解讀。
沈子輝:這些孤兒出現(xiàn)行為偏差,并不是他們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出了什么毛病,他們的行為偏差其實是內(nèi)心世界的外化。他們沒有被接納,沒有被關愛,沒有被關注,沒有被承認,沒有被欣賞,沒有被贊美,沒有被鼓勵,沒有被表揚。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里由于缺乏接納、愛、關注、承認、欣賞、贊美、鼓勵和表揚等精神營養(yǎng),導致他們的“精神的人”營養(yǎng)不良。這種精神營養(yǎng)不良的直接后果是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嚴重缺乏,孩子外表雖然與人一樣,但是他們的“精神的人”沒有發(fā)育或發(fā)育畸形。這個案例提醒家長朋友們,孩子的精神供氧者是每個家長必須扮演的角色。遺憾的是,盡管許多家長無意識地成功扮演了這個角色,但是大部分家長還是忽略甚至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責任。
李家興(10歲男孩的爸爸):我明白了,只給孩子提供物質(zhì)條件,不算合格的父母。高爾基有句名言:“愛孩子是連母雞都會做的事。”現(xiàn)在我好像明白這句話的深刻內(nèi)涵了。
周海均(5歲女孩的爸爸):請沈博士明示,怎樣做孩子的精神供氧者?
沈子輝:剛才所說孩子“精神的人”,指的是孩子的人格。人格發(fā)育是否健全,決定了孩子能否適應群體生活,能否遵守人類群居的規(guī)則,能否按社會的要求來學習必要的知識和技能。“精神的人”能否發(fā)育成長,主要取決于在孩子的主觀世界里所形成的“自我觀念”,也就是孩子認為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當孩子認為自己很好,自己是有價值的,自己是聰明能干的,自己的形象瀟灑漂亮,自己是受人歡迎的,等等,他就會產(chǎn)生學習知識和群體規(guī)則的熱情,以使自己適應這個社會。反之,當孩子形成的自我觀念是負面的,也就是孩子認為自己不夠好,他不喜歡自己,認為自己是沒有價值的,認為自己不夠聰明能干,自己的長相不如別人,自己不能處理好人際關系,等等,這樣他就會停止正面成長,而會從其他方面尋求解脫,比如與人沖突、打架、泡網(wǎng)吧、喝酒、抽煙、沉迷網(wǎng)絡游戲等。由此我們得出結(jié)論,家長在家庭教育中,要格外重視孩子自我觀念的形成。具體來說,家長要做好以下四件事:
第一,無條件地愛孩子。愛,是生命的陽光。當孩子被家長無條件地愛著,他會產(chǎn)生安全感,他會感到自己是有價值的,他會喜歡他自己,由此他的自我感覺良好。這樣他才能產(chǎn)生學習知識、探索周遭環(huán)境的欲望。而那些缺乏愛的孩子,會生活在恐懼之中。他們會感到自己不夠好,自己是沒有價值的,感覺自己是劣等的,從而產(chǎn)生自卑感,他們的自我感覺會極其惡劣。這樣他們就沒有動力去學習知識,也沒有興趣去探索周遭的世界。他們整天生活在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里,品嘗生命帶來的痛苦。
第二,不斷確認孩子的優(yōu)點。如果家長希望孩子有哪些優(yōu)點,那么就要不斷地告訴孩子,他身上有這些優(yōu)點。當家長反復確認孩子的這些優(yōu)點時,這些優(yōu)點就會慢慢地在孩子身上產(chǎn)生,進而放大,最終在孩子身上固定下來,成為孩子的人格特質(zhì)。這是一個神奇的法則。
第三,不斷地鼓勵孩子。勇氣和自信是孩子學習與成長必備的心理素質(zhì)。但是沒有人生來就具備勇氣和自信,勇氣與自信,最初是被鼓勵出來的。鼓勵是家長每天要做的事,家長要不斷地鼓勵孩子,消除孩子害怕失敗的恐懼感,燃起孩子探索未知的熱情,使孩子能夠得到更多的鍛煉機會,從而逐漸建立起自信與勇氣。
第四,欣賞與表揚孩子。當孩子有了優(yōu)良的表現(xiàn)或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時,家長應該及時地表揚孩子。這樣孩子會產(chǎn)生再做此行為或再接再厲取得更大成績的沖動。當家長用欣賞的目光看待孩子時,孩子的自我價值會上升,會對孩子產(chǎn)生向上的推動力,他會燃起繼續(xù)努力的熱情。
主持人:前一段,有人在網(wǎng)上發(fā)起過一個討論,題目叫《父母皆禍害》,跟帖者有7萬之眾,控訴父母的種種不是,但是沒有人控訴父母不給飯吃,不給衣穿,不給房子住,也就是說,沒有對物質(zhì)條件不滿,他們不滿的,無一例外全是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精神氧氣的不足。聽了沈博士的講解,我們都應該反省反省,我們是合格的父母嗎?我們給過孩子完整的父母恩嗎?
【編輯: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