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廣
魏巍的《我的老師》一文通過幾件具體的小事情,表現(xiàn)了小學時的蔡蕓芝老師對“我”和同學們的喜愛,抒發(fā)了作者對美麗、慈愛、溫柔的蔡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其獨特之處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詳略得當
文章主要描寫了蔡老師的7件事,這7件事從不同的角度選材,詳略得當,充分展現(xiàn)了這位鄉(xiāng)村女老師慈愛、公正、溫柔、善良的美好品德和充滿愛心的精神世界。選材具有多角度、多側(cè)面的典型性,如本文選材既描述了蔡老師的外貌、脾氣,又記述了蔡老師對“我”的開導、愛護,更抒發(fā)了“我”對蔡老師的思念、依戀,至此使蔡老師這一人物形象生動起來、豐滿起來。圍繞中心,精于選材,使本文突破了一些選材平平、“形”散“神”也散的散文框框。
二、細節(jié)刻畫
文章有多處精致的細節(jié)描寫,攝人心魄,讀來令人滿口余香。如記敘蔡老師上課“假打真愛”的細節(jié),用“教鞭好像要落下來”暗示老師只是想嚇唬一下調(diào)皮的學生,用“教鞭輕輕地敲在石板邊上”來定格這一閃耀著美好的人性的畫面,用兩個“笑”字渲染了師生之間的融洽親密。這個細節(jié)讀來給人一種溫馨甜美的感覺。再如“默默”地模仿老師,“默默”地跟在老師后邊看她收拾東西等細節(jié),表現(xiàn)了蔡老師對學生潛移默化的良好影響以及學生對蔡老師的依戀之情。更有“夢里尋師”的經(jīng)典細節(jié),它在把文章推向高潮的同時,也把師生之間的情誼寫得精妙入微,師生仿佛不僅是師生,更是有著骨肉深情的母子,以至學生日思夜夢,感人至深。
三、多種方式抒情
作者在文中運用了多種方式抒情,使文本洋溢著蕩氣回腸的藝術(shù)魅力。有的是借議論抒情,將敘述、議論、抒情融為一體,形成文章特有的格調(diào)和多種語言變化形式。有的是即事抒情,將敘事與抒情完美結(jié)合,使情理兼美,韻味俱出。有的是直抒胸臆,譬如排比式的有“多么慈愛,多么公平,多么偉大……”,對比式的有“……小小的糾紛……莫大的支持!”,反問式的有“怎么會不喜歡,怎么會不愿意……”,等等。還有人稱的變化,如“蔡老師!我不知道你當時是不是察覺,一個孩子站在那里,對你是多么的依戀! ”這是深情的呼喚和真情的抒發(fā)。作者忍不住變換人稱,由“她”到“你”,表明心情激動到了極點,抒發(fā)了對蔡老師至今仍懷有的思念、崇敬之情,且用第二人稱直接抒情,更顯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