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小諾
1
有天,一個很久沒聯(lián)系的朋友問我最近怎么樣了,說“怎么都沒看見你更新動態(tài)了”。我知道她說的是朋友圈。
我點開自己的微信相冊看了眼——因為近期沒發(fā)什么內(nèi)容,一劃就劃到了大半年前。以前,我真的是個話嘮,把生活的點滴都記錄在朋友圈里。
而從什么時候開始,我漸漸地不再在朋友圈里發(fā)這些配圖的文字了。最多也只是隨手轉(zhuǎn)發(fā)一下某個時事熱點或娛樂事件,寫一兩句無關痛癢的話甚至連文字都省略了。
我在朋友圈寫了一段話,表示了下這樣的改變。我文藝而矯情地說,“如今的朋友圈空虛了,但我們的內(nèi)心更加充實?!芭笥阎卑椎鼗貜臀遥骸俺鋵崅€鬼,是微信里加了太多不想加的人,越來越不方便發(fā)而已!”
我恍然大悟!才不是什么內(nèi)心充實到不用在朋友圈傾訴,也不是生活忙碌到?jīng)]有時間,而是我們的通訊錄里多了許多與我們的生活不相干的人,而我們的這些想法、情緒潛意識里根本就不想被他們看到。
2
因為加了越來越多的人,我們也越來越多地被“看到”各種與我們無關的生活、各種我們并不需要的信息,分散了精力,浪費了時間。于是乎,采取與“不說話”相同的處理方式,那就是開啟“不看此人的朋友圈”。
好友小嫻有次和我抱怨,有個人在很多朋友的照片下的評論都是類似幾句話,我笑她怎么會介意這個,因為人家的評論根本就是不走心的呀:“你自己覺得你跟這個人熟嗎?”
我們認識的人越來越多,深交的人卻越來越少;點的贊越來越多,其實是不知道應該說些什么;通訊錄里的名字越來越多,卻漸漸失去了我們真正想關心的人的消息。我們偶爾轉(zhuǎn)發(fā)一條當下最熱的話題表示下合群和互動,但不再會提起自己的生活狀態(tài)和真實想法;我們習慣在某個人發(fā)的照片下說一句“改天聚聚啊或找個時間一起去啊”,然后,便沒有了“然后”。
有時候,忽然的一個瞬間,我們會想起很久又沒有某個朋友的消息了。
3
我有些懷念可以在朋友圈暢所欲言的時候,也有些遺憾,但這改變不了我再也不想在朋友圈說話。我依然每年都會更新好友的通信地址,用看起來有些古老的書寫的方式,來傳遞我想對他們說的話。
今晚我見到了一個從遠方來的老友,我沒有再在朋友圈里發(fā)類似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感概,但我把重聚的快樂都直接說給了這個朋友聽。
朋友圈泛濫的時代,我們更需要直接、走心的交流。因為,沒有什么比面對面的溝通更交心更有樂趣了。
我希望朋友們想要聚會時,定下時間地點就能聚到一起,而不是聊天群里一長串對話下的不了了之;我希望我的老朋友們,雖然可能幾年都不曾聯(lián)系,再次見到時依舊像從未分開過一樣。