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佳梅
那一年,我中途接手了一個八年級班,那是一個全校有名的成績和紀律都讓人頭痛的“雙差”班。據(jù)說該班學生最會“看客下菜”,對嚴厲型和溫和型老師的態(tài)度大相徑庭。在聞知這些情況后,我準備顛覆往日風格,以威嚴姿態(tài)面對該班。于是,課堂上,我疾言厲色。剛開始的幾周時間里,這的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后來,我終于嘗到了黔驢技窮的滋味,課堂紀律可謂是“按下葫蘆起來瓢”,根本沒法正常上課。
我深深反思自己的行為,并陷入困惑:比我嚴厲的老師都沒有因為“管得嚴”而引起學生反感,我為什么會遭受詬病?是因為我還不夠嚴厲嗎?我究竟做錯了什么?課后,我找到一些學生了解情況,這才知道原來是我有次上課時嚴重傷害了一位學生的自尊心,讓他顏面無存,同時也讓同學們覺得我不通情理,威嚴失度,最終導致班級管理失控。
我這才想起來,那次上課時,有位經(jīng)常不寫作業(yè),且常常不帶課本的學生又開始旁若無人地說閑話,嚴重影響周圍同學聽講。盛怒之下,我厲聲說:“王某某,你學習全年級倒數(shù),課堂上經(jīng)常破壞紀律,老給班級抹黑,你看看你對這個班級有什么價值,損人不利己,品行太差……”沒想到,這個正處“第二反叛期”的男孩立刻反抗起來。這更激起了我的憤怒——還當眾對抗老師,想讓我下不了臺?為壓制他的氣焰,我繼續(xù)毫不留情地數(shù)落了他一頓。一節(jié)課,就這樣給搞砸了。
事后,我意識到自己做得太過,并做了許多補救工作,如找他談心,借各種機會和他緩和關系等等,但總覺得和他之間已有隔閡,并能感覺到他內(nèi)心里那種隱隱的敵對心理,而更糟的是,這種情況甚至波及到了其他同學身上。
我認識到是自己的那頓猛批深深傷害了該學生的自尊心。事實上他學習不好,但品德并不差,而且熱愛班集體,在全校性的競賽活動中能積極為班級爭取榮譽。而我卻在全班同學面前對之嚴詞訓斥,大大地損傷了其珍視的“面子”。雖然我已向他道了歉,但就像一面墻被釘子釘過后,即使拔去釘子,依然會留下疤痕。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作為教育工作者,特別是與成長中的孩子直接打交道的中小學教師,一定要善用教育的藝術,尤其是說話的藝術,極其小心地保護學生的“面子”——尊嚴。要知道,任何人在自己極力隱瞞的缺點被人觸及時,都會感到不自在。將心比心地說,作為教師,更要注意說話的分寸,尤其千萬別把學生的隱痛揭穿,否則,可能使其覺得受到侮辱進而產(chǎn)生逆反之心,再也不接受你的教育。尊嚴無價,只有認識到這一點,才能讓學生快樂地跟著你的教導前行,而不是相反。
英國著名心理學教授肯特·布恩在我國一所少年管教所演講時說到,他小時候是一個不愛學習又有很強報復心理的學生。父母、老師、同學都很不喜歡他,但在他內(nèi)心里,還是很渴望得到大家關愛的,可他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做出一些錯誤的事情來。直到后來,班里來了一位女教師,他像往常一樣,帶頭起哄、打口哨。但這位老師并沒有制止,只是微笑地看著他們,這讓他們覺得無聊。他于是打了個手勢,讓大家都停下來。老師接著要用粉筆做自我介紹,卻發(fā)現(xiàn)沒有粉筆時,(下轉(zhuǎn)第頁)(上接第頁)她微笑著對他說:“布恩,你幫老師去拿粉筆,好嗎?”他反問:“為什么是我?”老師說:“因為我發(fā)現(xiàn)你有熱情,又有號召力,我相信你能把事情做好?!辈级饔行┰尞惖叵耄何視羞@么多優(yōu)點嗎?而當老師接受粉筆時,又給了他一個天使般的微笑,并說了聲“謝謝”。從此,布恩變了,因為他覺得天使在關注著他……
其實,這位女教師并沒有使用什么特殊的靈丹妙藥,只是給了那個調(diào)皮蛋一張笑臉、一句贊揚和一次表現(xiàn)的機會,就使他“迷途知返”,進而走向了成功。很難想象,如果這位老師以“你是個雙差生”“讓人失望透頂”這類語言來傷害其尊嚴和自信,并期望以此壓制他讓他“服氣”,我想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布恩了。
教師獲得威信的前提是尊重學生,滿足學生的自尊需求。因為有了這一次前車之鑒,我在后來的教育生涯里,特別注意說話的場合、方式、內(nèi)容,想方設法給足學生“面子”。這種顧及學生自尊,保護學生自信的做法,讓學生感受到了教育的溫暖,在快樂和自信中一步步獲得成功。
現(xiàn)在想想,我們教師能給學生最好的禮物,不就是一些肯定的話語或友愛的微笑嗎?而學生渴望從教師那里得到的,不就是愛與祝福嗎?當他們得到這些的時候,他們還會去做出一些有損生命尊嚴的事情來嗎?
所以,所謂的師愛,就是盡可能多地給學生“面子”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